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会愿意让女孩子当皇妃,要是说谁“好歹能当个国丈(国舅)吧!”,那绝对是骂人话!也就是他实在是没出息,除了当国丈,国舅再不可能又任何别的出息方法了!
至于皇室成员的正妻人选,皇帝当然可以下旨让谁谁谁嫁给自己的弟弟啊侄子啊,甚至偶尔召谁家女儿入宫(这个确实不多,明朝后宫确实绝大部分都是由出身很低的女人充实的)……但这是少量事件啊,绝大部分官员人家闺女都是自己父母做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
这里要说的是,这个水益曾弄出的选秀跟明朝还是有点不同的,他还是有点不甘心。想要像清朝皇帝一样滋润,想要更多一些出身高贵的小老婆来长面子。所以并没有单单只让太监们去选民女,而是把选秀权当成荣耀赐给了一些勋贵还有别的有功人家,就是说某些人家可以固定的每逢选秀,若是有适合的闺女,就可以回家里送一个或者两个直系的闺女(这个看皇帝的恩赐名额是多少了!)进宫……这个名额恩赐的。所以这也成了一些下坡路的勋贵人家以及有上进心的其他有功人家的一条兴旺家族的路子,但就是这样,这些人家依然可以选择不参与。当然为了皇帝的面子他们得找理由,比如您给我一个名额,可是我三个闺女都很丑实在拿不出手这样的理由神马的……说是恩赐,他不敢随便这么“恩赐”清流们,不然会被骂死。就算看上人家闺女也只能直接给人家闺女封了位置再召进宫,当然召进宫你不喜欢可以不宠她不升位置,但是,你想事先把人家一品大员的闺女跟贩夫走卒的闺女一样拎进宫看,还让人摸,折腾完了觉得不稀罕再送出去,你作死吧你!
这里插一句,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林如海是不用担心他的女儿会被皇帝看上神马的……除非哪个皇帝脑抽了才会去想要娶御史的女儿做妃子(尼玛,朝堂上总要提防被御史喷,回寝宫还得看这些可恶的老东西的闺女的脸……)这不是找虐么?这也是为什么元春会去做女官的原因,贾家确实在走下坡路了,说难听点就是要靠卖女儿维持尊荣了,不然但凡疼女儿些,贾家这种人家总能让元春免选的,因为这个世界的选秀制度对于勋贵家的女儿那真的是很宽松的……而薛家又是另一种不同,对他们来说
能让宝钗做个公主伴读确实真的是荣耀,薛宝钗不像元春那么既然有资格,又不申请免选的话,就一定能选上,以她的身份而言,选上本身于她就是一种荣耀。这是出身的差异,不是宝钗本身有什么不好。
虽然选秀的规矩没学清朝,可是好多习俗,毕竟受了清朝的影响。
其实并非京城里的人有意去学满清的那一套,主要是虽然满清时间不长,可是毕竟在北京耀武扬威了三十年,一代人还要久的时间里,确实能形成很多的习惯。更别说异族的统治对原本的习俗那是破坏性的摧毁的。不说别的,京城里的女人读书的比过去少了许多那是切切实实的。虽自古以来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谁真的听说哪个朝代的哪家贵妇淑女以不识字为荣的?
在大部分的朝代,真正的名门淑女别说不识字,连不会作诗都是要被鄙视的。不然名门淑女们们聚会干嘛?就算聚会吃酒,淑女们的游戏都是作诗填词的。不然难道全都讨论家长里短?开玩笑呢!你当时一群村姑聚会啊!当然,另有几个彪悍的朝代女人们跑去打马球,射兔子,可再彪悍的朝代都不会多少傻缺的名门贵妇特地不让自己姑娘学文化的。知书达理是淑女的起码标准,才女从来都不可能是贬义词。顾名思义,知书才能达理,所以对于真正的高门大户,知书达理的姑娘什么时候都比大字不识的“贤惠人”抢手的!所谓的无才便是德只是说让女人不要过于追求那些东西,本分比才情重要罢了。
可是如今的情况确实有些变化。满清三十年,弄得京里许多家养成了未曾娶妻先纳妾的习俗,女人越发难做,知书达理倒成了次要,怎么掐死还妻子没进门就堂而皇之存在了的小老婆成了女人们主要研究的课题。
规矩乱了道德也就败坏了……男人把大规矩都破坏掉了,也就不能怪应该让女人主管的后院乱成一团,丑闻频出世风日下,京城里的闲人几乎每日都有新谈资,江浙这边的书香门第越发不愿意跟京城里的人家做亲家。
想做官的江南文人钦慕京城,但心里又会嫌那儿是被蛮夷同化了的野蛮人的聚集地,一面以考上进士进京为荣,一面又以与京里人风气不同为荣……京城里女孩子读书的越来越少,江浙这边就越发注意女孩子的教育。无他,万不能让我江浙的男儿像京城那些纨绔子弟那样没出息,然后再娶了无知蠢妇,以致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也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浙一带除了书院林立,近些年更是女学盛行。稍有点家财的人家,无不把女儿送进女学读书。
许阳慢慢的研究这个世界乱七八糟的法律法规……一边嘴角猛抽一面暗自安慰自己:你该知足的,没穿到要剃头的清朝……这个朝代虽然有着封建王朝的种种弊端,虽然比满清强不了多少,至少,这个王朝推翻了满清,让他不需要跪在异族的脚下,被人贬损成连奴才都没资格做的下等人,还要为野蛮人歌功颂德……该知足了!
☆、江南现状及女学特色(番外)
如果说崇雅书院是江南书院里的NO。1;那么春薇女学那简直就是女学里的崇雅书院。
春薇女学是不收蒙童的,当然也不是认几个字读了千字文百家姓的姑娘就能进……崇雅书院收的是举人,女孩子没法考科举,那么人家春薇书院就自己办入学考试!春薇女学的考试的科目极其坑爹,基本上扬州的文人有一个普遍看法,没有秀才水平去考春薇女学那是丢死人,春薇女学标准班毕业的姑娘一般可以媲美举人了——一点都不夸张,崇雅书院读书的全是举人,足有一百人上下,而扬州只收举人的学院除了崇雅书院还有安定书院,可春薇女学却是一枝独秀,历年来整个学校在校学生从来没有超过过60人,标准班的三年下来,毕业的时候说她们有举人的水平真的不过分……那个坑爹的毕业考试,恐怕举人都未必能全通过。
这真的没什么奇怪的,男人们科举只考文化课就成了,女孩子们在春薇女学,学的可不只是文化课。
光是入学考试,就能把一大票姑娘给考的晕过去。入选考试并没有在学校里学习的项目那么多,主要就是笔试面试两项。
笔试是考文化课,考得项目跟男人差不多,四书五经当然不能缺,又因为是女孩子的功课,所以笔试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女四书。当然因为是入学考试,只是贴经就成了,倒不用写篇读后感什么的……别以为这很简单,四书五经再加女四书,这是多少本书?在书籍珍贵的古代,一般的人家别说学了,这些书都未必能备的齐!就算书有了,谁来教?不是特别厉害的富贵人家谁家能抽出空来给女孩子教这些?一般人家便是男孩子想找个好先生都能让父母操碎了心呢!再说有几个有才学的肯专门教女孩子?也就是林妹妹实在逆天了,启蒙老师都是进士……也只有林妹妹这样的姑娘这才会压根不去想来年春天能不能考进去的问题,实在没压力啊,她只准备好入学用的东西就成了。
面试对林黛玉来说更简单,就是见个面,说几句话,看站坐行止是否得体大方,春薇女学还是要面子的,不是谁会背几本书就能进的,这一关并不是只考学生的,有条件读好书的女学生家教礼仪都不会差。其实是打着考学生的名义依照家庭状况剔除一部分因为家里情况糟糕而不要求的。
比如谁家本来是大富之家,因这几年颇为注意教育,竟有两个小辈考上了举人……这家的小女儿从小跟哥哥们一起读书,颇有才名,笔试的成绩也确实挺好的,照理说她是够格的。可是倒霉的很
,前阵子这姑娘的堂伯脑子进水,偷偷把自己的漂亮女儿送给了巡抚做小老婆了,这事情肯定瞒不过大家的,那这家的这个姑娘就是表现的再好,也别想进春薇女学了,她会在这面试一关剔下去,我们这里是培养名门淑女,未来的贵妇的,不是小老婆训练营!就算你自己的闺女是订了门好亲的,那也不行……不好意思啊,你们一家都是妾的亲戚,你闺女是个小妾的妹妹,所以绝对不是我们这里女学生的交往对象。
中国人讲面子,办事情也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