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战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要求尽快查明情况。 
  文局长驱车二十余公里,赶往朱仙镇。他一面赶路,一面先用电话向朱仙镇派出所通报了情况。 
  朱仙镇派出所所长靳学飞,马上带领内勤民警季立新等,翻查户口迁移证底卡。发现外迁人员中并没有叫“孙红”的,只有一个“张小红”,是朱仙镇来岩村人,1996年9月因结婚,户口迁至开封市东郊曹门村沙岗寺,申请办理人就是俟隽。 
  所长靳学飞一秒钟也不敢迟疑,电话立刻打到了正在途中的文局长手里。 
  正是这个侯隽!这就是要查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文局长一面向指挥部汇报,一面沿途调集警力。待赶到朱仙镇,已调集了十多名干警。 
  12日凌晨1点30分,他们赶到朱仙镇宋砦村,将张小红的娘家团团包围,务要抓捕侯隽。但是在这里,并没有发现侯隽和张小红。问清有关情况后,文局长当机立断,凌晨3时,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由张小红的母亲引路,去张小红曾经工作过的“亚细亚实业公司”找经理郭连杰;另一路带张小红的妹妹张小霞,去开封市东郊沙岗寺张小红的家。可惜的是,两路人马都一无所获。 
  这个侯隽肯定与张小红在一起,必须查清这两人的下落。 
  侯隽确实与张小红在一起,还有他的两个“哥儿们”——张纪冬、李锐。 
  此刻,这几个偏怎阳题正龟缩在一个阴暗的巢穴里,谋划着他们的去路。 
  侯隽显然是他们的首领。他今年25岁,家住开封市曹门村沙岗寺八队。从20岁那年起,就因盗窃被判过刑。他有工作不好好做,被单位开除,在社会上浪荡。对他来说,“钱”和“枪”,是他的命根子。有了钱,他可以花天酒地,无所不为;而要有钱,必须有枪。 
  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手狠心黑,啥事都干得出来。1996年,他和苗新伟商议,抢劫出租车,可以发笔大财。他槁来了左轮手枪,原想把那司机干掉,一了百了;没想到司机命大,发现了,这才逃了条活命。 
  提起这件事,侯隽就有点后悔:“咳,这活没做朗利!”(朗利,当地方言,即利索)。 
  好像害条人命还不如捻死只蚂蚁值钱。 
  平时他身上总带着枪,一把是左轮,一把是“五四”式手枪。一是对枪情有独钟,二是“做活”需要枪,三是还得时时防着警察。那个叫卞利民的警察总跟他过不去,早晚得杀他全家! 
  张纪冬与他同村,从小俩人关系不错。张比侯大一岁,但总唯侯马首是瞻。他也是个不务正业的货。念书念到小学三年级,就自动退学。1988年,他刚17岁,就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两年;1990年又因盗窃被判刑。和侯隽搞到一起,更没好事。 
  一次,张纪冬在一家饭店吃喝,遇到一个小青年,叫李锐,这小子今年才21岁,不务正业,不想干工作。两人萍水相逢,却臭味相投,很快成了朋友。 
  因为李锐总想学开车,张纪冬就将他介绍给了侯隽——侯隽有一辆昌河面包车。那时,正好是1996年底,侯隽抢出租车犯了案,警察抓他,他躲到了朱仙镇。这样,三个纠合到了一起。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人自诩都“喝过‘老四家”’。这是句黑道上的话。因为公安局的预审科是第四科,黑道上称“老四家”:“喝过‘老四家”’意即犯过案,进过看守所。三个‘喝过’老四家“‘的”光棍“,成了莫逆之交。张纪冬、李锐常到朱仙镇找侯隽玩。 
  1997年春节前几天,侯隽开车带着张纪冬和李锐,来到市内滨河路的射击俱乐部打靶。侯隽和李锐进去玩,张纪冬在外面看车。过了半天瘾出来。侯隽兴奋地对张纪冬说:“咳呀,里面的枪可带劲了!” 
  他一路开车,一路默默思索。突然冒出一句:“要不咱把射击场的活做了?” 
  其实,他心里早就惦记上射击俱乐部那些枪了。他曾坐顺河分局司机李海燕的车,两次到射击俱乐部找经理王大卫,要求买枪;没成想王大卫说:“我们这儿的枪不卖!”拒绝了他。 
  他几次去射击俱乐部打靶,实际上是踩点。这次拉上张、李二人去,也是为了进一步看看方位和出入口。 
  侯隽可不是个善罢甘休的人,那些枪——那是多么好的东西啊——有冲锋枪,有制式手枪,有小口径步枪,还有那么多子弹!侯隽做梦都想它们啊!有了枪,做啥“活”都方便。 
  听人说,密县有不少有钱人;还有新疆,听说那地方遍地黄金! 
  嘿,有了这些枪,去密县,要不去新疆,上北京,见有钱人就抢,好好干它几把! 
  他越想越心痒,枪不到手不心甘。 
  2月9日,大年初三上午,张纪冬给李锐打传呼:“侯大哥让咱们去朱仙镇。”李锐当时要走亲戚,没去。张纪冬不罢休,到中午又呼他:“喂,赶快去吧!”俩人带上酒、菜,一起坐长途汽车来到朱仙镇。 
  三人吃喝了一阵,到了晚上,侯隽将他俩叫到他在朱仙镇的另一住处——侯隽这人狡免三窟,到处都租房,绝没有固定住处。 
  “叫你俩来是想商议件事,”侯隽阴鸷的目光扫视着两个同伙,“咱把射击俱乐部那活做了!” 
  李锐想了想说:“装枪的保险柜那么大,不好弄吧?” 
  侯隽恶狠狠地说:“没有弄不成的事!” 
  接着候隽侃侃而谈:几点动身,从哪里进俱乐部,身上需要带哈家伙,进去后咋干,做完“活”躲到哪里……一、二、三、四……严密、周到、细致,伊然一部完整的计划。显然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精心策划的。 
  见两个同伙听得目瞪口呆,他心里十分得意:“咋样?不孬吧!” 
  他得意于自己善于计划,善于安排,他确信这个方案必能成功,而且那些警察必然破不了案。他得意于自己的聪明、有头脑。不像对面这两人合蛋,只会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自己是干大事的。这次将俱乐部的活做了,有了枪,就会有钱,有很多钱;谁的钱多,就做准的活,那些钱都会属于我!到时候弄部好车,想上哪去就上哪去做活! 
  听完他这个计划,张纪冬和李锐又各自补充,以显示自己也挺高明。三人商定,2月10日晚,趁人们还在过大年初四的时机,做活! 
  侯隽策划得处处周密,唯独忘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句古语。他把自己的智慧估计得太高,把自己的本领估计得太大;他没有估计到人民公安干警的智慧和力量,没有估计到公安专业人员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巨大威力。 
  2月川队L午,三人开始依计行事。先将侯隽的老婆张小红支走,三人开车直奔开封市。11点左右到达市内,侯隽又出生意说,得先弄个千斤顶。 
  三人来到射击俱乐部,在门口来回转了几趟,躲在车内一直观察到下午4点;开车来到曹门关街一个修车门市部,以换车胎为名,借了一个千斤顶和一把撬杠;再开车回到射击俱乐部,把车停在俱乐部对面的马路上观察。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侯隽突然说:“这地方不中,车来人往容易被发觉。”便将车开到射击俱乐部对面护城河南岸的马路上继续观察。 
  下午7点多钟,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三条鬼影躲在马路对面的汽车内,瞪着三双贼眼,远远盯着目标。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下了班,陆续离去。值班老头拉下了卷闸门。 
  时机到了。三人将车停到了俱乐部东侧的春雷大酒店门前,下了车,李锐顺手从车上拿了一把破坏钳。 
  隆冬时节,7点多钟,夜幕就笼罩了一切。三条鬼影在夜幕的掩护下,鬼鬼祟祟地向俱乐部溜去。他们依计行事,先来到俱乐部隔壁的春雪浴池煤场大门口。李锐用破坏钳剪断了铁锁,把钳子放回车内,侯隽穿着带警衔的警服,对他们说:“我腰里有枪,要是遇到人,就说是公安局的,来找王大卫。” 
  攀墙翻进俱乐部,侯隽手里握着枪,张纪冬拿把木把榔头,李锐则手握剔骨刀。 
  他们扭断锁,进了值班室。李锐看那个保险柜巨大,不禁有点发愁:“这大个儿,可咋弄上车啊?” 
  侯隽警告说:“到这个时候了,谁也不能打退堂鼓,要干就干到底!” 
  当侯隽蹬着张纪冬的肩头,从大厅空调机的缝隙向里窥视时,弄出了声响,值班老头一边问:“谁?”一边开了小门,三人屏住呼吸,躲在门边,待老头一开门,三人噌的一下窜了出来。侯隽像个疯子,用枪顶住老人的头,低声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