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621年,后金攻占明辽东的首府辽阳,努尔哈赤遂将都城迁到这里。太妃也同诸福晋一起,在众贝勒的迎接下来到辽阳,踏着芦苇席上铺设的红地毯走进后金汗的宫门。
4年后,努尔哈赤又决定迁都沈阳。当时的沈阳比辽阳城小一半。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更为重要。努尔哈赤认为它是“形胜之地”,便于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因而决定迁都于此。
努尔哈赤迁都后,沈阳被称为盛京。公元1625年,开始改建沈阳城,兴修沈阳宫殿。
阿巴亥跟随努尔哈赤从费阿拉到沈阳城,宫殿一天天宏伟豪华,地盘一天天扩大,后金政权也一天天强盛起来。然而,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围绕着汗位权力的斗争也是激烈而残酷的,努尔哈赤为强化和扩大汗权,不惜幽弟杀子,骨肉相残,他的弟弟舒尔哈赤和长子褚英就死在他的手上。连这位最受努尔哈赤宠爱的太妃,最终也成为汗位争夺的牺牲品。
长子褚英被囚死后,围绕后金“建储”问题的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了。斗争主要在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之间展开。这时候,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中只有代善与皇太极二人最有希望成为汗位的继承人。在削平诸部、夺取辽沈一系列战争中,他们跟随父汗东征西讨,立下的战功最多。这二人相比,以序齿论,褚英死后,代善居长,皇太极为弟;以武力论,代善独拥二旗,为皇太极所不及。且代善待人宽,深得众人之心,皇太极则威严色厉,为人畏惮。努尔哈赤有意让代善协助执掌国政。他曾对嫔妃们说:“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就要交给大阿哥(即大贝勒代善)收养。”这就暗示出他日后要将汗位传给代善。皇太极不甘心汗位被别人占去,他想方设法,要与代善争个高低。
争夺汗位的另一个潜在威胁,就是太妃阿巴亥的儿子们。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太妃,这位30出头的少妇,更加明艳动人,努尔哈赤英雄暮年,儿女情长,从心里喜欢她。还特命阿巴亥陪他同桌进餐,只有她见了他可以不行大礼,只有她可以在贝勒们议事时坐在他的身旁。子以母贵,阿巴亥的3个儿子自然为努尔哈赤所特别喜爱。尤其是多尔衮和多铎,生得最像他们的父亲,当时多尔衮虽只有十几岁年龄,却多次跟随父汗出征,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才智。努尔哈赤更是视之为掌上明珠。如此受宠爱而年轻有心计的母亲,如此受宠爱又才智过人的儿子,虽然年纪还小,在皇太极看来无疑是他争夺汗位的潜在威胁。
公元1620年年初的一天,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说大福晋多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代善,大贝勒受而食之。她还送佳肴给四贝勒皇太极,四贝勒没有吃。还有大福晋一天二、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去,像是商量什么要紧的事。又说,大福晋有二、三次深夜出宫院。努尔哈赤派人调查,结果告发属实。并且进一步揭发大福晋在诸贝勒大臣举行宴会的时候,浓妆艳抹,与大贝勒眉来眼去。诸贝勒大臣早已心怀不满,却因惧怕大贝勒和大福晋而不敢向努尔哈赤报告。努尔哈赤听了,极为震怒,但他不愿这等家丑张扬出去,也不愿加罪于儿子,便借口大福晋窃藏皇帛,迫令大归,此后,小福晋德因泽因告发有功,取代了阿巴亥在餐桌上的位置。代善则被停止了临朝摄政的权力,又被削夺了一旗。
德因泽的告密是皇太极指使的,他利用代善与太妃的阴私,一箭双雕,既使太妃被废,使多尔衮失了父宠,又使大贝勒代善声名狼藉,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为他以后夺取汗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一年后,阿巴亥又被复立为太妃。努尔哈赤对她的感情的确是太深了。他不能没有她。且多尔衮、多铎都被封为贝勒,分别领有正白、镶白二旗。这样争夺汗位的斗争还将演出更加惨烈的一幕。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袁崇焕打得惨败,这是他起兵以来受到的最重大的挫折。他自己也被火炮击成重伤,众将士哭号着用红布将他包裹着抬下阵来。此后他心情十分沮丧,陷入终日焦躁、痛苦之中,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忧郁不舒,积愤成疾。他创伤未愈,痈疽突发,不得不于七月二十三日到清河汤泉沐养。但到了八月,病势危重,便乘船顺太子河而下,准备返回沈阳。这时,他感觉自己已经不行了,便派人召太妃来迎。太妃在距沈阳40里的叆鸡堡迎驾。八月十一日,68岁的努尔哈赤就在这里死去。
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她与群臣一起抬着努尔哈赤的灵柩回沈阳宫中。努尔哈赤尸骨未寒,争夺汗位继嗣的斗争却已达到白热化程度。
此时,除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外,还有四小贝勒,他们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自那桩风流案之后,代善已无力争夺嗣位了,倒是多尔衮三兄弟成了劲敌。多尔衮这时15岁,多铎13岁,两兄弟各领一旗,又有其37岁正当盛年的生母阿巴亥控制于上,实力强大,日后这汗位很有可能要落到那多尔衮的头上。这自然为皇太极等人所惧,必定要排除这一后患。于是皇太极便用种种手段串通四大贝勒,在临终遗命上大作文章。
在努尔哈赤驾崩的第二天,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3人来到后宫,由莽古尔泰向阿巴亥宣布了努尔哈赤的遗命,说阿巴亥心怀妒嫉,留之恐后为国乱,“俟吾终,必令殉之。”
阿巴亥抗争不得,遂要求3个人一起发誓,保护她的儿子,然后沐浴盛装,佩戴上努尔哈赤赏赐的珠玉,自缢而死。
太妃死后,多尔衮和多铎年少失去依恃,无力争汗位,代善等人早败下阵来,于是皇太极继嗣父汗以登大位。
皇太极称阿巴亥不忘皇恩,殉葬死节,将她同先皇同柩装殓,葬于沈阳东石咀头山的福陵。当年向努尔哈赤告发阿巴亥和代善的那位德因泽和另一位庶妃阿济根也一同殉葬。
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于公元1650年追谥其生母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顺治八年,多尔衮得罪皇帝,阿巴亥遂被罢谥,连她的牌位也被“赶”出了太庙。
第三百七十二章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姓名: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生卒年:公元1599~1649年
籍贯:蒙古科尔沁
婚配: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636年
谥号: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蒙古贝勒(首领)莽古思之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结发之妻。端庄美丽,性情温柔。当时因政治斗争的需要,努尔哈赤曾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科尔沁蒙古贝勒,科尔沁蒙古贝勒亦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太极,从而加强了满蒙联盟,壮大了满蒙与明朝斗争的势力。
公元1614年,哲哲出嫁那天,努尔哈赤命皇太极亲自出迎。皇太极迎出很远,在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亲朋,举行了婚礼。哲哲美丽端庄,性情温柔,待人和善,婚后与皇太极生活得十分甜蜜,感情非常好。
公元1626年秋,努尔哈赤死去,经过激烈的争夺,皇太极于当年九月继承了汗位。哲哲被封为中宫大福晋。此后,哲哲的后母科尔沁太妃便常来盛京城看望女儿。每次岳母来,皇太极都要亲自迎送,并赏赐给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公元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城内张灯结彩,一片欢腾。后金大汗从这一天起改称皇帝,年号崇德,改国号为清。
这位大清第一个皇帝登基之后,对他的后宫也进行了加封。盛京的后宫,包括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麟趾宫和衍庆宫,是后妃居住之处。皇太极有后妃15人,其中7人来自蒙古,这7人中又有3人来自科尔沁部,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氏,而且是姑侄两辈。原来的中宫大福晋是科尔沁蒙古贝勒莽古思之女,名叫哲哲,现在被封为清宁宫皇后;她的大侄女海兰珠是莽古思之子宰桑之女,现在被封为宸妃,居于关雎宫;小侄女布木布泰是海兰珠的妹妹,现在封为庄妃,居于永福宫;其他两宫来自蒙古阿霸垓部,一个为麟趾宫贵妃,一个为衍庆宫淑妃。
哲哲做了皇后的第二年,太妃又来到盛京城,皇太极设大宴欢迎。宴会后,皇太极追封已去世的岳父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封太妃为和硕福妃。
哲哲皇后恪守妇道,从不妒嫉,生活得平平安安。唯一的遗憾是她未能为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