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歌击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度儿拱了拱了手,道:“后会有期。”一步跨了进去。只听那人道:“这虽然是出去的门,但走出的路却要你自己找。” 
  王度儿一脚踏进去,只觉眼前又是白茫茫的一片。正觉上了当,面前忽然显出五个大柱子来。那柱子分黑、白、红、黄、蓝五色,方可及抱,通天彻地,大到不可思议。王度儿想走近看看,忽然心神一阵迷乱,鼻中闻到一阵浓香,便不知人事了。 
  等他再醒过来时,只听得耳边一声娇滴滴的声音道:“恭喜奶奶生了位少爷。” 
  睁开眼睛,只觉身在襁褓之中。四边环佩叮当,五色迷目,也不知围了多少人。往日之事,已觉不可记忆,唯腹中饥饿,辄思啼哭。身渐长大,知为孙太史子。太史晚年得儿,颇觉珍视。家中并无其他兄姊,父母怜爱,牙牙学语之时,便把卷教授。儿少聪慧,过目成诵。太史深觉安慰,日以淘儿为乐。 
  会官中办学,所延为一代名士。太史相期既大,遂送子入官学,名之曰颀晟。学中并有王中散、宋右丞子,赵统制、李将军女,皆男装蒙学。唯颀晟少有所成,既美且秀,学诗学文,事半功倍。既得良师之心,复嬗腻友之意。二女心私托焉。赵女性温柔,日以孙为事,然口不言;李女性粗疏,钏钗然有丈夫气,颀晟少多病,王、宋子有侮之者,则挥拳相向矣。王子宋子以颀晟儒雅,不以为意,亦相爱护。馆中三年,渐长大有别,赵女、李女退而易服闺中,然馈遗时至,殷勤互擅。 
  孙性疏达,不思进取,日诗酒自傲,优游山林。文气清拔,不通时务。奸党弄权,国柄倒执,太史自忧不及,亦听儿啸傲。孙不善交游,见人唯默然坐,喜荷花,对之可终日。又喜携酒独登老山,听鹤林埔。不喜吟诗做文,每月只限一课,与太史讲论可也。嗜琴声,不论俗雅,闻之驻足。清名日远而性日懒。 
  赵女善庖俎,孙每出游,辄以佳肴送;团扇纶巾,手泽每及,是以两人情分独厚。然赵女美而不慧,读书止《列女》《女诫》,对之常缺缺。李女性骄,恣肆自奋,劝孙以功名念,犹为无味。太史知儿意,欲下聘赵女。孙以红颜不必知己,持家可矣,随应。 
  卜吉未定,李闻,怒发冲蛾冠,率家将至孙家抢亲。孙仓皇避出。无酒无钱,向山中路稀处行。太史以李府阿权贵势重,日杜门索人,亦不敢出寻。忧思而已。孙树果自饱,山泉涤渴,行一两日,顿迷失路。唯涧水丁冬,略肖琴声,并不觉苦。夜升树避林虫,明月向人,猿声相闻,思饮渴甚。山中多虎,闻其登山自啸,颇觉战栗。 
  虎行其下,咻咻顾视,唯念“至圣先师尊大人”而已。虎亦寻去。一夜,劳甚,衣不觉半堕,为虎所抄,咆哮耸跳,撕扯不断。孙一书生耳,胆极小,惊恐堕树下。虎跳啷怒吼,疾扑而至。孙闭目待死。林中忽出一箭,正中虎口,并跃出一红衣女子,剑光点点向人,搏杀猛虎。孙战战不能自已,女子左手挟虎尸,负孙至家。山峦培高,一时而至。 
  在杜林之下,荆门兰圃,甚修洁。家中唯一老妪,女至家,见孙,忙要下。 
  孙风霜数日,弱体不胜,方至平夷,即履险疾。女侍之殷殷,并老妪亦可可。 
  耳鬓相磨,情亦茁生。女大方温婉,慧美可爱,素静审言,丰姿淑性。孙与之谈,常静默笑向,颔首而已。山肴菜蔬,整洁味美,孙亦寻愈。女常出猎,孙对涧温琴,山中岁月,足可自得。积诗满奁,女执为抄录,文字娟秀,墨微馥郁,有松竹兰麝之余香。孙文间偶疏短处,亦为补足。更兼纸每脂洇,卷或芳染,孙对之如狂,目为知音。女亦以孙高才清雅,期许备至。越二月,孙思亲忧甚,然惧李,叹息而已。女见之,问缘由,曰无妨。即日同孙回。 
  李女大喜,率三十余人同至,杆杖竹棒,喧呼争嚣,坐堂而索。女出,锦襦绣服,紫带青鞋,衣孔雀裙,戴水晶钗,望之娟然若好女,手击堂前石狮子裂。众人瞠然而退,李女震恻回,不知女为何许人。孙父喜甚,问子向来事,孙母已待女如媳矣。 
  孙父惧李女复来,遂遍邀亲好,告以子订婚之事,且商于三日后完婚也。李女愤而回,哭泣终日,闻孙订婚事,痛绝欲死。李父百劝无计,商于权贵,欲陷女为大盗,捕杀之。赵统制亦旁参此事,赵女窃闻之,夜奔孙家,秘以告。孙父子彷徨对望无策。 
  女乃设计以赵女自代,己暂以奴婢隐。三日孙府灯火明鹊,歌舞喜鸾,孙父子强颜而已。赵统制、李将军衣甲带兵上,挑新娘红绸下,一院惊视。太史藉机要统制上座,将军亦不知如何。干戈遂化为玉帛。宴好终日。次日夫妇欲拜女,开门而视,则缺然隐去矣。孙思之不置,屡出相寻。然云迷山径,草湮林途,兽迹犹识,芳华无处。知何以来下,却不得而上矣。 
  五十年后,孙多子多孙,夫妇安然度日。无大欢,亦无大喜。一日孙忽悟此乃人生之要旨,乃溘然而逝。精神脱离肉体,忽然才领悟到自己不是什么孙颀晟,而是王度儿,善王的儿子,这个帝国的光明。眼前突然显现出五个极大的光柱,五色光华一闪,精神又迷乱了下去。


第十六章

  这次王度儿投生为古中华云南郡大熊岭火倮峒彝族族长的长子木阗。生即能言,阖族都以为是上界神仙下凡。他既然是族长的长子,自然所受的待遇颇优于其它同龄的人。老族长深受汉人的影响,知道要统治这么一个大族,单凭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少数民族性多粗野,本族所居之地又多敌类,武功战绩又必不可少。所以从一开始就教导木阗文武双全,为他延请了附近所有有一技之长的名手教授。 
  木阗本身聪明有余,到十四岁的时候,已经大有长成之度。难得的是他本身生的仁侠勇义,急人所难,忠人之事,阖族上下,无不称赞。老族长自然心中喜悦。木阗的几个兄弟自知本领比不上兄长,更不能得老父的宠爱,因此也无争位之心。彝族性朴实,反倒热心帮助兄长树立威信。如此上下齐心,木阗顺理成章地奠定了族长继承人的地位。 
  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要叫族人相信他做族长并不是因为他是族长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自己真实的才干。火倮峒处于大熊岭南麓,面前横亘一条鹿头江,气候温暖,同外界交通单凭一条险道,人民安居乐业,并无争杀之心,实在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了。 
  但此地也有著名的“三害”,令族民头痛不已:鹿头江中的蓝蛟、大熊岭北山的食人苗族、山上流窜的狼群。 
  云南地暖湿,降水充足,那蓝蛟肆虐于江上,无人能奈何。火倮峒大部分的良田在江边低平之地,这蓝蛟一来,无人再敢去耕种,族中粮食便颇感不足。老族长也无可如何,只好约束族民不要走近江边。这样才好些。只是每到夏来江水大发之际,那蛟挟巨浪横扫方圆十余里,所过处一片狼藉,灾祸也是不小。 
  食人族居于大熊岭背面阴冷处,天性畏火,凡食生吃。他的一般食物也靠打猎些野鹿狍子之类的,但以人肉为至上美味,经常侵扰附近的族民,掠人生吃。他又生的长大无比,铜头铁额。打起仗来也不需要什么武器,抓起山石随手乱扔,往往打的对手七零八落。近到身来手一探就将人抓过,双手一扯撕成两半,就开始咀嚼。浑身一股极难闻的臭气尤其可怕,连老虎豹子都受不了。这种族简直不是人类,如何匹敌! 
  幸好他还有所忌讳,老族长在他出没的道上设了一道火墙,才阻住他的入侵。但是稍有疏忽,就被他捞了看守的人去,进来洗劫一番。 
  那狼群就更厉害了。简直无所畏惧。成千上万头结队而来,又无可用武力计谋。 
  只好坚壁高墙,挡了个严严实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防范甚紧,才略保平安。那狼群有时呼啸而来,几十亩的庄稼践踏个干干净净,却也只好由它。此为火倮峒三害,三害不除,火倮峒虽然洞天宝地,依旧难保平安。 
  木阗考虑甚久,带族里几十个精壮的青年在鹿头江的边上挖了一道深沟,只将江水引到山里悬崖的后面。预先在悬崖上预备了石头木料,沟挖成后,带了人将整猪整牛在沟的那头烧烤。猪血牛血就倾在沟里面,引那蓝蛟出来。牛羊这种肉是最喜松火了,略一烤就有一股浓郁的甜香透出,能传的很远。果然那蓝蛟闻了香味就顺沟游了过来。两条蛟角宛如匕首一般劈开水波直溯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