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敏握着李纨的手,说道:“这也是你的福气到了,将来会更好的。”说得是贾珠得了一个正六品的官职,李纨也得了一身六品诰命。
李纨笑道:“借姑妈吉言。”
贾敏又在心中叹息了一声,却没有说什么。
李纨的夫君是一个前途尽毁的病秧子,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膝下只有一棵独苗,却不知能不能活到成年……在贾敏看来,李纨脸上的笑容,是在强颜欢笑。
贾敏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那个毁了李纨一生的男人,正是她的嫡亲侄儿。
贾敏一把将李纨之子贾兰搂在了怀里,笑着说道:“兰儿正是好动的年纪,不要拘着他,我让丫头们带他出去玩。”
说罢,贾敏挥手叫来了雨蝶,让她带贾兰出去玩,雨蝶笑道:“小兰大爷,奴婢带你去看兔子,好不好?”
贾兰才三岁,长得胖乎乎的,听了雨蝶的好,贾兰的胖脸上露出了一丝好奇,问道:“是那种又白又软的大白兔吗?”
雨蝶小丫头忍着笑,说道:“是,小兰大爷跟奴婢走吧。”
贾兰扭头看向母亲,李纨笑道:“去吧,你不是吵着要兔子吗,你姑祖母这里有好多兔子呢。”
得了母亲的同意,贾兰迫不及待地跳下来软榻,迈着胖腿跑出了屋子,雨蝶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嚷道:“小兰大爷,您慢一点。”
贾敏握着李纨的手,对她说道:“兰儿这孩子很有灵气,听说他已经能认几百个字了,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李纨点了点头,笑道:“姑妈,您不用再说了,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有丈夫有儿子,这样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生活,我很喜欢。”
李纨说得是实话,她真的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荣国府的规矩,爷们成婚前,都要在房中放两个通房丫头,贾珠和李纨成婚后,贾母和王夫人又各自选了一个丫头,放在贾珠的房中。
贾珠和李纨两人,新婚燕尔,感情极好,没有红过脸,李纨很是满足,但有时候,看着那几个娇艳的通房丫头,李纨觉得极为刺眼。
李纨是女子,自然希望夫君能够像贾珠的姑父林如海那样,不纳妾蓄婢,守着自己一心一意的过日子。
李纨在得知贾珠前程尽毁,还不能近女色之后,刹那间,觉得天都塌了。
那段时间,贾珠虽然在外人面前还和以前一样,但在家中,在李纨面前,贾珠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嘴角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的少年了,变得极为暴躁粗鲁。
那时,李纨刚做完月子,贾兰尚在襁褓,看着性情大变的夫君,李纨真的是绝望了。
然而,峰回路转,就在两年前,贾珠终于走出了“前程尽毁”,“疾病缠身”的阴影,当贾珠红着眼睛对李纨说“对不起,
这些日子难为你了”的时候,李纨抱着贾珠痛哭流涕。
走出阴影后的贾珠,变得比以前更和煦了,幸福的日子,让李纨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贾珠在读书一途上很有天赋,就连李纨的父亲,国子监祭酒李守中都这么说,李纨的公公贾政对贾珠寄予厚望,对贾珠极为严厉,贾珠每日都读书到很晚,李纨和贾珠的相处时间,很短。
如今,贾珠“不能伤神”,自然不能再读书了,贾政觉得有愧于长子,也不在对长子动辄打骂了。
贾珠走出阴影之后,便不再苦读,而是陪着娇妻一起读书,一起抚琴,一起下棋,一起作画,一起教儿子识字……
再有,太医说贾珠“不能近女色”,没等李纨说话,贾母和王夫人便下了狠手,将贾珠房中的通房丫头全都打发了出去。
贾珠不能近女色,李纨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李纨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心一意的夫君,聪慧懂事的儿子,闲云野鹤的的生活,李纨心想:“和以前相比,竟是如今的生活更好,至于房事……”
李纨俏脸一红,心道:“我真的不在乎。”
对于林家,李纨极为感激,若没有林谦的劝导,贾珠可能已经魂丧黄泉了,或是沉浸在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第45章 长乐
贾玥虽然在林如海面前表现了“远超同龄人的心智”;但他的生活却并没有发生改变,依旧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进学、做功课、抽时间陪黛玉玩。
黛玉天资聪颖;林如海便让黛玉和哥哥们一起跟着康先生读书,康先生曾经中过进士,学问是极好的,康先生极喜黛玉的才气,并没有因黛玉是女孩子而放松要求。
在林家返京前;黛玉已经读了四书。
黛玉一日大似一日,眼看着就要到“男女不同席”的年纪了,林如海夫妇便不再让黛玉和哥哥们一起读书了。
如今;康先生依旧教导林谆、林诺和贾玥三人;至于黛玉……
林家返京后,林如海便聘请甄士隐为黛玉的老师,甄士隐虽没有功名,但学问却是极好的,更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名士。
在林如海看来,黛玉是女孩子,不用参加科举考试,跟着甄士隐学习一些技艺,比整日跟“八股文”较劲,要强上百倍。
黛玉生性豁达,虽然因“男女有别”而郁闷了一小会儿,但很快就恢复了乐观开朗,跟着甄先生开始学习各种技艺。
没过几日,黛玉便被甄士隐授课的内容迷住了,黛玉极喜读书,什么书都喜欢看,但终归是小孩子心性,更喜欢学习抚琴、下棋、作画等技艺。
不过,甄士隐并没有“本末倒置”,虽然黛玉更喜欢学习技艺,却仍然用心教导黛玉学习四书五经。
贾玥和黛玉年龄相仿,在林家诸人中,贾玥和黛玉最为亲近,之前,两人皆年纪幼小,不守礼教的束缚,一直是无话不说、形影不离的玩伴。
如今,贾玥已经习惯了身边跟着一个名叫“黛玉”的小尾巴,可是,黛玉已经是大姑娘了,他们两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近了。
贾玥习惯性的转身向后看,却没有看到那道极为熟悉的“倩影”,不知为何,贾玥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在太上皇指婚之后,林萧两家便开始筹备婚事,林谦是户部尚书林海的嫡长子,萧慧语是内阁首辅萧乾的嫡长孙女,两家皆为朝廷显贵,这门代表着“林萧结盟”的婚事,被两家看得极重。
贾敏早在几年前便开始筹备林谦成婚时用得聘礼,所以并不慌乱,只不过,在得知林谦媳妇是萧家姑娘后,贾敏便将聘礼有加厚了几分,以示重视。
因娶得是林家未来的宗妇,贾敏准备的聘礼极为贵重,光聘金便有四千两黄金,更有各色绸缎、各种皮毛、各式头面首饰……等极为贵重的礼品。
林家准备的聘礼的价值,竟有六七万两之巨,就算在权贵云集的神京,也没有出现过如此贵重的聘礼。
当日,贾敏和林如海成婚时,荣国府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贾代善和贾母为贾敏准备的十里红妆,让整个神京的权贵百姓议论了数月,也不过价值十万两而已,荣国府收到的聘金,更是不过四万两而已。
一般的权贵人家,嫁女时的嫁妆绝不会超过五万两,可林家的聘礼就超过了这个数……
站在贾敏身边的郝仁家的,皱眉说道:“夫人,会不会太过了,这样贵重的聘礼,若是萧家准备的嫁妆薄了几分的话,怕是……萧家面上不好看。”
贾敏笑道:“你想多了,谦儿媳妇的嫁妆……萧家老太太说了,萧阁老将萧家平分为两半,用半个萧家做谦儿媳妇的嫁妆。”
郝仁家的咂舌道:“半个萧家,萧阁老真疼咱们家大奶奶,竟让大奶奶和萧大爷平分家业。”
郝仁家的又道:“萧大爷会不会有意见,他才是萧家的继承人,若是让大奶奶和萧大爷有了隔阂,就不美了。”
贾敏说道:“我也是这样和萧家老太太说的,结果老太太说,萧阁老原本打算将家业四六分,四分给谦儿媳妇做嫁妆,六分留给孙子,可是没想到,旭哥儿是个有志气的,说将来要自己挣一份家业出来,封妻荫子,让萧阁老多给他妹妹准备一些嫁妆。”
贾敏在心中回想林如海说过的话:“谦儿媳妇的嫁妆,怕是有几十万之巨。”
郝仁家的是贾敏的陪房,极得贾敏的信任,对于贾敏为儿子定下娘家内侄女一事,郝仁家的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
郝仁家的原是荣国府的下人,但在林家生活了近二十年,儿子女婿皆在林家当差,如今,郝仁家的在心中更向着林家,在得知荣国府将元春送进宫去了,郝仁家的也极为气愤。
如今,看着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