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你要更衣或者有什么不方便的,就去帘子里面吧。”李飞白跟了上来,指着那块布道。
王宝钏愣愣点头,心里对他的细心很是有几分感动。
可能是许久没有洗澡,这些天又劳动久了的关系,王宝钏便问李飞白知不知道哪里可以沐浴。本以为李飞白可能也不知道,谁知李飞白一听,二话不说带了她出门。
去澡堂前先买了木桶,又买了澡豆,用来擦拭的汗巾等等,准备齐全了,到了一个类似澡堂的地方,公共澡堂么,能洗干净就行了。
在澡堂里遇到一个熟面孔,正是白天来与她打招呼的骆二娘。
骆二娘显然是这里的老熟人了,带着她转进去,第一次来唐代的澡堂,其实就是个简陋的搭棚,几个女人在里面擦拭清洗自己,出门的时候门口有人收钱,听说一次2文钱,还算消费得起。
骆二娘对于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娘子很是感兴趣,拉着她说了不少的家长里短,又偷偷在她耳边道,“诶,你那郎君长相真是不错,你们两个何时成的亲?”
王宝钏对这些家长里短不感兴趣,但也不想多生是非,便敷衍道,“一个多月吧。”
骆二娘连忙凑过来倒,“哟,一个多月就跟着出来讨营生,很辛苦吧?”
王宝钏淡淡道,“也没什么辛苦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骆二娘也不是个没眼色的,见王宝钏有点爱理不理,于是转而同左手边那位妇人说话去了。
王宝钏沐浴出来,坊中不似中午的时候那么热闹,看到李飞白拖着车,拉着不少货物,她终于不再觉得自己是个不合群的异类,微笑着走了过去。
☆、第 25 章
王宝钏洗了澡,端着木盆子跟着李飞白回家,虽然两个人都没有多说话,可是这会儿她却不像刚才和骆二娘相处时候那么尴尬。
回到家,李飞白按照王宝钏的指示,分别把东西一一安置好,王宝钏撩起袖子,准备开始做吃食,而李飞白却道要出去沐浴逛逛,于是王宝钏大手一挥同意了。
王宝钏先是分别把食材按照需要放置好,香料调料什么的挂在墙上让风吹,猪肉扔上锅,开始熬猪油。
有了那口井,王宝钏觉得一切方便了不少。
她打算先做槐叶冷淘,槐叶洗干净了之后,用石杵将它捣成绿色的汁液,静置在一旁,整个后院能闻到槐叶的清香,汁液碧绿通透,色泽鲜亮。
接着在后院的天井中开始和面,筛细了小麦粉,她特地不想将面筛得太细,微微有些粗糙的口感其实吃上去的感觉更好。
打了几个鸡蛋,取出蛋清,将蛋黄放到一旁晾着,然后用木勺从石臼中将槐叶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面团里,果然面团就开始呈现出清爽的绿色。
因为加入了蛋清,所以面揉上去更筋道,王宝钏的手劲在这些天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感受着面团从指尖上传来的凉凉触感,这让一直从事脑力劳动的王宝钏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淳朴自然,迎着风,细碎的阳光里带着秋天的味道。
揉好了面团,撒了薄薄一层小麦粉在上面,然后开始擀压,一层层筛粉,再一层层的压,不断的折叠,再上粉擀压,王宝钏哼着歌,感受着午后的宁静,如果不是有生活压力,她很希望自己能在唐朝生活得更无忧无虑一些。
这样的生活节奏,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让她的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个笑容。
做面用的面粉团被擀成了一个长条的形状,用刀切去了旁边不平整的部分,外面的猪油已经熬得初具规模了。
倒出了猪油放凉,这是要用来做烧卖用的,跟着就是熬制猪骨汤,放上一些姜去肉腥味,猪骨汤就是要这般原汁原味。
这个灶有点像现代的灶头了,下面生火,上面可以同时放两个锅子,王宝钏一边煮着猪骨汤,一边煸炒肉末,加了柴火炭火,让炉灶的火更旺一些,然后快速取出,放在橱柜中晾着,接着再炒肉末,一块猪肉多种用途。
接着把刚才的蛋黄再加了几个鸡蛋,王宝钏开始摊蛋皮,刷一层麻油,不加柴火,火也不旺了,跟着就慢悠悠的摊蛋皮,锅子大的好处就是一块蛋皮摊好可以切成很多蛋丝,这蛋丝是放在槐叶冷淘里用来丰富口感和香味的。
跟着王宝钏就开始鼓捣糯米,先洗干净放在木盆里,加上酱油和猪油,肉末,香菇,一起搅拌之后,再舀上一勺猪肉汤,搅拌后继续放在一边。
忙到这时候王宝钏才发现自己的劳动力有些不足,她于是更加抓紧动作,赶制烧卖皮,用小碗倒扣做出圆圆的皮子,剩下的面团加上老面放到一边。
第一笼烧卖成型的时候,猪肉汤也已经熬好了,她放到一边放凉了,在门口的炉灶上开始蒸烧卖。
烧卖的味道非常香,而且烧卖一笼可以蒸的数目又多,门口一个高鼻子褐色眼睛的西域商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王宝钏用这种蒸笼蒸东西,凑在一旁看了半天才用不标准的长安话道,“小娘子,你这个里面,是什么?”
王宝钏正在挥汗如雨的打蒸糕,听到他头凑进来问,连忙擦了手跑出来,掀开罩在最上面的竹编蒸笼盖,烧卖皮白净,里面是色泽呈棕色的内陷,糯米香菇肉末混合出好闻的味道,油香四溢。
“吧嗒——”王宝钏看着那胡人就这样把口水滴到了她的烧卖上,向后跳了一步喝道,“你干嘛?!”
胡人傻愣愣的看着烧卖,又看看她,咽了咽口水道:“想吃。”
本着坑外国人赚外快不赚白不赚的原则,王宝钏脑子里念头一转,已经对着那人伸手道,“20文一个。”
这胡人人高马大,估计智商不行,看到吃的连命都不要了,扔下200文激动道,“来10个。”
王宝钏用李飞白给买的油纸包了十个给他,就见他狼吞虎咽像没吃过饭似的狂吞,边吃边道,“唔,好吃,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其实王宝钏自己心里有数,在宰相府的时候吃的点心比这个精细的有,材料品质更好的有,但是人就是这样,新鲜的东西第一次吃总觉得与众不同,吃多了也就那样了。
因为胡人狼吞虎咽的吃相,加上烧卖冒出的喷香味道,让这个时间点上还在外面闲逛的路人看着都不免觉得腹中饥饿,吃晚饭还早,吃点心正好,一个个见着新奇又看上去很好吃的东西,连忙都排着队开始买。
那胡人很搞笑,居然拍胸脯在哪儿吆喝,“真的好吃,20文一个。”
得,连花钱赚吆喝这事儿都省下来了,王宝钏心里面乐开花,她唯一发愁的是,这烧卖产量好像有点小。
一笼烧卖卖完,整整赚了1000文,但是第二笼还没有做好呢,可是排着队的人见前面的一个个都吃得眉开眼笑,这心里那叫一个不甘心啊,连声催促道,“小娘子,还有吗?再来一笼。”
“小娘子,钱,我有!”
“小娘子,烧卖好吃,你漂亮!”
王宝钏听在耳朵里,哭笑不得,可是这会儿没人看店了,眼珠一转,那个胡人还站在旁边努力帮她维持队伍呢,王宝钏于是道,“这位爷,要不我去做,你去看店?”
那胡人听了连忙点点头,比了个手势道,“再给我来十个。”
王宝钏黑线,她觉得唐朝人对于吃的消费水平其实很高的好么?
轻轻松松的赚回了两贯钱就打算收摊,一下午忙得她晕头转向。住隔壁的骆二娘见她这边生意这么好,也闲不住了,跑来好奇地看她卖的究竟是什么,走进家里看那桌上地上摊着的原材料,哼了一声道,“我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呢,不过是这些玩意儿,不过着黑黑的是什么?你不会是给人下蛊呢吧?”
“这是菇,不是蛊。”王宝钏从她手上夺过香菇,今天生意实在太好,让她自己也很意外,她本来以为唐朝人对新鲜事物是没什么好奇的,不过现在看来全不是那么回事。当然,今天的伯乐是一位外国友人,据他自己说,他叫阿不思耶尔,一个从波斯来的商人。
他说他卖的是胡椒,从摩伽陀国运过来的,不过似乎这里很多人不喜欢这东西,让他很苦恼。
就像香菇一样,很多人不喜欢一样东西,不是因为它不好吃,而是因为,额,吃不来。
于是王宝钏让他明日把胡椒带来,而她自己则继续钻研起她的槐叶冷淘来。
李飞白回王府沐浴了一番,吏部的人已经把文牒和印章准备好了,京兆尹那里也已经把两个人造好的户籍文牒送了过来,一切都准备就绪。
瑜亲王妃得知李飞白居然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