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早知你今日如此质疑,我真该让你知道什么是真君子,那日我就应该顾及男女大防,任凭你在棺中哭喊都不出手相救,后来,我也因顾及你女儿家的名誉,日日离你三尺远,不必喂药送饭,让你一人自生自灭。”真不明白,如果他当时早救人之前还顾及这个顾及那个的话,她现在怕是要对着阎王爷发火去了吧。
“哼,若是堂堂君子,又岂会将救命之事时刻放于嘴边,用以要挟,或用来证你君子名声?此乃小人所为。”黛玉“好心”的劝诫着,她并不觉得男子对她的救命之恩和趁她昏迷时所作的事情有什么关联,为此她也希望男子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无论什么都扯上救命的事情。
“行,你硬是要把我一颗好心当成驴肝肺,我也没辙,反正今日你也醒了,明日我便将你送回家中,大家日后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十几日来的悉心照料到了女子眼中却成了为居心叵测的行为做挡箭牌,这让穆归不由得生气不已。
见男子有些不高兴了,躺在床上的黛玉不由得将原本和男子争锋相对的脸转到了墙的对面。其实别看她说的很理直气壮,正是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在昏迷之男子不仅没有趁人之危,反而一直都在悉心照料着她,所以她句句话中都透着几分心虚。
可是不若如此,她也着实不知道和一个陌生人该说些什么,怎么开口,讲的又是什么话题。
在屋子里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黛玉转过脑袋,小心的打量着男子,见他还是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生闷气时,掩下心中的那抹歉意,双手费了好大功夫才撑起了身子,待有些疲惫的依靠在枕头上后,润了润喉咙,她才再次开口了。
“公子的救命之恩,待我归家之后,我外祖母必会酬谢公子一番,不过我还是在此道一声,谢谢公子的救命之恩,林氏自问无以为报,唯有将公子之恩铭记五内,待公子日后有所困难时,可找林氏。我虽为闺阁女子,但也定当为公子之事竭尽全力。”黛玉本是深闺女子,从小至今也未曾见过几个外男,且她也不愿将名字透露给一个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什么交涉的陌生男子,所以也就只取姓,自称为林氏。
“我也只是一时手欠,才惹上你这么个大麻烦,你能醒来,对我来说那便是大喜事一桩,谈不上什么救命之恩,所以也自不用姑娘如此担待。”在昏迷的时候,他把她当家人,真心实意的照顾着,在醒来后,她把他当陌生人,又岂知他付出的不是区区的几两银子,而是一个孤家寡人对家的营造。
这又岂是一句承诺,一个恩典所能代替的?
而黛玉自然也从穆归拐弯抹角的话中听出了,她的救命恩人竟然把她视为一个大麻烦,是啊,麻烦,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她是一个麻烦,爹爹,娘亲,外祖母,宝玉,她们一定都厌烦了她的存在吧。
“那就麻烦公子替我跑一趟荣国府,找贾老太君,告诉她,玉儿想念老祖宗了。”想起平日里最疼爱自己的老祖宗,黛玉就像抓住了倚靠一般,不禁热泪盈眶。她现在只剩下老祖宗了,若是再将老祖宗失去了,那她在世间的最后一个庇护所也就没了。
知道女子去意已决,穆归也就不再强求些什么,思索之后就开口说道:“不知姑娘有什么信物,我若是空张着一张嘴去了,你们府里的人还不以为我是个骗子,若是拿着信物去了,他们也就能信上七八分。”
黛玉、全身上下空无一物,当时所带进棺木中的几个簪子也都稀疏平常,证明不了她的身份。
“你把这个拿去,待见到老太君的时候,你就让她把我的贴身丫鬟紫鹃找来认认,她定能识得这是我所佩之物。”
小心的将几个簪子和一封林姑娘的亲笔信放入怀中,趁着里天黑还有好几个时辰,穆归坐上了去城里的马车。
原本他们没想到亲笔信这么一招,只是后来他一提,若是贾府的人所拿的东西都是棺木中的偷盗之物,那他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倘若有林姑娘的亲笔书信,那贾府的人是不信也得信,至少他证明了林姑娘确实还活着,而他也不是一个见财起坏心的小人。
可若是一切都如他们两个所预想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可惜是世上存在这太多的——意外。
为了确保世人眼中林姑娘的清白,穆归特地在集市上找了个平日里一直都有来往,且乐于助人的大婶冒充他娘。
“这位小哥,我们母子俩有点事情想要拜见府上的老太君,是急事,小哥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大婶挎着卖菜的篮子,走到守门的奴才前满脸焦急的说道。
“去,去,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集市上啊,眼睛瞪大了瞧瞧上面写的什么字,荣国府,哪里是你们这种人想来就来的。”
“这,我前几天在回家的路上救了你们府上的一个姐儿,她说自己是这府里老太君的外孙女,所以这就托我来送个口信,让你们府里派几个人将姐儿接回来。”
守门的小哥虽然一直在外院混着,可也清楚的知道府里老太君有个自幼接到身边养着的外孙女,好像是先头姑奶奶留下的孩子。可是他也没听说林姑娘走丢了啊,可是倘若没有走丢,那现在找上门来的又是谁呢。
“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报一声,若是府里没什么姑娘走丢的,那你就别怪我报官了。”
“那就麻烦小哥了。”大婶朝着躲在柱子后面听着对话的穆归笑了笑,同时穆归也感激的点了点头。
其实有时候的意外都是人为的,而这回也不例外。贾老太君为了不想给宝贝疙瘩大婚的时候平添几分晦气,就在知道外孙女离世之后,仅仅只是找了几个奴才将黛玉的棺木从偏僻的侧门抬出府外,在寺庙中暂存几日。
原本打算等到宝玉成婚之后,挑上一个好日子,将棺木偷偷运回来,然后在对外宣布,她可怜的外孙女染上风寒,在床榻间饱受病痛折磨,最终还是没有撑过去,香消玉殒,真真是让人揪心的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却没成想一连串的事情接连发生,打乱了她早已布置紧密的计划,宝玉在大婚时颠狂,随后传来了元春在宫中病逝的消息,史家的灭顶之灾,这一切都让稳坐荣国府宝塔顶端的贾老太君感到了风雨欲来之势。
不得已,年迈的她开始为家人筹划了起来,连活着的人都保不住的她,又有什么机会去管那个早已不在人世的外孙女。
而另一边,在守门小哥在通报贾母的路上遇到了正在处理官家事宜的二太太,待听完守门小哥的一番添油加醋的话语之后,素来重视规矩的王夫人板着脸说道:“我刚刚才从大姑娘那里回来,怎么外面就有出来个大姑娘?如今府上正逢多事之秋,你们没事不好好守着门,弄这些幺蛾子出来给老太太添乱,是嫌府里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这几句铿锵有力的话一下子就把原本就揣着疑惑的守门小哥给吓软了腿,生怕因为这回的多事而挨上一顿板子。
就当他们以为这件事情铁定□不离十的时候,看门小哥出来了,身后还带着一群贾府的奴才小厮。
“我说哪里来的骗子,青天白日的还敢骗到我们荣国府,拿着老太君的心头肉做由头你以为我们就会相信了?府里的人都看得真真的,大姑娘好好的在自己屋子里呆着呢,你们家怎么又蹦出来了个荣国府的表小姐。
见情况不对的穆归,赶忙从柱子后面冲出来,跑到被人群包围的大婶身边,“娘,你没事吧?我们家里捡回来的那个姑娘也说自己是荣国府的外孙女,还给了我们信物呢,瞧瞧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一边说着,气愤不已的穆归小心将大婶挡在身后,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件件准备好的信物。
“你们找府里伺候老太君外孙女的丫鬟过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她主子的东西。”对眼前事情始料未及的穆归早已在一群贾府奴才冲出来的时候,人家有些蒙了,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冷静,因为他从未怀疑过那个骨子里透着高傲的女子会编出一套谎话来欺骗他。
只因为她不屑如此行为。
但另一方面,他也没想通,到底这府里有没有那个所谓的老太君的外孙女,倘若他家里的那个是真的,那府里的人又为何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