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无奈笑了笑,低头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
平儿陪着王熙凤瞧了五出戏,便请二奶奶回房去养胎。眼看下月就要临盆了,坐久了容易伤神劳累,小心为上。
王熙凤回房躺下,突然感慨道:“算一算日子过得真快,老太太这酒预备给俩姑娘订亲了,转眼不就得嫁出去?”
平儿笑:“那不算什么,等奶奶肚子里的哥儿生下来,瞧着他长大的日子才叫快呢。”
“不用等他,就看着巧姐儿都觉得自己快老了。”提起女儿,王熙凤满脸堆笑。
“哎呦,巧姐儿可是二奶奶的贴身小棉袄,暖心窝着呢。劳累不着奶奶,二奶奶依旧是貌美如花。”平儿和王熙凤哄笑一阵,即说道,“我看尹家公子不错,老太太果然慧眼识人。只盼着咱们巧姐儿将来也有这福分。”
王熙凤点点头,脸色正经起来:“愿他老人家长命百岁,我们这些小辈们就有福喽。”
平儿知道二奶奶说的是老太太,脸色也严肃下来。比一比三四年前的荣府,再看现在当下,真是多亏了老太太的功劳。换谁都舍不得她去是的。平儿想着贾母的年纪,难免思及她早晚会有去的一天,免不得心塞难过。
“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平儿声音低低地跟着王熙凤重复。
王熙凤瞧她神色不对,知道自己带歪了她,忙笑骂她一嘴,打发她回贾母那儿打探消息。
贾母听完戏,借着小憩的功夫,留下邢夫人、迎春和李纨。
李纨笑问迎春:“觉得如何?”
迎春颔首低头,羞涩了。
贾母乐呵呵道:“我看她还算满意。二丫头若觉得不好,你就直说。这是终身大事,耽误不得。咱们都是自家人,关起家门说话,不必害臊。”
迎春脸红了个透,头低的更深了。
贾母笑了,知道她心里是满意的,打发她去。转即跟邢夫人、李纨道:“尹家老三是不错的。”
邢夫人赶忙道:“再好不过了。只是迎丫头虽为良妾所生,却是庶出,尹三爷虽为继室之子,可是嫡出啊。”
“嗯,门不当户不对。”贾母同意道。
李纨发愁:“这可如何是好。”
“一个字,等。且别管了,人选定了就好。今儿个倒还有意外收获,那个尹家四子,尹文,打眼瞧就是个不错的孩子。”贾母笑眯眯道,话说的意味深长。
李纨当即就会意了,挑眉问:“老太太的意思是,探春那里——”
“回头问问环儿,尹文这孩子是否上劲。我瞧他身子骨强壮,人高马大,精神百倍的,该是个练武的好料子。估摸他打小就习武了,功夫不浅。”贾母道。
李纨点头应下。
打发走这些人,贾母又叫李嬷嬷来:“宝玉刚才那会儿刚巧犯糊涂了,你盯着点,还那样,趁机会去用老法子。”
李嬷嬷一去,鸳鸯便问贾母:“宝二爷的亲事,您老如何盘算的?”
作者有话要说:~章魚哥~扔了一个地雷、藤藤扔了一个地雷;感谢小章鱼哥和藤藤的地雷,统统扑到啃啃啃,么么哒╭(╯3╰)╮
大鱼最近干了很多蠢事,快被自己蠢哭了(真的要哭了啊),所以晚上做了很多肉菜犒劳自己,希自己的望情商智商计谋统统提高100个百分点╭(╯^╰)╮
☆、第86章
“再看看吧。男孩不比女孩;晚几年算不得什么;再者说这是家子弟十八、九大婚的不正常?”
鸳鸯点头,笑道:“是这个理儿。三姑娘那儿是碰见了合适的人选,定就定了。宝二爷这里还未有好的甄选,放一放反而好。”
贾母点头,她等不过是想看看宝玉‘吐血’后的结果如何。如果还是那般糊涂不通事;也甭找媳妇儿了;娶了也是祸害人家好姑娘。
傍晚定省;贾环被贾母留下了。
贾环近来不常住在家里;多数时间都在军营历练;每月也只有三两日回家的时间。今日巧;正逢他休假,又是他二姐的生日。
贾母打量跟前孩子;感觉一个月不见,贾环有了不少变化。贾环本就长得高,皮肤晒黑了,眼睛炯炯有神,或许是在军营训练的关系,整个人看起来比以前硬朗威猛许多,一瞧便觉得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他和宝玉站在一起,宝玉倒更像是哥哥了。
“在军营可还适应?游击将军待你如何?”贾母微笑着问道。
贾环有点拘谨,紧张的弓着身子对贾母道:“都好,祖母勿需多虑。”
贾母瞧他突然规矩了,料知是军营规矩大,教导有方。也高兴了,先前贾环留在梅舍的时候,精力太旺盛,有每个人能招架得了他,私下里没少闹出点小事儿。现在看来,这孩子是真适合在军营历练了。
“你和尹文同在李园麾下,相处如何,他品性如何?”贾母又问。
贾环面容微微有些松动:“尹兄弟为人仗义,不拘小节,功夫极好,我们几个子弟们都佩服他,敬他当大哥呢。将军日理万机,没空管我们,多数是安排尹兄弟代为管理我们,我们都服他。人好功夫好,不敢不服,嘿嘿……”
贾环说着说着放轻松了,笑了起来。
贾母也跟着笑,唤他到跟前来,命人拿上一把匕首,匕首鞘和手柄处镶嵌着红绿宝石,看起来富贵不凡。
“你表现很好,此物作为奖赏。望你所学皆用在正道。”贾母嘱咐一句。
贾环点头,欢喜的接下匕首开心的揣进怀里。
“我听说军营里有不少世家子弟去历练的,少不得有去凑数,更有骄纵纨绔的。他们说话办事没个谱儿,容易伤人,你别往心里去,更不可随意和人家打架斗殴。”贾母见贾环之前多少准备点材料,她知道男孩子多的地方,容易惹事打架。贾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心里辅导和建设十分重要。
贾母不希望他好好培养出来的孩子,跑到外头去学坏了,岂非前功尽弃?
贾环眨着眼看贾母,眼睛亮晶晶的,快要泛出泪花。祖母头次跟他说这么关心的话,而且句句能说到他心坎里,让他蓦然间发现原来祖母早就是默默关心他的。贾环又激动有感动,抽着鼻子,眼含着泪笑着给贾母下跪。
“祖母安心,孙子必定会好生学习行军兵法,走正道,绝不与下三滥为伍。”
贾母满意的笑了,点下头。
贾环被扶起来,高兴地坐在贾母身边。他盯着贾母的胸怀,微微犹豫了下,乐呵呵的钻进贾母怀里。贾母拍拍他的脑袋瓜儿,说了句“乖孩子”。瞬间,贾环落了泪,却不让外人瞧去,他一边出声笑一边用袖子拭掉眼角的泪。
晚饭时,贾母没叫迎春等几个孩子,由着他们闹去。贾环偏要留下来,陪贾母用饭,其实他心里是怕老太太一人吃饭孤单。
用过饭,贾环还不走,贾母突然发现这孩子太懂事儿了,于心不忍,遂打发他道:“你们姊妹兄弟都在那儿热闹呢,你一月才回来几日,别错过了,快去吧。”
“不急,再陪祖母一会子。她们哪,多半还能玩一个时辰呢,孙子晚点去没关系。”
“好孩子。”贾母拍拍贾环的手,突然想起一本书来,叫钱华拿过来,跟他道,“这本书上讲了许多兵法,实战例子,偶尔看几眼对你也有助益。”
贾环点头,接下书,看书名《我走过的那些战争》,翻了两眼,好似是自传。讲述主人公到各处地方经历战争的故事。这书名字怪,内容更是离奇,将古人的兵法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百战百胜。内容故事性强,方法新颖,很吸引人。
贾环只消看两眼便爱上了这本书,小心的收好,转即才想起问贾母:“如何得来的好书?这样精彩绝伦,必该名震千古才是,可我怎么没听说过。”
贾母愣了下,笑眯眯道:“这是孤本,是我老婆子开的jj书局淘弄到的,正好送你了。”
贾环笑得合不拢嘴,看来他陪老太太真是陪对了。
……
贾母再次审核了尹家兄弟尹尚和尹文的平行,私下走访二人的亲戚朋友,探查二人身边的亲近人的口风,贾母最终得到了全面的评估。
尹尚博学多才,为人有些傲慢,不过但他确实是个有真材实料、有资本去骄傲的人物。他才华横溢,言辞犀利,说话很有见地。小小年纪,已在文人之中有了名气。尹尚年纪尚轻,又在叛逆期,假以时日,性格圆润了些,将来在官场上必定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尹尚的弟弟尹文,是个十分讨喜的孩子,功夫好,笑面虎,喜欢广交好友。与其闲谈到不觉得有什么厉害,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有武人该有的杀伐果断。他的缺点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