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虎没有马上回答,另外问道:“傅大人如此明目张胆的来见我,就不怕皇上知道吗?”

“本官自然是有皇命在身才敢过来。”傅风也没有追问,从身上取出一本帐簿,递给段虎,说道:“我这次来主要是受皇命将此物交给你查看的。”

“这是什么东西?”段虎接过帐簿翻看了一下,脸色愣了一愣,虽然没有看懂上面什么意思,但是每一段数字后面的人名却让人触目惊心,包括了五大节度使、各府太守和太尉刘文瞻等当朝重臣,几乎囊括了大秦当权朝臣和手握兵权的大吏。

傅风淡然道:“这就是你千方百计想要找到的枢密院贪墨案的帐簿。”

“什么?”段虎将帐簿递给丁喜,示意亲卫拿一张座垫过来,又问道:“为何上面会有这么多朝廷大员的名字?”

“段大人不是愚钝之人,难道还要问我吗?”傅风接过座垫坐下,缓缓说道:“其实这些所谓的军资贪墨都是皇上默许的,你可知道由于年年征战,朝廷国库早就空了,而久安帝的私库也所剩无几,朝廷臣属和各级武官都有数月没有领饷,甚至已经有些地方驻守武将领着手下化装成盗匪入室抢劫,此外各地又爆发了瘟疫和洪灾,久安帝不敢加税,以防激起民变。当时有人给久安帝出了个主意,用减少地方士兵的军饷,将那些战死的士兵说成是投降后被杀等等方法,来挪用相对充裕的军资,补充国库所需,这件事情当时只有太尉刘文瞻、孙相和当时的枢密院中丞等数人知道,而这种挪用行为一直持续到现在。”

“竟然有这等事情?”丁喜惊道:“这若是宣扬出去,只怕整个大秦的军队都会哗变。”

“不错!”傅风点点头说道:“当年大理寺常卿就是因为执意要彻查此案,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身首异处,所以久安帝的三番五次的阻挠将军彻查此案。”

“将军,这个贪墨案的确不能再查下去了!”贾渊看了看帐簿,将它交还的傅风,正色道:“若此事扩大的话,与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呀!”

段虎皱了皱眉头问道:“那么你们说该怎样处理呢?”

正文 第174章

赵皇后。刚开始赵皇后听见柳含嫣念起那封信,变得极为恼怒,声言要禀告皇上将其治罪,可在柳含嫣的软硬兼施下,后来赵皇后怒火逐渐被压下来,并将女官全部赶出去,两人单独在房内密谈了两个多时辰。谈些什么内容无人知晓,那些女官们只是看见两人出来的时候,是手牵着手,而且表情和睦融融,赵皇后还当众下了懿旨,收柳含嫣为义女,那种亲热劲就跟亲生女儿似的。即便后来赵国丈进宫告状说段虎的人去他府上胡作非为,还抓走了几个人,她都没有生气,只是让赵国丈以后少管点朝廷的事情,安心在家带着,更加不要去招惹虎贲将军府的人。

傅风的结盟要求段虎已经同意了,作为交还条件段虎保证无论是谁登基为皇,他都会誓死保住傅风一家人的性命,而傅风则将多年来收集到的一些朝中大臣不能见光的私秘告诉给段虎,这样段虎可以很容易的就控制那些朝中大臣。丁喜和贾渊二人虽然还是有些信不过傅风,但是都认同此刻与傅风结盟可以壮大自身势力,而且傅风手下的六扇门捕快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对地方官员有着非常大的威摄力,有利于己方势力在地方上的延伸。

前往赵国丈府第抓捕那几个人的曹也很快就回来了,对于这几个人,段虎根本没想过要审讯,而是用田七所提炼的那种药汁让他们一个进入那种催眠状态,将事情的真相全部说出来。其实这几人的确是从并州三城逃出来的,他们也亲身参与了守城,亲眼看到了屠城,不过当他们被并州守军救走并送入京之后,他们被人威胁,如果不说并州三城是投降之后才被屠城的话,他们便会以逃兵罪被处死,早已成了惊弓之鸟的三人又怎敢不答应。

傅风说起自从段虎将武安城的那些豪族世家和紫霄道查抄之后,大秦国库和久安帝私库已经非常充裕,根本不需要再挪用军资,这样的行为肯定不是久安帝授意。但是从他们的口供之中却又无法与任何一名朝廷大员联系在一起,更加无法和丞相孙文经联系在一起,威胁他们的人都是一些衙役小吏,很难找出来。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利用这几人的口供,恢复并州三城死难将士的名誉,将他们亲友应得的抚恤金发放给他们。

段虎实在很不甘心,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就这样不了了之,连一条大鱼都没有逮到。丁喜也觉得十分不甘心,不过他想了个玩忽职守的罪名安在孙文经和大詹事潭进身上,就说孙文经和潭进未经任何查实就擅自断定并州三城的死难将士为投降后才被杀的,造成军中将士无心恋战,从而连番败退,被北疆铁骑占据了大半个并州。这个罪名说大也不是很大,但是说小也不算最小,如果坐实了,孙文经和潭进两人不死也要脱层皮,至少这两人现在的位置是很难坐住的,若是做得好的话可以将朝廷中长公主的势力彻底的清洗干净。

于是当天晚上段虎做出了一个很大的举动,他让傅风派最好的手下与扞死亲卫一起,连同宁帮的人将整个京师清扫了一遍,将焦渡的那些密探全部揪出来,南衙禁军因为事先关照过,对所有的事情全都无视。之后他无所顾忌的派出麾下的幕僚,联系他在朝廷内的所有势力与结盟的势力,相约明日一同弹劾孙文经和潭进二人。

可能是段虎的动作太大了,惊动了久经朝局的孙文经,他派亲信外出打探消息,竟然无一回来的,联系那几名证人被段虎抓走一事,此刻他心中立刻明白段虎已经开始向他下手了,而且来势汹汹,势必要在北征之前把自己从朝廷中剔除。他自认为已经非常看得起段虎,对他的性格能力都有过很仔细的分析,而从今天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他,段虎就像是一只成年的恶虎,他会一直盯着猎物,当猎物露出一丝破绽,他就会全力将猎物扑杀,不给对手一丝反抗的机会。如今孙文经现在已经形同软禁,无论是谁都出不了相府,自己麾下的那些势力只怕也跟他一样,如此一来他们根本无法商量对策,明日朝堂之上只会被动挨打。

那晚是他一生中过得最久的

利益得失不断的在他的脑海里反复交换,他用数十年立起来的基业就如同他的孩子一样不可能轻易的放手,可若是不放的话,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不单单只是罢官这样简单,更加可能有生命危险。

如今京师的势力,因为段虎的介入已经来了一次大洗牌,表面上太子的势力在其中占据最大,其次是忠皇派的势力,赵王的势力虽然后来居上,但还是有点差距。现在长乐长公主残留在京师的庞大势力,一部分投靠了太子,另外一部分投靠了赵王,自己麾下还掌握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在张望。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孙文经觉得现在真正掌握朝局的是段虎,现在朝廷中掌权的势力中无论那一方都在看他的脸色行事,久安帝对他的宠信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最近也在往虎贲将军府那边靠拢,想来投入虎贲将军府的门下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看来,若我在京师继续待下去只怕……”因为心力憔悴而须发苍白的孙文经听着屋外的鸡鸣声,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还留恋干什么?先保住命再说。”

早朝之时,还没等段虎发难,孙文经便抢先请罪,声称自己只听信片面之词,便将并州三城的殉难将士定为投降之后才被杀的,使得那些国之勇士蒙尘受冤,罪无可恕,自愿辞去丞相一职。孙文经这手的确有点打乱了段虎的阵脚,但更加令视他为首的朝中势力感到惊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孙文经一大早会忽然演这么一出,而是事先都没有任何消息。

虽然孙文经主动退让,但是段虎并不准备将其放过,在久安帝开口之前,立刻站出来将那三人的供词提交出来,并且矛头直指孙文经和谭进,不过贪墨军资的那一部分被他隐去了。在他的暗示下,御使大夫苏钝也站出来发难,弹劾孙文经结党营私,紧跟着大雪崩似的,太子、太尉刘文瞻、忠国公陈统勋和兵部尚书张策等人纷纷站出来弹劾孙文经,在崇明殿上的朝臣一大半都站了出来指证孙文经,迫于行事最近与孙文经结交甚密的赵王也站了出来落井下石。

此时朝臣力数了他六大罪状;第一、玩忽职守,视功绩策为儿戏,凭借个人喜好串改功绩策。第二、结党营私,勾结朝中宵小,把持朝政,肆意揽权。第三、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