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陵倒是显得很镇定,面上是端庄的微笑,仿佛已经进入了皇后的角色。
湘云姐妹也就只能把甄陵送到二门上了,下面就是由礼部官员和内务府的官员来迎接。
在早春的晨曦里,甄陵终于坐上了属于皇后的轿子,一路浩浩荡荡往大明宫方向而去。
甄宝玉劝学
甄陵进宫后,甄家人可算松了半口气,对,是半口气,另外半口气还提着,生怕出了什么事儿。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郡主进宫请安,见甄陵面色不错,和皇上的关系虽算不得亲近,但新婚燕尔,倒也没冷落了她。
再说了,甄陵才貌犹胜贵妃,皇上又不是什么情圣,面对美女怎能无动于衷,是以这一个月来,倒有大半个月歇在皇后宫中。
“你和太子相处的可还好?”屏退了宫女,偌大的宫室里就郡主和甄陵二人,是以郡主也就没用敬语。
“太子是个很懂规矩的孩子,只是……”甄陵叹了口气,“只是太子身子看起来不太好,太医说是天生禀赋不足,功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郡主微微蹙了眉头,“那皇上对太子如何?”
“在我面前对太子不错,但能看出来,陛下也是有些担心的、”皇上就太子这么一个独苗,自然是百般疼宠,可太子毕竟是要担当重任的,身体不好,学问不精,以后可怎么指点江山?
这一点不但皇上担心,太上皇和太后也是担心,是以太后对甄陵的期望很高,若她能生下一子,那可是正宫嫡出,废长立嫡也不算越了礼数。
郡主见女儿能应付的过来,也就放心了,又去看望了卧病在床的贵妃,顺便从元春那儿知道了贵妃的近况:“贵妃好静,平时也没什么客人来,就是前几日忠顺王妃让人送了两只千年老参来,皇上来了,却说贵妃不宜用人参大补,就让奴婢把那人参放到库房去了。”
皇上这是在提醒贵妃不要和忠顺王走的太近么,郡主笑着点点头,“我们陵儿刚入宫,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望你多提点着些。”
“郡主这是说哪里的话,服侍好皇上皇后是奴婢应该做的。”元春笑的端庄。
“我们家和你们是旧交了,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郡主道。
元春点头,“家里现在倒还都过得去,我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我们家的宝玉了,他性子刁钻,又不喜读书,过严过宽都不好……”
郡主已经明白了元春的意思,笑道:“我们家的宝玉以前也是那样,多出去见见世面自然就会好些,正好,我们宝玉过几日要去白马书院读书,不如让你们哥儿也跟着去,两人一道儿也有个照应。”
元春心下大喜,连连道谢。
恰好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日,元春就借着给母亲送生辰礼的机会,传信给王夫人。王夫人听说儿子要去书院读书倒还罢了,贾政却是大喜,他平日最喜读书人,白马书院里很多先生都是他仰慕已久的,儿子能到那儿读书,实在是三生有幸。
宝玉听到要去书院读书,心里百般不愿意,又不敢和贾政作对,只得整日闷闷的,没几日就闷出病来。
王夫人生日这天,也请了甄老太太和郡主,甄老太太和郡主商量,家里的孩子多,不必都带上,就把湘云和甄宝玉带上了。
王夫人一向低调,生日也只请了几家亲眷,王子腾夫人和薛姨妈是必来的,柳氏也在座,见郡主他们来了,众人忙给甄老太太和郡主道喜,甄宝玉就和湘云坐到了下面几个姐妹中间。
林黛玉;薛宝钗都在座,只是薛宝钗如今因为薛蟠的事情不能参加选秀了,是以心里正不痛快,见湘云来了,也顾不得上来说话,又见甄宝玉也在,更是尴尬,她们家现在在甄家面前可是连头都抬不起来的,只默默坐着喝茶,一句话都不说了。
林黛玉本就是不爱说话的,这几日又因贾宝玉要去书院读书心里怪舍不得,就也不说话。
湘云打破沉默,笑问道:“怎么不见二哥哥?”
探春道:“他这几日身子不好,屋里歇着呢。”说着,凑到湘云耳边低声说了两句,湘云听完笑道:“既这样,表哥和我一道去看看二哥哥罢。”
甄宝玉点头,既然听说人家病了,哪有不去看的道理。
两人去和长辈说了,贾母听了道:“正是,我们在这儿说话,你们坐着也没趣,不如都去宝玉房里玩玩去。”
甄老太太道:“宝哥儿既病着,一大帮人去别闹着了他。”
“无妨,宝玉不过是这几日被他老子管的严了,唬出病来罢了。”
湘云一边心里暗翻白眼,一边由王熙凤带着去了贾宝玉的屋子。
贾宝玉正歪在床上和袭人说话,见王熙凤带着一大帮子人来了,忙要起身,湘云道:“二哥哥躺着罢,别起猛了头晕。”
袭人便给宝玉拿了个大迎枕靠着,麝月秋纹忙摆上茶果。
贾宝玉现在的屋子可没怡红院那么宽敞,几个人这么一坐,就显得满满当当。
王熙凤就笑道:“你们在这儿说话,我先出去了。”说着,掀起帘子出去侍奉贾母去了。
几人一边吃茶果,一边聊天,甄宝玉道:“世兄快些养好病,我娘说让我们一块儿去书院读书呢。”
不提还好,一提去书院,贾宝玉心中更加烦闷,“我和你程度不一样,去了也是跟不上,老祖宗不太想让我去呢。”他这几日在贾母面前装可怜,贾母已经开始动摇了。
湘云皱眉道:“二哥哥今年八岁了,四书五经还没学完,的确有些慢了,我又听说你们家学里的子弟程度不一,你去了恐怕也学的不扎实呢。”
贾宝玉好奇道:“咦?云妹妹怎知我们家学的情况?”
“哦……我小叔与你们家学的代儒先生相熟,听他说的。”湘云道。
探春道:“能到书院读书多好呀,我要是个男儿一定要去的。”
“书院里的先生好不说,去读书的学生也都非泛泛之辈,而且课业偏向八股策论,先生会将历年的考题拿出来讲,”甄宝玉道。
“这样啊,怪不得白马书院老是出进士呢。”湘云和甄宝玉一唱一和,把白马书院夸得要多好有多好。
贾宝玉从头到尾一直默默听着,最后见探春;宝钗都来劝他,他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黛玉。
黛玉抿着唇不说话,她和宝玉这段日子一桌吃一床睡,日渐亲近,她对宝玉不爱读书这一点倒没有太反感,听他要去书院,反而是担心他被教坏了,只是听大家都这么说,又想起自己的探花郎父亲,可见读书不一定就是个坏事,如果宝玉能考科举,说不定又能是一个像自己父亲一样的人呢,犹豫了半晌,才道:“你就去罢,总在家里呆着,不说舅舅舅母担心,就是老祖宗心里也着急呢。”
“怎么连你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贾宝玉一听急了。
林黛玉一见他这样,觉得失了面子,当即眼圈就红了,起身道:“我好心劝你,你不听就算了,你以后如何?与我何干!”说着,进了自己屋。
三春见这情景,都觉是贾宝玉的错,便进了林黛玉屋里劝她。宝钗觉得自己一个人留下也是尴尬,便也跟着进去了。
这样一来,屋里就剩下甄宝玉,史湘云和贾宝玉了。
甄宝玉眼珠子转了转,向湘云道:“云妹妹也去看看林姐姐罢,”
湘云眨眨眼,会意,给甄宝玉一个鼓励的眼神,就也进了林黛玉的屋子。
“听说世兄对家里这些姐妹都极好?”甄宝玉笑道。
贾宝玉点头,“女孩子可要比我们这些须眉浊物精贵多了,我们自然要对她们好。”
“可世兄拿什么对她们好呢?”
贾宝玉一愣,“我给她们做胭脂,陪她们玩,她们不高兴了,我陪他们聊天解闷儿。”
“世兄可希望家里的姐妹们日后都能嫁入好人家?”
“当然了,”贾宝玉道。
“可我听说两家结亲要门当户对,至少娘家也得有个出色的兄弟撑腰,要不新媳妇在婆家可要受欺负呢。”
贾宝玉思忖了半晌,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像他大伯母,既不招贾母待见,又不招贾赦喜欢,家里上上下下也都不很尊重她,这其中固然和她人品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娘家地位低,兄弟也不争气……“世弟说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去书院上课?”
甄宝玉满意的笑起来,好有成就感啊!“等世兄养好病就行了。”
贾宝玉跳下床,“我病好了,后日我们就去罢。”
甄宝玉大笑,“这还得家里长辈说了算呢。”
“对对对,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