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有许多时间让她和未来婆家人培养感情,总比盲婚哑嫁的要好。
是以,这两年她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和甄家人的感情,特别是对郡主,她能隐隐感到,郡主是有些看不上自己的,毕竟,自己一个父母双亡的侯门孤女如何配得起家世显赫前途无量的国舅爷呢。可有了外祖父外祖母和大舅舅的支持,她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试一试,即使不能让郡主对自己满意,至少也要保证以后自己嫁过来不会受太多委屈。
幸运的是,郡主虽有些看不上自己做儿媳妇,却看在甄老太爷老太太的面子上,从未亏待过自己。
吃穿用度比二房的两个嫡出姑娘还要强些。
湘云也不是白吃白喝的,想在别人家白吃白喝,还过的和本家小姐一样体面,是不可能的,看看林黛玉就知道了。是以,她来江南时就做好了准备。
等着郡主把该忙的都忙完了,她就揣着一张纸去了郡主屋子。
“这是什么?”郡主看着湘云掏出一张纸,好奇问道。
“这是金陵东郊一处田庄的地契,”湘云道:“母亲当时留下了几处庄子,我年纪小,没法子打理,有两处都是小婶婶帮着管的,这一处在江南,小婶婶也无力管了,估计早已荒废了,我想着既然我来了,不如就把地契也带来,让舅母帮着管管。”笑得很不好意思,似乎真的是在求人帮忙。
郡主有些惊讶,甄氏当时的嫁妆丰厚,除了古玩器皿,名人字画外,还有三处田庄,她还以为早就归到史家了,没想到地契居然还在湘云手里。又听她要让自己帮忙管理,心下一动,立即明白了,湘云这是在变向的给自己交生活费呢,这一处庄子的地不错,如果用心经营的话,一年的收入也不少。
“我帮着管管自然没问题,可这地契还是姐儿收着罢,过两年你大些,我就原交给你管。”她虽然爱财爱权,但还不至于连小姑子给外甥女留下的财产都要。
湘云也就没推辞,把地契收起来了,又说了些感谢的话,才告辞离去。
郡主当晚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公婆,这种事是瞒不住的,两人知道了虽会说几句,但也不反对,下人们知道了,也都不敢有什么闲话,对史大姑娘丝毫不敢有怠慢之意。
郡主时不时还会关心自己的功课和针线,湘云想,郡主是在把自己当儿媳妇的备胎培养罢。
备胎就备胎,总比完全被嫌弃好,更何况还有甄老太太照顾,她在江南的这段日子,除了要学的东西多些,并没什么不顺心的,还时不时能跟着甄老太太去赴金陵世家圈子的聚会,这大概是老人家在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罢。
“云姐儿,隐姐儿,你们可别一听要去京城就不安心学习了,入了秋才出发呢,还有三个多月,你们给我踏踏实实的,我可是要检查的。”甄老太太显得很是沉着,似乎外面的局势如何与她都没关系,她只要教养好几个孙女就成了。
两个小姑娘立刻应是。
“哦,对了,你们的规矩礼仪学的差不多了,下午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着太太学学管家,十一了,过两年就该说亲了。”甄老太太突然想起来道。
湘云暗暗翻白眼,课程排的真满啊,不过想想管家是个实用课程,学了以后定是用得上的,也就乖乖应了。
甄隐脸上却微微一红,低下头去绞着帕子。
甄老太太看在眼里,嘴角就微微带了笑,又对郡主道:“正好,你去京城别忘了给隐姐儿看看,有没有好人家。”
甄隐羞得立刻拉了湘云告辞出去了。
“我的针线还没做完,先回屋去了。”她对湘云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充满敌意,但还是淡淡的,不大愿与她来往。
湘云点点头,“去吧,我也要回去看书了。”甄隐与自己差不多大,等自己嫁过来,她说不定也已经嫁人了呢,是以没有太在意对方的冷淡。
目送甄隐离开,湘云却没立即回流觞馆,而是走到廊下和大丫鬟紫苏说起了闲话。
湘云回京城
梅雨季节刚过,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味道,天气灰蒙蒙的,几个小丫头站在廊下都有些昏昏欲睡,湘云和紫苏的说话声也就刻意压低了些。
“听说姐姐就要大喜了?”今年府里有十来个年纪大了的丫头要配人,紫苏就是头一个。
“姑娘别跟她们似的,取笑奴婢了。”紫苏脸红,嘴角却带着几分幸福的笑意,史大姑娘平日对下人很随和,府里上下罕有讨厌她的。她更是把自己当姐姐一样,平日,自己对她也多了几分照拂。
“我哪有取笑你,这是我做的一对小荷包,送给姐姐添妆罢,”湘云从袖中掏出两个荷包递给紫苏。
紫苏低头见那荷包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上面都绣着莲纹,针脚算不上多精致,却也是难得的了,下面吊着红色的穗子。
“这么精致的东西,奴婢万万不敢收的。”
“姐姐不收,可是不给我面子了,这可是我做了五天的呢。”湘云笑着把荷包塞到紫苏手里。
紫苏之于甄老太太,就如同鸳鸯之于贾母,即使紫苏嫁人了,也会在甄老太太身边侍奉的。
“那就多谢姑娘了,姑娘屋里的璎珞姐也是该配人的年纪了,我看名单上也有她呢。”
“是吗?”湘云假作惊讶状。
“本来太太和老太太商量,说璎珞是侯府的人,我们不好插手,可她比我还大一两岁呢,再不配人就耽搁了,才把她的名字也写上了。”
湘云抿嘴一笑,“也不知把她配给了哪一个?可别配给白妈妈那傻子儿子就好。”
“那怎么会呢,璎珞姐长得又好,又精明细心,老太太亲自发话,要给她找个管事的儿子呢。”
湘云并不记得甄家所有管事的儿子,但想来,甄家几个管事和管事的媳妇都还算好相与,璎珞又是个精明的,应该不会受什么委屈,而且对自己以后在甄家立足,也会有所帮助。
“照这么说,我得催着那丫头绣嫁妆了。”湘云笑眯眯地道。
紫苏也笑,“到时候我们可要去喝璎珞姐姐的喜酒呢。”
湘云回到屋子的时候,紫鸢碧桃坐在窗下描花样子,璎珞倚门站着发愣。
湘云走过她的时候,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低声道:“姐姐放心就是了。”
璎珞一怔,半晌脸腾地烧起来,蹬蹬蹬跑出屋子去了。
“璎珞姐姐最近这是怎么了?”碧桃听到动静,不解的问。
“府里最近不是要给年纪大的丫鬟配人了么。”紫鸢狡黠的笑,随即又有些担心,“等我们走了,人家会不会因为璎珞姐不是这府里的人,给她气受……”
湘云看着两人绣的花样子,没有说话,要不是璎珞年纪大了,耽搁不起了,自己也不会急着让她嫁人。
如果自己没有嫁给甄宝玉,璎珞一个人在这儿还真是无依无靠了,真到了那一天,自己一定要把她安排好。
“舅母说我们入秋要回长安去,你们都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湘云吩咐两个丫头,“去拿纸笔来,我给小叔小婶写封信。”
史鼎和柳氏收到湘云的信,已是七月的事了,彼时,史鼎依旧为修史的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却也不得不抽空关心朝中的风云变幻,谁让自家和甄家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呢。
柳氏则在为自己家清哥儿寻启蒙师父,她管不了外面如何风起云涌,只要照顾好自家儿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够了。
湘云信上说了璎珞的事,又说十月份就能到京城了,把甄奉年的决定简单说了,又问他们有什么想要的……
“看来云姐儿在那边过的还不错,估计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呢。”史鼎看着信,十分欣慰,从小养在身边的,感情越来越深,云姐儿自己又是个招人喜欢的,她被接走这段日子,说不挂念是假的。
“那是,甄家老太爷老太太并舅老爷都喜欢咱们云姐儿,又是日后的大奶奶,国舅夫人,谁敢小瞧了她去。”柳氏笑道,接过丈夫手中的信,看完道:“这敢情好,舅老爷这次来是要在京城住下了。”
史鼎却皱眉道:“正是,只是朝中并无合适空缺,不知舅老爷是怎么打算的。”
柳氏突然想起前几日入宫给皇后请安时,皇后和郑阁老夫人的对话,往丈夫身边挪了挪,压低声音道:“郑阁老身体不好,好像有意辞官回家养病呢,上次我听阁老夫人正试探皇后娘娘的意思。”
史鼎不免惊讶,“舅老爷难道是想入阁?”甄家这时候难道不应该收敛锋芒么,怎么还敢争取那个位高权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