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厢庞统弯弯眉,笑得奸猾若狐。
先关进了房,再送上了床,接下来那——再说,再说。
翌日清明,一乘红色喜轿从庞府出发,吹吹打打,抬进了包府。
尾声
此后,忽一日。
包拯于盛夏酷暑中醒来,见日头已高,满窗葱绿,一阵懊恼。一把扯过床上仅着中衣的庞统,“我想起来了,那两块刻着诗的牌子只怕不是你说的和什么雪姑娘的信物。”伸手打断庞统关于我哪有说是什么信物的辩解,接着道:“而是关系到一个宝藏。”
“唔,包拯,还有呢?”
“还有就是李同是你杀的吧。”
“这么,证据呢?”庞统笑得漫不经心。
“证据多了:一是三年前京兆尹大人,也就是李同的父亲,辞官还乡,在庐州地界失了踪。据说这位李大人惯于搜刮民脂民膏,连辽人的钱都贪,富可敌国,当时他所带回乡的财物也不知下落,而此时王爷你正恰巧在庐州赈灾,而梦雪也恰巧在王爷你家的开的万花楼。二是:那两句诗,帘外桃花帘内人,竹帘半卷落残红。上句桃字对应下句的是个半字,这一半既可是李姓的一半木字,也可是京兆尹的兆字。三是:梦雪离开了万花楼后,王爷你就在梦雪堂装神弄鬼,不让别人进入,莫非这梦雪堂就是藏宝之地,而那两块铁牌正是开启宝藏的钥匙。第四:李同身上找到的那根针,是当日王爷请我在畅音阁吃蟮鱼时,一枚针钩留在蟮鱼嘴中,并未取出,我吃到的时候,顺手弹落在王爷的衣襟上。那根针被水浸过,已有点锈蚀,带点腥气。第五:水井是从驿站到王爷府邸最快的路,王爷正是杀完人,从此井离开,才遗落了铁牌。第六: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王爷举事所费必然不菲。”
“可是我有不在场的证据。”庞统靠在床上,仍是微笑。
“其实李同当日午后回到家的时候就已经快要死了。”包拯目光就盯在他的脸上。
“哦?那当日他走回住所,难道本王还会赶尸之术不成?”
“世上没有赶尸之术,却有驱人之术,王爷的飞云骑擅于以独门暗器取人喉间要害,想是在李同回到家前下了手。手法高明竟能使伤者不觉,直至回到房中气断而亡。而李同尸身脖子上的伤口血并不多,便是因为血脉已断,那一刀是王爷后来补上去的,为的是掩盖原来的伤口。王爷进入李同房中想找的是另一块铁牌,却不知那铁牌并不在李同手中,而是在辽人手中,后来为白玉堂无意间所得。”
庞统鼓掌:“全中。”顺便奉送科学常识,“人的喉间有一处要穴,一旦闭锁过久,便会截断血脉,气滞而亡。”
包拯点头,虚心受教,“只是包拯想不明白的一点,那牌子一开始应是在王爷手中,怎会落入辽人之手。”
庞统幽幽然叹了口气:“那是因为一个女人。”
眼见谋财又要变成情杀,包拯恍然,“蝶梦也就是梦雪吧,她是耶律行才的人。辽人会如此紧张李同之死,正是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一宝藏。”
庞统点头:“但你还是错了一点,我举事是勤王,用的是国库的钱,试想我又怎会太便宜了赵老六?”
“那东西呢?”
“唔,牌子么,你前几天晚上,那个的时候——嫌床晃得厉害,我拿去垫床脚了。”
包拯大怒,捶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