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茶会之黛玉的逆袭 作者:苏生大人(潇湘2013.6.26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上上下下没一个好东西。虽然书里没有明确提及,但我也能感受得出来,整个贾家对林黛玉迫害最深的便是那位道貌岸然的王夫人了。我本以为以我现代人的阅历与知识,还有对整个红楼故事的算是未卜先知,对付起王夫人来不过是绰绰有余,更何况我现在还有个公主的身份罩着我和林黛玉。可我没有想到,随着我这个局外人的加入,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变化了,尤其是只有当我亲自身处其中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王夫人的心狠手辣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而薛宝钗的落选,黛玉与宝玉的愈加亲近,我对黛玉的特别关照,这些都加深了王夫人对黛玉的排斥,也让她越发想要将黛玉处之而后快。我觉得事态正在向着我无法预料到的方向渐渐发展,为了防止像是今天这样的意外再次发生,我想我必须从现在开始便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来应对了。
  向莫忘招招手示意他靠近,我伏在他耳旁对他一阵耳语。
  不一会儿,我从假山外转了出来,往碧纱橱的方向走去。没有人发现莫忘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就像他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本话完。
  ------题外话------
  三更奉上,求收藏,求评论。

☆、第十五话·得知父病黛玉吐血(求收藏)

  话说自从上次跟贾宝玉吵架之后,我俩便陷入了冷战,但凡有其中一个在场的地方另一个必定躲开了去。其实我本不欲与小孩子一般见识的,可是也许跟小孩子呆久了的缘故,竟连带着自己也小孩子心性了起来。见贾宝玉闹别扭,我竟打定主意与他奉陪到底了。
  再者还有一个缘故,就是我觉得虽然近来王夫人的确收敛了不少,但谁又知道是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呢?那王夫人是个深藏不漏的人,也不知道这些天她看上去是在诚心礼佛,说不定心里却在对着佛祖诅咒林黛玉跟我呢,更有可能是在悄悄合计什么新的陷阱也不一定。所以我故意冷淡了贾宝玉,姑且也算是稍微麻痹一下王夫人。只是难为了林黛玉夹在我俩中间劝这个也不是,劝那个也不是,着实让她好生着急了一把。
  我从黛玉出事那天开始就推脱说要留在碧纱橱照顾黛玉,因此便不再过去贾母那边一并用饭。我看那贾宝玉虽然坚持赌气,可是这种情形以他的性子来说却也是当真让他感到无趣的,因此我留意着这几天每到晚间,贾宝玉总是在外间和他房里的丫鬟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有一两次我见他虽忍不住有点试探着要进里间来和好的意思,但却都被我故意命夏日摔了帘子吓了回去。
  这日夜间,因为林黛玉身体已经好了个差不多,大家都真心欢喜,所以竟熬得晚了点。我跟林黛玉一直在灯下讨论诗词,就是不肯去睡下,春日、紫鹃一起催了再催我们也都不听,最后还是梅娘姑姑拿林黛玉的身体健康来吓唬人,我们才勉强要爬上床去睡了。
  林黛玉大病初愈,到底身子虚,不一会儿便已睡熟。我来到古代这些日子也已习惯了早睡,所以很快也觉得星眼微朦,正要睡沉,恍惚听见外间好像有人砰砰敲门。我正不耐烦,忽见外间今夜给贾宝玉守夜的晴雯丫头竟连通报也没有就冲进了里间,慌慌张张地报道:“林姑娘快起来看看吧,老太太那边来人说是林姑老爷从扬州寄了书信来,好像是有什么大事情!”
  这一吵可把林黛玉也吵了起来,我们慌忙又爬起床随便套了外衣,就往贾母屋里跑去,贾宝玉也紧跟着我们过了来。我心知恐怕是林如海病重,因此虽担心着林黛玉的身体此刻却也不宜开口阻止她。一时间到了贾母那里,果见贾母亦是一脸忧容。看了书信,不出所料的确是林如海身染重疾,所以写信特来接林黛玉回去。林黛玉知道自己父亲病重,竟觉心中似被戳了一刀一般,哇地一声直吐出一口鲜红的血来。众人忙上去将她搂扶住,贾母也急得要去请大夫,却被林黛玉推说自己只是急火攻心不妨事,定要立逼贾母当夜就让她回扬州去。
  贾母见她如此,心中虽放不下要阻拦,可林黛玉哪里肯依,也只能由着她去,便忙忙地打点林黛玉动身。我本是绝不可能放林黛玉独自一人走的,无奈我的身份限制了行动自由,像出京这样的大事是不可能不去请求康熙老头的同意的。贾宝玉亦是大不自在,可是碍着林家父女之情,却也跟我一样不好拦劝。于是只好放林黛玉当夜便动了身,而贾母也喊了贾琏过来定要贾琏亲自去送林黛玉,并且务必要把林黛玉再带回来。我虽大不放心,却也只能挨到次日进了宫,好说歹说才求得了康熙老头的批准。但虽是如此,具体离京之日康熙老头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妥协,非让凑巧近日要去苏州办差的四阿哥携带我一路前去扬州。
  我知道同意我出京已经是康熙老头的最大让步,因为他实在理解不了我死活要出京的理由竟只是为了陪一个闺中好友。本来四阿哥不会那么快起身的,但耐不住我三番五次派人去催,好歹在林黛玉走后第三日也同意了提早动身。只是毕竟前后耽搁了好几天,虽说我们日夜兼程地在后面追赶,却却敌不过林黛玉念父心切的速度。一路上我只能干着急,私下里一直在暗骂这古代水路的蜗牛速度。好在四阿哥这人虽然沉默寡言,偶尔开解起人来却还挺有效果的。而且许是顾着康熙老头的面子,这四阿哥有时竟也会弹弹古筝什么的给我解闷。也多亏了四阿哥作伴,才让我心情稍微纾解了些许,不然恐怕还没到扬州呢我就先急死了。
  九月初五日到了扬州,那四阿哥虽然还有公事要去苏州办,但一来有康熙老头的嘱托,二来这一路上也与我这名义上的妹妹混熟了不少,所以竟不急着离开。彼时早有林家打发来的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弃船登岸,跟了林家的下人去了。在路上我向林家派来的几位仆妇打听林黛玉的近况,听到九月初三时,林黛玉回到家里的第二天,终于见到女儿最后一面的林如海竟然一命呜呼了,我不禁心叹了不得,这几日还不知道林黛玉哭成了什么样呢。
  因为担心死了林黛玉,所以虽隐约瞥见扬州城中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与京城大有不同,却也无半分心思去欣赏了。又行了半日,终于到了林家,贾琏知道四皇子也一并来了,便早早等在林府门口迎接着。而林黛玉在家中早已哭得个半死,哪里还有力气出来接我们。
  我急切地找到林黛玉,一时间跟她见了面,她便忍不住与我相拥痛哭。我受其感染,也是禁不住一直落泪。不料林黛玉哭得撕心裂肺,急痛之下竟哭岔了气,差点喘不过来了。我赶忙住了泪,极力抚劝半晌,她方才缓上来一口气,哀伤欲绝道:“从此这世上可就只剩了我孤恓一人了!”
  这般情景另我亦觉万分悲恸,只是枉费我平日里自恃伶牙俐齿,此刻竟想不出可以稍微劝慰到黛玉的话来,只得一个劲儿地念叨着:“黛玉你别怕,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连带着四阿哥、贾琏及众多下人一并劝着,林黛玉终是不忍众人皆为她操心至此,这才堪堪忍了悲痛,强撑着跟大伙一起商量起林如海的后事来。
  此时南方炎夏余热未去,黛玉虽有心要为亡父停足了七七四十九日的灵,可无奈天气因素亡者尸身实在久存不得,只得在扬州停了三日,便在贾琏的陪同下送林如海的灵回到了苏州老家下葬。欲知林如海后事具体如何处理,且看下话分解即可。
  ------题外话------
  待会还有二更,求收藏评论。

☆、第十六话·都道是人走如茶凉(二更)

  话说林黛玉在我和贾琏的陪同下一路为林如海扶灵回了苏州老宅。林家向来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亲戚却与林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什么亲支嫡派的。因此林家虽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可惜偌大一座老宅竟不过几个年迈家仆看管着罢了,因久无主人居住,几个老仆也懒得勤于打理,这些年的灰尘积累下来已与废宅无异,一时间竟不能住人的。好在我跟黛玉先后两伙都带了不少人来,因此大家草草地打扫了一遍,才勉强算是迈得进去步子。
  林黛玉也没心思责怪那几个老仆,征询了他们自己的意思后,不过每人送还卖身契并赏赐了足够养老的银子便打发了他们去了。林如海生前到底还是个巡盐御史,也就是皇帝亲封的钦差大臣,这个官职可是不小。而且林如海为人一向不错,倒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