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嗒一声掉在水瑛的手上,他抬起头看着宝钗眼睛里含着满满的泪水,正直直的看着自己。随着晶莹的泪水一滴滴的落下来,水瑛慌了手脚,忙着放下药碗拿着袖子给她擦脸:“你哭什么,反正都是他们胡吣,你别跟着那起子小人计较。等着我闲了给你好好地出气!”
听着水瑛的话,宝钗越发的伤心,最后她彻底忘了什么端庄沉稳的闺训,扑进水瑛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水瑛僵着身体高高的举着药碗,心里想着这药好容易熬出来,若是撒了怎么办?宝钗从来没这样哭过,虽然被全心依靠的感觉很好,但是宝钗能不能叫自己把碗放下再哭呢?水瑛无奈的任由着宝钗抱着自己大哭,外面的丫头们听着声音忙着进来。看见水瑛的眼色,莺儿忙着上前接走了水瑛手上的勺子和药碗,碧柳带着丫头们全出去,悄悄地关上门叫宝钗和水瑛安静的说话。
哭了一阵,宝钗哭累了。水瑛拍着她的后背,给哭的打嗝的宝钗顺气:“哎呀呀,我真是奇怪为什么祈雨不叫你们女人去,你们一哭就省了龙王爷多少事了。可是哭舒服了,我的身上都湿了。”宝钗哭了半天,这会觉得头晕脑胀,手脚冰凉的难受,虽然哭泣很费力,刚才那阵痛哭把她心的委屈全给冲走了,随着委屈冲走的还有她一直保持的冷冰冰的外壳。没了那些束手束脚的羁绊,宝钗干脆是赖在水瑛的怀里撒娇了:“人家心里难受,你还想着自己的衣裳。叫我趴一会,我哭了半天正头晕脑胀呢?”说着宝钗想起上辈子黛玉经常在*馆里面一个人独自垂泪,心里忍不住更加鄙视宝玉。
“好好,奶奶想趴多久没问题。我还巴不得你见着我就扑上来呢。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再者说了你是我费尽千辛万苦才娶到手的,就是你真的要嫁给别人,我也要把你抢过来!”水瑛抱着宝钗和衣倒在床上,夫妻两个说着悄悄话。
水瑛对着造谣的甄氏和北静王妃姐妹两个恨得咬牙切齿,无论后如何也不能咽下这口气,宝钗担心水瑛生气做出来没计较的事情,赶紧劝他:“既然知道她是什么人,以后远着也就是了。谣言止于智者,她嚼她的舌头去,大家也不是傻子,谁还不能想清楚了什么事情?我只是没想到甄氏也就罢了,北静王妃这样的身份,也不劝着自己的妹子,反而是帮着她添油加醋四处传闲话,难道她就不担心他们府上太妃责怪,北静王生气么?”甄氏在贾家的那样的环境里,遇见宝玉那样的丈夫和王夫人这个婆婆变态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甄氏的姐姐不劝劝妹子,反而是跟着搅合呢。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别看着水溶整天自封什么道德君子,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他府上倒是没有多少姬妾,只是戏子小倌不少。想来是北静王妃整天空徐寂寞,她看着别人夫妻恩爱都心里难受,就想着把别人夫妻拆散了,她心里才能舒服些。”水瑛毫不留情的揭了北静王妃的老底。深闺怨妇见不得别人好呗。
宝钗想着北静王在人前是一副正人君子,和蔼可亲的样子,谁知后背还有这些故事呢。听着水瑛说北静王喜欢小倌,她的心里一阵的不舒服。宝玉和北静王是走的很近的,他们两个都长着一副好相貌,宝玉以前和秦钟就是拉拉扯扯的,见人家一面就要秦钟跟着自己上学。后来为了琪官的事情——她忽然想起什么,对着水瑛说:“原来是这样,我只想着北静王那样的出身人品,身边服侍的人不少。谁知还有这些事情。琪官不是——”
“呵呵,奶奶真是冰雪聪明!那个琪官是个耳目罢了。他以为自己的好相貌和好名声从父亲手上抢走了琪官,整天得意洋洋的,其实根本不知道,琪官只是安排在他府上的一个小卒子罢了。如琪官得了他不少的赏赐,正想着离开呢。他还真的忘了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了。不过也没关系,按着水溶的性子喜新厌旧是常情。我且给他选绝色佳人。甄氏不是喜欢挑拨是非么,这会我叫她有的是时间好好地挑拨是非去。”水瑛抱着宝钗亲亲她的嘴唇低声的说:“以后有什么伤心事只管说出来,憋在心里生病了怎么办呢?”
宝钗心里一热把自己埋进水瑛的怀里:“知道了。啰嗦的很,我发现你越发的喜欢唠叨了。”
“好啊,你敢嫌弃相公!看我教训你个厉害的知道。”水瑛大叫一声狠狠地把宝钗压在身下。帐子放下来掩住了一室□。
这之后的几天,宝钗也不出去,倒是黛玉上门来看了她几次,跟着她说起来京城的谣言:“也不知道是那个混账的婆子整天言三语四的。不过现在这些话倒是没了。人家都说一件新奇的事情呢。”
宝钗听着黛玉说新奇的事情,忍不住问:“什么事情年,叫你也跟着大惊小怪的。”
“听说南边来了一个什么叫妙玉的道姑,在京城里面大大的有名呢!”黛玉全是好奇,压低声音对着宝钗说:“据说是长得恍如仙女下凡,写的一手好诗,最是清高的。”
作者有话要说:水瑛给宝姐姐出气啊!
90说姻缘,妙玉下山
这一世和上次不同;黛玉和宝钗都没“福气”住进那个美轮美奂的大观园;黛玉和宝钗也没机会和妙玉认识。“这个妙玉是谁?怎么听着好耳熟似地;你从哪里听见的?”宝钗装着不知道,问黛玉妙玉的底细。
黛玉虽然嫁为人妇;可是依旧是赤诚的性子,尤其在能宝钗跟前没了拘束,她偏着头一笑:“我偶然看了几张妙玉写的诗篇,真叫人没想到是个女子写出来的。她写的好些诗带着佛心禅性;但是仔细看又不像。只给人感觉很是清冷;是个超脱尘俗的人,只是可惜,她孤身一个人;如今在外祖母家的大观园里面栖身。据说里面有个栊翠庵是她的产业,据说她也是个官宦人家出身的小姐,是因为一直不能病好,才舍身出家的。”黛玉对着妙玉的事情知道的很清楚。
宝钗有些疑惑的看看黛玉,暗想着黛玉和贾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她怎么把妙玉的事情知道的清清楚楚的?黛玉见着宝钗的眼神,脸上的神有些古怪:“我自从有了孩子,整天在家管家理事,整天价和人家算账,想的全是柴米油盐的事情,哪有什么时间和以前那样看书闲了胡诌上些诗词解闷呢。这个妙玉的诗篇据说是宝玉那里传出来的,京城的文坛上都给传遍了。我只看着我家那位拿来的,才知道有这样一位人。”
原来是陈朗,陈朗是探花,又在翰林院里面,自然是京城文坛里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宝钗是知道妙玉的文采不在黛玉之下,实在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可惜性子太孤傲了,自诩目下无尘,对着一般人都是爱答不理的,她偏生还长得出色,每每叫那些小人背地里诽谤。只是上一辈子妙玉也就是在自己的栊翠庵里面潜心修行,谁知这一世就闹出来这些风头。
想着宝钗叹息一声:“可见是名声害人了,若是她是个男子,未免不是一段佳话,可惜她是个女子,没有家人依靠,更无傍身之处。却是出这样的名声,虽然有些人是真心的喜欢她的才情,但是谁能保证里面没有心思龌龊的人,再生事岂不是害了她呢?”黛玉听着宝钗的话,也是感慨一声:“宝姐姐说的对,何尝不是这样呢?都是宝玉的不是,他现在已经是成亲的人了,整天价也不肯好好读书,老太太心疼,还担心宝玉念书累着了。谁知他整天的不是和丫头们胡闹,就是跑去和一群狐朋狗友们胡闹。我仔细的问了,这些诗篇全是宝玉做的好事。还有好些话,我也不好说了。反正都是些臭男人们的龌蹉心思。可怜妙玉是个一心好洁白的人,误交损友了。”
宝钗就知道黛玉这些消息都是从陈朗那里听来的,想着自己这几天躲在家里避嫌,宝钗有感而发:“以前我还当着宝玉是个不错的,能真心爱护姐妹们。谁知他竟然是个糊涂人,整天嘴上叫着爱护女儿家,其实做的事情倒是给人添乱呢。晴雯的事情你可知道?”
黛玉在贾家的时候和宝玉走的很近,后来发生了好些事情,她才是慢慢的淡了,如今嫁了人,黛玉再也不是当初一张白纸的,看事情也不再单纯了。“那个晴雯也是个可怜的,当初在外祖母家,我们是见过晴雯的。宝玉房里的丫头不少,我冷眼看着也就是晴雯是个赤胆忠心的,虽然性子张扬些,但是她倒是没什么欺瞒主子的坏心眼。宝玉竟然任由着晴雯病的半死不活的被撵出去,一句话也不肯说,真叫人看着寒心。”黛玉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