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秀全也犯了牛劲,连连叩头: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古都是这个理儿,请圣人三思,我是绝对不会抛弃妻子的。
这时候内阁的几位大臣已经觉出不对了,皇帝的眼神又溃散了,这是他失控的征兆!果然,这位才五十四岁就已经老态龙钟的皇帝忽然迸发出无比的精力来,暴跳如雷的大叫岂有此理,你既然不肯抛弃你的妻子,那就让她去死好了,这样子不就成全了你不休妻的君子名声了?说罢竟让内侍立刻带了鸩酒去洪家赐死陈采玉。
洪秀全真的没想到这皇帝会疯狂到这个份上,这完全就不合逻辑啊!洪秀全平日里看着成熟稳重,可其实也不过才二十六岁,才刚刚踏入仕途罢了!这会儿看皇帝真的要赐死他妻子,一下子就眼红了,大喊了一声“倘若我妻因我而亡,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说罢就撞了廷柱。
可能是鲜血的颜色与味道刺激到了皇帝,他又恢复了一些神智,不再暴跳如雷,但是也不肯这么饶了洪秀全,定要治他个君前失仪,要打他四十廷杖。真打的话,洪秀全一头没撞死也得被打死。几个阁老怎么会答应,好说歹说算是把皇帝劝住,但还是把洪秀全的翰林编修给撤了,外放到湖北京山做县令。
洪秀全被人抬回家,开始还清醒,下午就烧了起来,医馆的大夫看着十分不可靠,陈采玉才到京城,哪里知道什么地方的医生靠谱,只得赶紧派人向林家求助,林如海还没下班,所以孟姨娘赶紧先派人请大夫去了。
黛玉早知道今上昏聩,可她也没想到能昏到这个地步!她十分的难过 “做皇帝怎么能这样子呢?难道做皇帝不是为了万民福祉而是为了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么?洪大人这样的正人君子,却落得如此地步。这样下去,大江真的要完了……”她忽然想起前年传来的消息,法兰西的国王被砍掉了脑袋,大江的这位皇帝,怕是比那位路易十六更混账吧?他的脑袋,还能在肩膀上呆多久呢?正想着,黛玉忽然悚然而惊,自己真是疯了,怎么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
黛玉还为洪秀全夫妻担心,准备上门探望陈采玉的功夫,却有邮船带来了扬州的消息,许太太与许阳,下个月就要来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
原着并未说孙绍祖是续娶,我这么些是因为他将近三十岁才没成亲,续娶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他前妻被他打死这一点绝对是我杜撰的
为了避免有未曾细读红楼或是时间过得太久记不清红楼情节的亲对我这里对贾政王夫人的描写有什么不解或是误会,这里把原着拿出来对比下:
对于贾赦贾政对孙绍祖的态度,以及王夫人对迎春婚事的态度,原着讲的特别清楚。这几段真的非常能体现人物性格
第七十九回,迎春出嫁前的说明:
先看贾赦:“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
再看贾政“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所以我写探春婚事这场戏里,贾赦贾政的态度只因迎春,探春身份的不同做了微调,而贾政对孙绍祖的评述并非我杜撰,而是原着所言。故而每每有人说贾政愚蠢糊涂只有大家长作风却不知道爱孩子,我都很替他委屈。于侄女的事儿都这么用心,且真是把人看透了,贾政绝对不是个糊涂人。
——————
——————
第八十回,迎春在夫家受尽凌辱后回来诉苦再离开后邢夫人王夫人的态度差异:
“又在邢夫人处住了两日,就有孙绍祖的人来接去。迎春虽不愿去,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只得勉强忍情作辞了。邢夫人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象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实伤感,在房中自己叹息了一回。只见宝玉走来请安,看见王夫人脸上似有泪痕,也不敢坐,只在旁边站着。”
邢王二夫人为人的差异,此处十分明晰。
————————————————
过多的解释我不想说了,我写文的时候会尽量尊重原着对人物性格的描写的。
————
————
注2:改三进的房子要多少钱,前头黛玉说的价钱与陶家不一样,不是BUG。黛玉是养在深闺的姑娘,这些东西只可能知道个大概其,而且她也不知道陶家有多大,关键是林家对房子的标准肯定跟陶家不一样。
——————————————————
——————————————————
增加陈采玉人设图
所以我说陈采玉比陈紫萱还要美上几分这话不是乱说的,哈
以下是放抽备份:
宝玉离开之后,林如海半晌都没法静下心来。宝玉是他的弟子,是他妻子的侄儿,他是真的希望宝玉懂事出息;可亲眼看到宝玉懂事到这个地步,他心里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宝玉出门上马,此时离宵禁的时辰只剩下不足一刻的时间了,他纵马狂奔,总算在宵禁前赶回了家。他心情很是沉重,早上带三妹来林府是特特绕了个圈从陶家门前经过的,他不知道妹妹为什么在听他说了陶家的困窘之后还是一定要亲眼看看——她明明已经同意了他的意见却还是坚持要去看一眼。所以他只能带她去看,而她看完的脸色果然不好,却依然对他强笑道“二哥放心,我不会被个破房子吓的改主意的。”
尽管宝玉来过陶家很多次,尽管他知道陶家人真的很好很好,可带着探春透过那那旧砖破瓦垒出的院墙看到里面露出的低矮的一排屋顶,还是让他对自己的妹妹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感。是的,愧疚,他愧疚自己无能,以他的交际面,贫穷的陶家已经是他能为妹妹找到的最好的归宿了。
回到家自然要先来看看祖母,老太太已经睡下了,宝玉便到床边跟她说话,老人家精神一天不如一天,只跟宝玉说了几句话眼睛就困的睁不开眼了,宝玉心里酸涩,静静的听着祖母的呼吸逐渐变得均匀,显然已经是睡熟了,轻轻走到跟前把老人的手塞进被子,又把被子拉好,放下帐子,这才向丫鬟们打手势让她们照顾好老太太,这才慢慢退了出去。
宝玉出了祖母的房间,便去给父母问安。到了王夫人的卧房,贾政却不在,宝玉心知他准是去了赵姨娘处,也不多问,只认认真真给母亲请了安,便静静坐在母亲身边看她拨着珠子念佛,好阵子王夫人念完了,这才扭头问道“怎么回来这么晚?”
宝玉笑道“我有事儿找老师,一直等他回家来着。”
王夫人点头道“你姑父忙,回家晚些也是常有的事儿,倒是你,什么事儿这么急,非要等到这时候?”
宝玉没有直接回答母亲的问题,倒反问了一句“前儿我来的时候,听您嘱咐金钏姐姐不让她出去乱说什么?我怎么依稀听到又有人给三妹妹提亲了?”
王夫人叹道“倒也不是别人来提亲,是你大伯,胡巴拉的跟你父亲提起来他给你三妹妹寻了个好人家……”
王夫人如今正经把宝玉当成了大人看,并不瞒他什么,直把前因后果细细道来:原来贾赦提起的好人家却是个孙姓的人家,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正好能与探春相配,便说与贾政商量。贾政十分不喜,说两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兼之又是个鳏夫续娶,实在不是女儿的良配。贾赦那个混性子哪里听得进,当场就发了火,声称若是迎春未嫁,这么好的女婿他才舍不得让给了侄女呢。迎春做得继室探春就做不得?孙绍祖还没有拖油瓶呢!直说贾政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