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氏对马道婆还挺信任,说道:“大伯大嫂早早去了,这孩子一个人,我还担心她福薄呢。”
“敢问大姑娘八字是?”马道婆道。
柳氏就说了湘云的八字,马道婆一听,闭目算了算,“姑娘的八字大,若是男子必是个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可惜是个姐儿……”她叹口气,“以后当找个带玉的哥儿,才能压得住她。”
“噗……”湘云正喝茶,一听这话,立马喷了,“咳咳……对不住……”这丫不是金玉派穿过来的罢。
“这孩子性子还是毛毛躁躁的。”柳氏一边帮湘云顺着背,一边陈道。心里却是想着马道婆的话,看来湘云和贾宝玉的姻缘是天注定的了。
马道婆又道:“大姑娘五行缺金,应该求个金饰带在身上。”
缺你妹,湘云暴走,我看你是五行缺德!
“我记得过年时郡主送来的礼物里有一个金麒麟来着?”柳氏问湘云。
“是吗?我不记得了,”不戴不戴就是不戴!
“你回去让璎珞找找。”柳氏嘱咐,又和马道婆说了许多道谢的话,包了五两银子给她。
湘云闷闷吃过晚饭,回到屋里,脑子里乱麻麻的,本来还想给贾宝玉送个特别的礼物来着,不过为了不应验那马道婆的话,她还是躲着点儿,别太出风头了。
可想想贾宝玉还给自己送过胭脂呢,礼尚往来,出于礼节,也得表示一下罢。真是纠结啊!
在屋里转悠了一圈,最后决定给贾宝玉送本《庄子》,不会太惹眼,又不回失礼。
贾宝玉的礼物搞定后,湘云开始准备甄宝玉的礼物。
先让碧桃给磨了墨,又找来最细的毛笔。
“姑娘这是要做什么?”璎珞好奇,姑娘年纪小,平时都写大字,很少用到这种笔,难道要写小楷不成?
“甄表哥要过生日了,我想给他送个礼物。”湘云毫不避讳,大大方方道。
“姑娘大字写的好看,小楷恐怕还……”璎珞提醒。
“我不写字,我要画一幅画。”湘云吩咐她取几张适合作画的纸来。
璎珞听她是要画画,就取了适合画水墨画的生宣来。
湘云试了试,发现刚画上去的墨,很快就晕染开,她知道这是画水墨写意画的纸,“这个不行,去拿熟宣来。”
纸拿来了,她先打了个草稿,把画的布局安排好,才在一张上等的宣纸上认认真真的画起来。
即使打了草稿,中间还是画废了三张,直到亥时过了,才完成。
璎珞打着瞌睡在外面守着,听湘云说画好了,就进来看。
只见画上是一个样貌俊俏的小男孩,身上穿着箭袖,脚上是小朝靴,手上正拿着一张还未拉满的弓,前面一头小鹿正在跑。
她不由笑了,姑娘画的倒是形象,只是和她见过的画有些不同。“这是什么画法,奴婢还是头一次瞧。”
湘云嘻嘻一笑,“这是我新创的,好不好看。”其实就是加了点漫画的元素进去,她前世学过几年画画,虽然换了毛笔,但还是能结合漫画的画法,画出来的不如漫画生动,但也比以意境为主的国画要形象些。
璎珞想了想,道:“奴婢一看,眼前就现出甄家宝哥儿的样子了,是很有趣。”
湘云也挺得意,OK!收工睡觉。
四月二十五,陈氏给两家的宝玉都准备了生辰礼物,正要送过去,就见几个孩子说说笑笑的来了。
“这是我给宝玉哥哥的荷包!”湘雯送上精心绣的荷包,给甄宝玉的是宝蓝色的,给贾宝玉的是姜黄色的,但能看出甄宝玉那个要更下功夫。
“我们雯姐儿真是手巧,”祝妈妈一旁奉承。
陈氏早有意和甄家结亲,在她看来,自己家这三个姑娘,当然是湘雯最合适,如今见湘雯和宝玉还挺投缘,惦记着给人家送生日礼物,心中不由十分欢喜。
“我听说甄家表哥就要过生日了,这是我和源哥儿写的字,”湘雯也不好意思地递给陈氏一个小匣子,打开,里面是两幅大字,字迹工整,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众人都有些惊讶,湘霓是如何知道甄宝玉的生日的,再说了,一般的孩子也不会下这么大功夫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送礼物,可见她是个多有心的孩子。
“霓姐儿的字进步真快,”湘云笑着打破沉默,也献上一个小匣子,里面是一张画,众人看了都笑起来。
陈氏道:“亏你想得出来,实在有趣的紧。”
陈氏让祝妈妈亲自去给甄家送礼,吩咐了她几句,祝妈妈才带着东西去了北静王府。
过了一个多时辰,祝妈妈回来,跟陈氏说:“几个姑娘的礼物甄家宝哥儿都很喜欢,郡主也看了,还特别夸二姑娘针线好呢。”
郡主确实觉得湘雯小小年纪能做出那样的针线很不容易,可针线好的姑娘比比皆是,倒不如湘云的那幅画给人的印象深刻。
甄宝玉也喜欢那幅画,拿着颠过来倒过去端详了好长时间,人画的的确很像自己,可为什么手里的弓不是满的呢?
“还没看够呢?”甄陵见弟弟盯着那幅画半天,就笑问。
“姐姐,云妹妹为什么不画一个拉满的弓呢?那样不是更吉利?”甄宝玉道。
甄陵笑道:“恐怕是你妹妹猜到你从未拉满过弓罢。”
甄宝玉想了半天,半晌才反应过来,难道云妹妹是在嘲笑他?!
郡主来做客
宝玉的生日过了不久,就是端午节了,各家又是一番往来走礼。
去贾府送礼的下人带了个消息回来,“荣国府姑太太去世了。”
这时湘云也在,闻言不由一惊,姑太太——那不是贾敏么,这么说林黛玉今年就要来京城了。
“真是可惜了,老姑太太最疼这个女儿了了。”陈氏也叹了口气,“老姑太太身体可还撑得住?”
“听琏二奶奶说不太好,请太医开了方子,我去的时候几个孙儿孙女正劝着呢。”
史家人对贾敏的死没多大反应,只叹息一句罢了。
只有湘云,因为林黛玉即将到来而烦恼,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她没那能耐拯救贾府,但撮合木石姻缘还是要的,能不能成且先不论,但总要想办法一试。
可这事情挺难办的,她现在和贾家走的并不近,而且贾母现在心中的孙媳妇人选是自己而不是黛玉,她难道要自毁形象不成?
湘云的郁闷心情一直维持到了端午节。
这日一早,周妈在湘云屋子门口插上艾蒿,又给湘云绑上了五色丝线缠成的绳子,湘云记得,前世她也在街上买过这个五股丝线戴,说是能防虫辟邪。这里的五股丝线和现代的类似,只不过更精致一些,是家里的丫鬟精心准备的。
下午,家里人聚在一块儿吃粽子,还没吃完,就听丫鬟来报:“纪姨娘要生了。”
众人闻言俱是一皱眉,五月生的孩子本就不好,五月初五生的可就更不吉利了。
柳氏忙赶回三房,虔诚的在佛像前祈祷,祈祷的内容除了生个儿子之外,还多了一个——希望这孩子拖到初六再出生罢。
佛祖听到了柳氏的祈祷,孩子果然在初六的子时才生下来,而且是个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哥儿。
柳氏喜的连觉也睡不着了,看着那小小的襁褓,又是哭又是笑。
史鼎初为人父也是欢心,名字是早就取好的,就叫史文清。
清哥儿的出生,同样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三房的人都是喜上眉梢,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庆祝,二房的人则有些低落,特别是陈氏,心情格外的郁闷。
柳氏把这孩子当宝贝一样,连奶娘都是她让娘家人亲自找的,奶娘吃的东西也是三房小厨房自己做的,她就是想故技重施也不能,更何况,她不想再用那法子了,根本就不管用么,现在的洪哥儿不是活的好好的。
“太太,您也别太伤神了,等三房那小子再长大些,有的是由头不让他继承家业。”祝妈妈安慰,“我听说景乡侯家三房的儿子,就因为品行不端,被逐出家门,咱们以后也……”
陈氏点头,这办法真好。
因国孝未除,清哥儿的洗三礼没大办,只有柳氏的娘家亲戚送了礼物来。
谁知到了下午,郡主却带着甄宝玉来了。
陈氏带着客人直接到了三房来看孩子,清哥儿还未满月,只被奶娘抱着出来露了个面,就回去继续睡了。
“这么大热的天,郡主何必亲自跑一趟,”柳氏因为郡主亲来,觉得很有面子,笑意满脸:“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郡主道:“怎么不是大事,你们小两口成亲这么多年了,才有了个哥儿,是大喜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