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贾瑜的印象中,贾母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如今,这老太太发威了,竟比贾政还有气势。
贾瑜打了一个哆嗦,直接跪在了地上,可怜巴巴地看着贾母。
贾母骂完以后就心疼了,但她闺女依然黑着脸坐在那里,意思很明确:你要不给我出气的话,我自己挽袖子骂这个小兔崽子。
如果贾母没有和林家结亲的心思的话,那贾母绝对会选择和稀泥,她女儿虽然凶悍,但绝对不敢不听她这个当妈的话。
贾母心中很清楚,这门亲事非常不合适,贾瑜虽然天赋异禀,但只是一个五品小官的嫡次子,黛玉却是朝廷二品大员的嫡长女,贾政此生不知能否升上四品,林如海却极有可能入阁拜相。
如果没有亲戚这层关系的话,林如海夫妇就算是当面拒绝,不给贾母这个超品国公夫人的面子,贾母也只能是认栽。
如果想让这门婚事成了的话,那贾敏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为了这门婚事,贾母绝对不会让女儿对贾瑜生怨的,所以,贾母只得狠心教训贾瑜,并且下死手,让贾敏于心不忍,饶过贾瑜。
贾母大声喝道:“来人,传板子,堵起嘴来,给我用力的打。”
贾母想得很好,却忘记了,她身边还有儿媳妇和孙媳妇呢。
王夫人虽然生了两子一女,但元春进宫了,贾珠算是废了,王夫人此生唯一的指望便是贾瑜了,王夫人虽然不是好人,但对贾瑜,却是当做命根子来疼爱的。
王夫人大字不识,自然不知取表字的规矩,也不知贾母为何发怒,王夫人虽然觉得贾母不是真的想打宝玉,却不敢不拦着。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大字不识一个,不知贾母为何发怒,她平日里和贾瑜极好,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贾瑜挨一顿糊涂板子。
李纨是读书人家的女孩子,自然知道贾瑜这事做得不对,可她是王夫人的儿媳妇,于是李纨也要上前去拦一下。
又有三春,这三个孩子都很小,又和贾瑜关系很好,便都跪在了地上。
王夫人、王熙凤、李纨、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一起劝说,贾母却执意要打贾瑜,“这个小东西,若不打他这一回,让他涨涨教训,将来他得把天都捅破了。”
再看贾瑜,这货已经吓傻了,这个凶神恶煞的老太婆是谁?
贾母很苦逼,她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她的计划是这样的:等贾敏开口饶了贾瑜后,贾母便会命人收了板子,然后让贾瑜给他的岳母道歉。
多完美的计划,可是,这些人为什么都上前来添乱?”
贾敏虽然不甚高兴,但还保持着理智,贾瑜才六岁,犯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既然贾母替她教训了贾瑜,贾敏便不能让贾瑜挨板子,这么娇贵的孩子,若是打坏了怎么办?
于是,贾敏拉着贾母道:“瑜儿还是个孩子,母亲不必苛责,只需让他知道错了即可。”
贾母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舒缓了神色,朝着贾瑜问道,“瑜儿,你可知错?”
贾瑜惊魂未定地连连点头,心中却一点也不明白,贾母为何如此对他?
不过,贾瑜暂时顾不了这么多,赶忙求饶道:“祖母,姑妈,瑜儿错了,你们饶了瑜儿这回吧。”
在贾瑜看过的红楼同人中,每一个贾母都对贾宝玉极为溺爱,不舍得让贾宝玉受一点委屈,谁给欺负贾宝玉,贾母就和谁玩命。
可是如今,贾母为了一点小事,竟要拿板子打贾瑜。
回过神来的贾瑜在心中吐槽:“我果然不是主角,亲爹给我起的名字是‘甲鱼’,管我叫‘小畜生’,现在连亲祖母都不疼我了……”
自始至终,黛玉一直安静地站在贾敏的身后,看着眼前发生的闹剧,虽然事情是因她而起,黛玉却没有产生上前劝说的想法。
对于亲妈的战斗力,黛玉很是信任,黛玉相信亲妈一定会给她讨回一个公道的。
果然,贾瑜给霜打了的茄子似得,走到黛玉身前,躬身道歉:“林妹妹,是我唐突了,请你原谅。”
黛玉心胸宽广,这又算不得大事,所以并没有生气,见贾瑜向她道歉,忙一边避让,一边说道:“不是什么大事,瑜哥哥不必如此。”
贾瑜起身,正好看见了站在一旁的贾玥,看着贾玥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贾瑜心中暗恨道:“都是因为你,我才受了惊吓,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要让你好看,你若是敢和我抢林妹妹,抢宝姐姐,抢云妹妹……我要了你的命!”
贾瑜躺着也中枪。
作者有话要说:凤羽表示,某点的红楼同人就是这样的,某吊丝穿越到红楼,将金陵十二钗全部收入房中……
☆、第41章 指婚
神京;林家。
贾敏将在荣国府后宅中发生的闹剧告诉了林如海,还说道:“母亲未免有些苛责了;瑜儿还是个孩子,我虽然恼他口无遮拦,但他毕竟是我的侄儿……母亲这样做,倒显得是我不懂事了。”
对于贾母心中的想法,唯有持有同样心思的王夫人;猜到了一两分,贾敏完全不知她的亲生母亲正在算计她的亲生女儿。
林如海站在一家之主的立场上来看待贾母的行为,自认为明白了岳母的苦心;对贾敏说道:“大内兄和二内兄……皆担不得大任;岳父的孙儿中,琏儿不成器,珠儿又不能伤神,唯有瑜儿是个好的,小小年纪便谈吐不凡……岳母怕是将整个家族都压在了瑜儿的肩膀上,所以才……如此苛责。”
贾敏也觉得林如海说得有理,却不知他们的猜测,和真实情况正好相反……
在处理完手中的杂务后,贾敏便将重心转移到了为林谦挑媳妇这件事上,林谦已经十七岁了,和他同龄的男子都抱上儿子了,而林谦却还是一个人。
那日在荣国府,王夫人口角含笑,举止有礼,对贾敏没有半分失礼的地方,可贾敏却觉得王夫人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刺眼。
因为元春进宫这事,贾敏恼上了娘家,不过,贾敏下意识地将亲生母亲摘了出来,认为这件事全是王夫人搞出来的。
贾敏恨不得活撕了王夫人,却并没有失了分寸,这门婚事并没有摆上明面,王夫人的行为,自然不算是“悔婚”,贾敏若是闹起来,旁人只会说是贾敏“无理取闹”,还有可能牵扯到林如海的身上,影响林如海的仕途,当真是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是为林谦挑一个媳妇,林家子嗣单薄,林如海夫妇虽然互相安慰说“不着急”,但都很想抱孙子……
在将家中诸事安排妥当后,贾敏命人准备戏酒,邀请和林家交好的官宦人家的女眷来林家吃酒看戏。
林如海夫妇在扬州呆了三年,虽然没有和神京中的姻亲故旧断了联系,但却是生疏了不少,贾敏打算借着此次宴会,让林家重新回到神京中的社交圈。
当然,贾敏在请帖中注明了,令诸夫人在来访时,带上家中的女孩子,让她认识认识。
对于贾敏的心思,接到请帖的诸夫人都跟明镜似得——林家的嫡长子林谦,长得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有了功名,前途无量。
如今,林谦已经十七岁了,却还没娶媳妇呢。
林如海是朝堂上的重臣,林谦不仅不是纨绔子弟,还是一个颇为上进的青年,另外,林家是书香翰墨之族,家风雅正,林如海和贾敏相守二十年,没有姬妾,也没有庶子。
在诸世家的眼中,林谦就是“佳婿”的代名词,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想和林家结亲,不过都被林如海夫妇以“不想让林谦早娶”为由,拒绝了。
众人皆以为林谦的婚事早已经暗中定下了,只等着林谦成年后便宣布,于是,打林谦主意的人逐渐地少了,林谦虽然优秀,却还没有优秀到“非他不可”的地步,京中的好男儿多得是,比林谦还要优秀的也不是没有。
如今,别管理由写得多么的合理,接到了请帖的贵妇人都明白“带上家中的女孩子”其中蕴含的意思——就算不写,她们也会带着自家女孩子进行社交的,如今白纸黑字地写着这句话,若无其他原因,林家定是要给林谦择妻了。
嗯,林谦已经十七了,确实不算是“早娶”了。
虽然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但诸夫人皆默契地忽略了原因,那是别人家的家事,她们需要思考的是家中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子。
林家准备的宴会分两日举行,第一日宴请书香门第的夫人——大多是林如海的同窗、同年、同事等,第二日宴请权贵人家的夫人——贾敏是荣国府的嫡出小姐,四王八公等勋贵同气连枝。
在贾敏近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