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上次遭人行刺之后。
蔡京这老家伙行事就越发剑走偏锋。
甚至,还暗中派人监视着神通侯府和不戒斋等处。
——难道他已打算对自己出手?
——还是……
就在方小侯爷独坐沉思的时候,手下已传来了密报:重伤濒死的天下第七已由两名剑童秘密送往名利圈。
“你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他似是在自言自语。
“可是我也没那么笨……”
于是他唤道:“小任。”
任怨应声而入。
低眉顺眼,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样。
“随我去一趟名利圈。”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很厚脸皮滴借用鸟温大人原著中滴大段……
请原谅偶……
第二十三章 名利圈
此时的名利圈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修罗场。
从雷无妄问天下第七昔日雷纯受辱之事的时候开始,方应看已明显感到有什么地方隐隐的不对。
但这仅仅是一种直觉。
他并非不相信直觉。
只是,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但是,当方应看听到天下第七惨笑着说出 “等死的人……是不用说谎的……要骗人的人……是还活着的……人……”的时候,那种不安的感觉就越发强烈了。
天下第七的话似别有深意。
方应看在听。
他用心在听。
——其实,□雷纯的摆明了是白愁飞。
——但人人都不信是他,不希望真的是他,老是想把这案子栽到天下第七头上来。
但是。
那时候天下第七居然笑着说“你本来……不需要……问这问题……”
为什么他要这么说?
这意思不就是“你明明知道,为什么还要问?”
——的确。
——雷无妄不是雷纯请来的么?
——这件事情,雷纯自己应该最清楚。
——那她为何还要着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这种有碍自己声誉的问题?
——难道雷无妄不是雷纯的手下?
——难道那个人不是雷无妄?
想到这里。
方应看不由得在心里鄙视了自己一下。
——难怪天下第七临死之前要说出那样一番话!
——自己居然这么轻易地就上了当!
——但那人若不是雷无妄,又能是谁呢?
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
蔡府总管孙收皮的话也同时传到了。
他要于氏兄弟告诉方应看:刚才离去的人,不是雷无妄,而是蜀中唐能。
方应看立时脸色微变。
——蔡京果然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
而于氏兄弟之后说的话,则令他脑门里轰隆了一声。
“孙总管说,如果他所料不错,那么,他身后的三个人,都是受了唐能所制……”
“而其中一个,就是王小石无疑。”
…………
如果说刚才方应看只是小小地鄙视了自己一下的话,那么现在的方小侯爷则升起了一种杀人的冲动。
虽然他刚刚、差点也杀了人。
但那毕竟是间接的。
他很生气。
恼。
怒。
同时感觉很烦躁。
在很有风度的挥手打发来人离去之后,方应看终于忍不住脸色一沉。
同时骂出了一句:“情操?我就是他妈的有情才操!”
话音未落。
一个窈窕而娇小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大厅门口。
那是一个比少年男子还英气的少女。
她曾使“六分半堂”为之四分五裂、“金风细雨楼”为之凄风苦雨,连同蔡京手上第一红人白愁飞的江湖势力,也在一夜间瓦解。
方应看骂出那句话的时候。
她碰巧刚刚来到。
也就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公子真是越发会说话了。”
“有情才操?不见得吧?那要是无情呢?”
见雷媚飘然而至,方应看面上居然微微一红。
同时,也掩盖住了在听到她话中某两个字时自然而生的些微情绪。
他一面脸红着,一面笑着道:“你回来了。”
雷媚也微微笑了。
这样子笑起来的她,清丽而秀媚。
“你这么大张旗鼓的纳那个花魁做第七房,我怎么还能不回来?”
“稀罕稀罕,原来媚儿也会吃醋?”
不理会方应看的打趣。
雷媚敛起了笑容。
“小侯爷可别忘记,明天令尊就要到京城了。”
第二十四章 苦追忆
夜已深。
一灯独亮。
烛光摇曳,将房中之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说不尽的寂寞孤清。
这叱咤风云的风雨楼主,此时却在手中拿了一把小小的檀香坠扇。
那正是日间雷纯为了约他私下见面,而经杨无邪之手送予他的物事。
在旁人看去。
那只是一柄很普通的檀香扇。
正面书着:“英雄美人”四字,背面则写“天花乱坠”,一款写得豪迈迫人,一款字体则娟秀柔丽。
然而。
在杨无邪将扇子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只有戚少商自己听到了发自心底里的一声崩塌。
这崩塌来自于他的错愕和震惊。
震惊的是
——那个人居然还活着!
错愕的是
——自己居然会为这件事而如此激动!
原本以为,已经完全忘却了前尘过往……
原本以为,早已经将他在记忆中抹去……
谁知道,此刻的心情,却仍是如此的复杂难解。) @# w! S5 b# M6 A1 Y3 Q) g & G。 p。 H: F) S4 E/ N
更重要的是。
难道那个被他埋藏的最深的、最不可言说的秘密,在旁人看来竟然是一目了然的吗?
明显到,可以被人用做筹码来要挟自己吗?
…………………………
既然人在江湖,只能身不由己。
很多事情,必须要去做。
很多事情,必须要忘掉。
可是。
真的能忘得掉吗?
……………………………
江湖,永远是不安定的。
永远是变幻莫测的。
并且,永远是带着血雨腥风的……
至少。
在看到扇子的那一刻。
戚少商似乎真的闻到了血的气息。
——那是他兄弟的血。
——那血是为他而流的。
………………………………
其实。
戚少商知道。
自己不是一个善于自欺欺人的人。
当年的很多事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
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情。
无论是爱。
还是恨。
他想起了那一片空蒙的易水寒江;
想起了连云寨;
想起了死去的兄弟、朋友;
更想起了那一年的中秋之夜……
——那个连云寨一众兄弟歃血为盟的夜晚。
以及。
那个人信誓旦旦的话语。
——中秋月圆,歃血为盟,生死同心,共渡危难,若有虚言,血洒寨门……
如此可恶!
于是。
回忆又被向后跳过了一些……
……那是个斜月初升、暗香浮动的黄昏。
那人斜倚着一棵桃树。
一如既往地笑着……
同时。
耳畔再次回响起他稍冷、却又带点诱惑的声音
——“如果没有大哥,真是生不如死,日子都不知该怎么过。”
如此可笑。
………………
他更记得。
在那个最后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