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424年,成祖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即仁宗。册立张氏为皇后,立长子朱瞻基为太子。

仁宗审时度势,勤于国政,信任内阁,重用能臣“三杨”(杨溥——仁宗老师,杨荣——多谋善断,杨士奇——刚正不阿)辅政,大有开创“太平盛世”之势。可惜他仅仅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溘然长逝了。终年48岁。

仁宗死,由太子朱瞻基即位为宣宗,尊张氏为皇太后。宣宗年轻,张太后为皇儿理政十分担忧。她仿效太祖帝马皇后,恪守马皇后所制诫谕,参政而不乱政,有权绝不弄权,整顿机构,裁减冗员,重才纳贤,同心辅政。宣宗对母亲十分钦敬,军国大事皆禀太后裁决。

在张太后的辅佐之下,阶级矛盾有所缓解,社会大有进步,史称此时为“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廪充羡”。又与仁宗并称为“宣仁之治”。

公元1435年,也就是宣宗在位统治的第十个年头,因遭疾病袭击,不幸英年早逝。朝臣们悲憾之中,一边料理他的后事,一边又期待着新君临位。五、六天过去了,仍不见太子登基,朝廷内外不由得纷纷攘攘,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太子年幼,张太后将召立远在长沙的襄王进京为新皇帝。襄王是张太后生育的第三子朱瞻墡,诸王中除早逝的数他最年长,且为人庄重,贤德有礼,众望颇属。但是,张太后不愿看到历史上惊心动魄的骨肉相残之事再发生。按照传统宣宗有子即应是法定的继承者,她立即召请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着说:“这就是当今的新天子呀!”众朝臣慌忙叩头高呼:万岁!人心安定下来,谣言随之平息。

新皇帝朱祁镇即英宗,嗣位一个月后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鉴于皇帝只有9岁,宣宗弥留之际,遗诏国家重务必须禀报张太后。朝臣们也因为张氏自仁宗、宣宗两朝参政以来的政治威望及高尚的美德,联合奏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张太皇太后义正词严拒绝说:“我不能坏了祖宗的法规。”朝臣更加敬重太皇太后的人品,尽管没有垂帘之形式,众臣仍将军国大政一一启奏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不让众臣失望,下令将奏疏悉交内阁,由“三杨”议决,然后施行。

张太后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宫廷喋血事件,又继续保持与“三杨”之间默契配合,使仁、宣之治在英宗初年还能闪其余辉。

张太后在参决国家大事时,始终不忘“治天下者,治家为先”的古训,她把入宫以来所遵从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一系列告诫妇女的谕条,用以治理好皇家诸事上。

仁宗除立张皇后外,按照帝王生活的惯制,他还可以有成群的嫔妃。据《明会典》记载,册封为妃的就有7位,仁宗死时有5人为之殉葬。这些后妃为仁宗生养了10子、7女。其中生有3子的皇庶母恭肃淑妃郭氏,也在殉葬之列。仁宗皇帝在位不及一年,统治地位还未巩固就匆匆而去,又留下这十几个年幼子女,对张太后说来,既有国家这个大“家”待她裁决政务,又有皇室小“家”等待她来主持。她默默地承受着,以其贤德表率两宫,治平家事。她对仁宗的子女一视同仁,教养得法。当政的宣宗皇帝就是一例,另外史书颇有称道的还有贤妃李氏所生朱瞻竣,即郑王。张太后所生另一子朱瞻墡,即襄王。仁宗死后,张太后曾命兄弟二人同时监国,以待宣宗从南京返回就位。

公元1426年,即宣德元年,郑王亲征乐安,仍受命与襄王居守,兄弟二人协同努力,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从不居功自傲。郑王死后,襄王在诸王中居长,宣宗去世,曾有谣传欲立为皇帝,被母后张太后制止。尤其是侄儿英宗亲征瓦剌时,国内无主,宣宗的皇后孙氏见襄王贤德想让他入宫暂时代理,襄王仍洁身自爱,他写信让孙太后请立皇长子朱见浚,让英宗的弟弟郕王监国。郕王即位后,英宗又回京了,他又写信给皇上,提醒要尊敬英宗,早晚问安。英宗复辟成功后,有感于襄王的人品,把他比为周公,特意在宫内设宴招待,为他设襄阳护卫,预筑茔墓(一般只有皇帝才可预建墓地),特准他过年时也可以带儿孙出城猎狩,给他的待遇超过任何一个封王。襄王曾有两次做皇帝的机会都主动让贤,毫无怨言,传为一代佳话。

张太后把皇室这个特殊的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有一件事张太后深为遗憾。

宣宗为皇太孙时已完婚,由张太后亲自指婚,选锦衣卫胡荣的女儿胡氏为正妃,选孙主簿之女为嫔,及即位,册立胡妃为后,孙嫔为贵妃。胡皇后静穆端庄,但体弱多病,不受恩宠;孙贵妃姿色俊俏,且工于心计,一向深受宠爱。可惜,两人都没能给宣宗生下龙子,这在帝王之家是最不幸的了。孙贵妃谋取宫女之子为自己的儿子,即英宗朱祁镇,之后孙贵妃更得幸眷宠,宣宗遂于宣德三年(1428年)废胡皇后,册孙贵妃为后。

孙贵妃父亲孙主簿,名孙忠,为邹平人(今山东邹平),在永城县任主簿时,与张太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相识,见孙忠的女儿长相不同凡响,让张太后召之进宫,时年尚幼,则由张太后亲自抚养。宣宗完婚时,也由张太后做主选为嫔位,又封为贵妃。按情理说,张太后与孙贵妃之间的关系要亲于胡皇后,可宣宗之前,明代尚无废后之事,这等于违了祖例。张太后知道后,非常气愤,责问宣宗:“胡皇后是当年懿旨指名册立,既未失德,何以妄行废立?”宣宗早命辅臣商议举过失废之,实在是无什么失德之处,但宣宗决心已定,故答称:“皇后身有奇疾,不能生育。”如照此布告天下,岂不有损于一代有德圣君的形象,后杨士奇不得已,建议让胡皇后辞让。胡皇后被废,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张太后看已成事实,只能自责教子无方,她很同情胡氏无过被废,时常召胡氏到自己住处清宁宫居留,内廷朝宴时的规格仍以皇后等级奉侍,且居孙皇后之上。胡氏无比感激太后的恩德,张太后去世,她悲恸欲绝,第二年就随太后而去。

公元1435年正月初十,新天子朱祁镇就是明代第六位皇帝英宗即位,改明年为正统元年。

英宗是明代第一个少年天子,当务之急是培养教育问题。张太皇太后为使小皇帝不忘祖辈立业之艰辛,请出祖训来,让英宗每天五鼓时,就披衣起身,由司礼监顶着祖训来宫门前跪诵,英宗在床上跪听,完毕再离床梳洗,然后乘辇临朝。实际上这个规例在宣宗时已经废除。英宗年小嗣位,让他自幼培养勤政之良风是大有必要的。

明代初期的几任皇帝,即位后接受正式教育的形式是开“经筵”。那时,没有固定场所和明确日期,不十分认真对待。英宗的教育则不同,它包括最起码的启蒙教化,稍一疏忽,将误其终生。正统元年,“三杨”上疏,请求太皇太后早开“经筵”择老成重厚、识大体之人供侍讲之职,太皇太后欣然赞同,令礼部尚书胡濙议定经筵注仪。二月,在英国公张辅和三杨主持下,经筵正式开始。按照注仪,每隔十天以每月之初二、十二、二十二、三日为讲期,皇帝要在早朝之后前往文华殿,听翰林讲官授四书五经及历史,一些重要朝臣也前去参加。经筵之外,还有日讲,日讲不像经筵那样礼仪繁琐,但要求皇帝反复诵读规定的功课十数遍之多,故英宗登基后的最初几年里,他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履行皇帝必须躬行的各项礼仪。至于朝廷大事,则由太皇太后抚帝听政,三杨、胡濙等辅政。他们继承仁、宣之业,尚保海内之富庶,朝野之清明。可岁月不饶人,转眼张太皇太后与三杨步入古稀之龄,体衰力竭,已无太多的精力参预朝政了,随之危机也逐步来临。

英宗当太子时,有个名叫王振的太监在东宫伴他读书,即位后,他便把王振提为司礼监太监。

本来,太祖初年曾制法度,严禁宦官预政。不许内臣读书识字。成祖时,“靖难之役”得宦官协助,即位后授以军权,宣宗时又设内书室,选小宦官读书其中,从此宦官通文墨,司礼监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秉笔太监则享有“批红”的权力,代替皇帝批答数量繁多的奏章,不过成祖和宣宗对太监的管制还是很严厉的,若有犯法,则置之重典。英宗幼年即位,宦官恃宠,王振又掌握了这样重要的机构,便利了他逞奸窃权。

王振原为一名儒士,后净身入宫,为英宗启蒙老师,王振为人狡黠,善于观颜察色,迎和皇帝的旨意。他小心翼翼、谦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