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渐渐肯定了薛虬就是给出这些千古绝对的人,心里是又震惊又佩服。
薛虬听到刘昇的这句解释,心里也是很震惊,没想到这个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关键之处。薛虬仔细打量着刘昇,刘昇似乎也感觉到有人在打量他,抬起头往薛虬那边一看,就看见薛虬那佩服欣赏的目光,对着薛虬微微一笑。
薛虬也相视一笑。两人尽管是初次见面,但就像是两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见如故。
酒楼里面由安静一下变得很是热闹,很多人都在激动地讨论着薛虬,讨论着就愈加肯定薛虬就是给出这些千古绝对的人。但心里又是非常疑惑薛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居然能相出如此好的对子,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刘昇看着四周激烈的谈话,心里摇摇头,谁给出的这些绝对重要吗?真的同意薛虬所说的不与庸才见面这句话。
刘昇起身走到薛虬身边,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人就是薛虬,只当是一个寻常来酒楼吃饭的过客。就这样不知不觉刘昇来到薛虬桌旁,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只是觉得这人和其他人不同,下意识地朝这边走来。
“我能坐吗?”刘昇颇为礼貌地问了一句。
“当然!”薛虬起身伸手示意刘昇请坐。
刘昇笑了笑,“初次见面,刘昇,你呢?”
薛虬也笑了笑,笑得有些神秘,“薛虬!”两个字轻轻吐出。
刘昇眼睛一下子睁圆了,很是震惊,但马上又平静下来,“你的对子当真是不错。”
薛虬给刘昇倒了一杯茶,笑道:“只是不错?”
刘昇笑了笑,有些自得地说道:“你信不信你所有的对子,只除了两个我对不出来,其他的我都知道下联?”
薛虬点点头,抿了一口茶,笑道:“我相信。你为什么不试着对一下,不想上四楼吗?”
刘昇摇摇头,“不想!”
薛虬问道:“为什么不想?”
“不想就是不想,为什么要有为什么呢?”刘昇笑道。
薛虬也笑了,没有再问。
刘昇喝了一口茶,问道:“那些对子你都知道下联吗?”
薛虬摇摇头,“和你一样,有两个不知道下联。”
刘昇惊讶道:“你也不知道?那你怎么想出来的?”
薛虬学着刘昇的话,笑道:“想出来就是想出来,为什么还要怎么想出来的?”
两人相对一笑,像是久别重逢的知己,一直聊着。阳光从窗子照进来,给这定格的画面添了金色的一层渡边。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闲人琐事
薛虬只是与刘昇一次偶然的相遇,简单的对话,不知不觉就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也知道了刘昇家里也只有一个母亲,父亲是一个秀才,很早就过世,现在家里只是靠母亲缝补和自己抄书养家糊口。
其实刘昇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把这些事告诉薛虬,仿佛就是一种信任。薛虬并没有说什么帮助之类的话,因为他知道刘昇并不需要帮助,他需要的是尊重。
两人依依惜别,各自回去。
回到薛家,竹青和紫玉似乎已经想通了,脸上挂着笑容,但心里究竟想没想明白这个薛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面对着他们的笑容与关心,薛虬也笑着回应,并没有去问她们究竟是怎么想的。薛虬认为这样挺好,时间会冲淡这件事,等再过一些时间就会忘记这些。
竹青服侍薛虬薛虬脱下红色长袍,并问道:“今天送林大人回扬州?”
薛虬点点头,自己动手帮忙解着腰带,转过身,说道:“是的!险些就错过了!还好赶上了。你知道嘛,今天我认识了一个人,刘昇,院试的第二名。”
竹青笑了笑,又道:“刚才姑娘派人送过来一件东西,说要你亲自打开来看。”
薛虬有些奇怪,问道:“妹妹有没有说是什么?”
竹青将长袍放好,又拿过一件长衫换上,想了想,说道:“没有,她只说看了之后你一定会喜欢的。”
薛虬满是疑惑地走到那用蓝色绣花布包着的盒子,将布拆开,里面是一个檀木做得古朴盒子,并不大,盒子上还有一把铜锁,只是并没有锁上,盒子上的图纹被雕刻的很是精美。薛虬不禁想到自己好像没什么喜欢的东西,就算是有,妹妹又怎么会知道?带着好奇心,薛虬打开盒子,往里面一看,原来是几本诗集。
这些书薛虬有印象,这是薛虬的父亲薛安怀这些年走南闯北做生意偶然得到的几本诗集,上面的诗是王维亲笔写得,以前薛虬曾求过薛宝琴将这几本诗集送给自己,但薛宝琴不肯给,现在愿意赠送,只是现在的薛虬已经不是那个薛虬了,也不再想要这几本诗集了。
或许是看过的书很多,包括王维的,心里没什么太大的惊喜。但还是笑了笑,毕竟这是妹妹的一番心意。转头问竹青,“开始我要蓝蕊给妹妹送过去云锦和乐谱,送了吗?”
竹青摇摇头,“不知道!我现在去看一下还在不在。”说着正翻开柜子,“送去了。只怕是看见你送过去的云锦,才会给你送来这几本诗集。”
薛虬点点头,又想起回来之后,一直没看见紫玉,问道:“紫玉呢?怎么没看见她?”
竹青眼神一凝,“太太,给她说了一门亲事,薛管家的儿子薛槐,她母亲带她回去准备备嫁了。”
薛虬诧异道:“怎么我不知道?紫玉愿意吗?”
竹青一笑,“太太给说的,自然是好的。紫玉又怎么会不愿意。”竹青心里想着的却是自己只比紫玉小五个月,只怕很快就是自己了。又想到大爷不要通房,也不纳妾,真不知道谁会这么好福气嫁给大爷。
薛虬想了想,记忆中薛管家的儿子薛槐是一个很老实的少年,经常是跟在自己父亲身后,跟着父亲做事,话不多,只知道低头做事。薛虬放心不少,说道:“紫玉嫁人的时候,别忘了拿三十两给她,就算是我的一番心意吧!”
竹青点点头,“知道了。”
薛虬望着竹青,不知道该不该问她的事,算了,母亲已经说过会替她们好好打算的,我就不想那么多。却问道:“那以后就把让绿莲接替紫玉的位置吧!”丫环嫁人以后,就不再贴身伺候,这个薛虬自然是知道的。
竹青点点头,又道:“该从粗使丫环里面选几个了。”
薛虬无所谓地笑道:“这个你自己看着办,不用问我。”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有时查看一下店铺的账本,薛虬又开始了“寒窗苦读”。薛虬还将一家绸缎庄交给薛宝琴打理,毕竟以后嫁人了,薛宝琴也要学会这些。薛太太对于薛虬让薛宝琴打理一家绸缎庄也很赞同,只是叮嘱薛宝琴别放下手中的绣活,女子最重要的还是看绣工怎样。薛宝琴则是老跟薛虬抱怨害得自己连看书写诗的时间都没有了。薛虬虽然替薛宝琴年纪才十二就要学好绣艺厨艺还要使劲地背《女戒》《女训》之类的书感到心疼,但为了以后妹妹能在夫家站住位置,也不敢多说什么。
薛虬恢复到整天看书的日子,当然这种看书的日子和前世大不一样,薛虬每天可以出去和石铁练武,可以和妹妹宝琴一起弹琴学曲,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可以学画画,可以学下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时也会去醉仙居喝茶,听一下最近的一些事。偶尔也会遇见刘昇,可想而知两人又是一番聊着。刘昇经常会带着一些他新写的文章或诗作让薛虬看一下,指点一二。其实薛虬对于刘昇请自己指点一下,实在是不敢去做,毕竟自己真的不算一个古人,没有刘昇那么深厚的古文功底,因此很多时候都是薛虬反过来请教刘昇。刘昇也不愧是院试第二,经常说的一些话都能让薛虬想通很多事刘昇其实有时候也有些奇怪薛虬的一些问题,明明都是很基本的,但是居然还是会问。对于刘昇的疑惑,薛虬只是淡淡一笑,依然故我。但是对于薛虬提出的一些观点,看似不合常理,但仔细想想又很有一番意味。两人讨论的异常激烈。
紫玉在五月份出嫁的,薛虬亲自去祝贺了。接着就是竹青准备嫁给徐掌柜的二儿子徐岩,六月份出嫁。蓝蕊也被薛虬提上来做贴身丫环。
时间就这样悄悄过去,这期间薛虬给义父林如海写了好几封信,但这只有最初的几封收到回信,后面的都了无音讯,石沉大海。
越是这样,薛虬心里就越是担心。不知道现在义父究竟怎么样了,有没有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