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忽必烈又怎会料想得到,以他死后根本谈不上千年,仅仅才七十年的光影,元朝皇帝就受到新兴的明朝追击而逃回大都,再也不曾统治中国本土。

  宴席之上,理所当然的是以对宋之征战为主要话题。

  从伯颜口中听闻夫妇双双自缢殉国的赵卯发等等宋朝忠臣的事迹之后,三十四岁的皇太子真金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不就是义士所为?编纂宋史的时候,一定得将他们的事迹列入忠义传之中才行。”

  对于皇太子的感动行为,忽必烈以稍稍严苛之眼光远望着他。他对自己孩子的聪明仁慈虽然寄予厚望,但是却也有不满之处。皇太真金太过于倾慕中国文化,对于汉人学者不但打从心里尊敬,而且对他们拘持着相当大之期待。忽必烈死后若是由真金即位,元朝或许会全然地变质为传统式的中国王朝也说不定。

  忽必烈肥胖的身体从座位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朝着宴席之一角走去。那里是宋朝降元将军们之席位。吕文焕因再次回到杭州,所以并不在场。

  “朕有些事情想问问汝等。”

  对着这群一致将酒杯放下正襟危座的降将们,忽必烈开口问道。

  “汝等原本应该都是接受宋朝丰厚待遇才对。既然如此,在降服于朕之时,必中想必有诸多纠葛吧。之所以令你们跨越障碍,决定投降于朕的理由究竟为何呢?”

  降将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宋朝奸臣贾似道专政,残害忠良,违法乱纪,以私心扰乱国政,并且图利自身。吾等受其怨憎前途堪忧,幸得陛下德威感召,因此遂转而投效。”

  忽必烈之嘴边浮现出嘲讽之笑容。

  “贾似道呀!这个名字倒是常常听见。不过,汝等之效忠对象理应为宋主才是,并非贾似道啊!焉能以宰相之恶,做为背弃君主之理由呢!”

  众人无话可答。可时辩才无碍滔滔不绝地辱骂贾似道、指责宋朝腐败的降将们的舌头,就像是老旧的车轮一般停止了转动。忽必烈以原本就细长的眼睛扫视过降将们之后,像是在安抚着众人般喃喃地说着“算了、算了”,接着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向回廊。大都的夜晚更是寒冷。默默地走了几步,忽必烈停下脚步。伫立在回廊之中的,还有左丞相伯颜。

  “伯颜啊,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敢问陛下,需要臣提供哪一方面的意见呢!”

  “你知道的,就是宋朝的人才。”

  忽必烈的声音里透露着轻微之焦躁。

  “若是关于死者的话,朕已经听说了。皇太子感动得流泪,朕自然也心有戚戚焉。然而朕并不通晓令死者复生之术呀。所以想听听关于生者之事。”

  伯颜保持着三步之距离,跟随在伟大的君主后方,并调整了一下语调。

  “那么臣就说了。能成天下宰相之大器者,北有耶律楚材,而南有文天祥。”

  忽必烈停住步代,转身向后。细长的眼眸在灯火的反射之下,仿佛正散发着黄色的光芒。

  “伯颜哪,看来你似乎在代宋的期间里,学会了搬弄戏言之本事了呢!”

  “臣不明白。陛下为何称臣之所言为戏言呢!”

  “为何?你刚刚说了什么来着?可与耶律楚材匹敌之人才在宋,你是这么说的吧!”

  “确实如此。”

  “……你认为那不是戏言吗?”

  “足以媲美耶律楚材般之器度与才干者,他绝对是符合陛下圣意所欲之第一人选。”

  忽必烈从年迈却依然健壮之胸膛中吐出了长长的一口气。

  “自从耶律楚材去世以来已经三十余年了。在他死后,天底下具有担当丞相大任之才能者惟有三人:史天泽、安童、以及伯颜。”

  “臣才疏学浅,若非陛下圣恩……”

  “你别太谦虚了。才疏学浅之人朕是不可能会重用的。这个叫做文天祥的南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得你如此崇高的评价,你可得让朕心服口服地仔细说个明白。”

  伯颜将文天祥置身本营之时所展现出来之神情气度等等,井然有序地一一说明,听完之后忽必烈又问。

  “那么,这个文天祥目前身在何处?”

  伯颜一副惶恐不安之模样。

  “不敢有瞒陛下,他逃走了。”

  “哦——逃走了呀!”

  忽必烈并没有生气,反倒是一脸愉快之表情。

  “有趣。传令下去,让诸位将领务必把这个人带到朕的面前来。绝对不可杀了他。知道吗。”

  “遵旨。”

  “原来如此。逃走了呀!呵,这样的男人豢养起来才有乐趣可言,你说是不是?倘若不是悍马,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尚未见到文天祥这个人物,忽必烈似乎就已经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伯颜试着说出了以下提案。

  “文天祥想必是投奔至二王之处,为了复兴宋室天下而尽忠效力去了。若是陛下许可,请容臣再次前往江南,督促将领剿灭宋朝余党,并将二王擒回京师向陛下称臣。陛下以为如何?”

  忽必烈没有立即回答。

  “不,没这个必要。”

  他边说边摇着头。伯颜刹那之间有如失声般地猛烈抬起头来,而忽必烈也随即明快地将意思清楚表达。

  “如今已无丞相亲自出马之必要性。宋已亡国。不论是二王还是文天祥都不过是残存之余党罢了。其他人应该就足以担当这个责任了吧!”

  此时忽必烈不直呼伯颜之名,而是以丞相来称呼他。这点,以伯颜目前的身份地位而言虽说是理所当然,但是气氛在瞬间冰冷疏远了起来,却是不可否认之事实。伯颜冷不防地感受到悄悄拂上脖子之夜气的寒冷。

  “丞相啊,稍微把功劳分给其他人比较好吧!”

  忽必烈的声音就像是从深渊之中传来的呼唤一样,带着一股奇妙之回响。

  “谨遵圣意。”

  伯颜顿悟了。他不得不顿悟。忽必烈不希望伯颜再继续建立功绩。一个功高震主之臣下,是任何一个专制的君主都不可能喜爱这存在。历史上早有无数之前例。

  “比方说,张弘范就是个不错的人选。他是蔡国公之子,能力或许还凌驾于其父之上。”

  蔡国公本名张柔。为蒙古军中之汉人将军,是仅次于史天泽之有力人士。张柔举族臣服蒙古是在他二十九岁之时。其后履建功勋,以顺天府为根据地,于河北拥有庞大势力。他不但积极振兴文化和学术,并以保护过众多文人而广为人知。

  其子张弘范亦颇有乃父之风,不但热爱中国文化,还创作过不少的诗文作品。年龄比伯颜小一岁。

  “遵旨。”

  简短地回复了忽必烈之旨意,伯颜深深地鞠躬一拜。忽必烈汗的眼睛原本就狭长,但是此刻看来更是有如丝线一般的细。尽管如此,伯颜对于君主所投射而来之目光,就像是被刺痛般强烈感受到。

  忽必烈大笑着转身离去。当伯颜从深深的鞠躬中再次抬起头来之时,忽必烈巨大的身躯已经从回廊消失不见。

  从此以后,伯颜再也和伐宋之一中务毫无关系。不光是如此,他甚至连大都以南的地方都没有去过,主要掌管北方和西方之军事,并且平定了海都之乱,乃颜之乱等等,立下不少功勋。

  忽必烈手下有个专门掌理财政之干练人物阿合马。这位不论在汉文史料或是马可波罗的纪录当中,都被描述成奸臣的色目人,曾经向忽必烈密告,指称伯颜有罪。他指控伯颜在临安开城投降之时,侵吞了大宋国宝玉桃盏。忽必烈下令撤查,并对伯颜加以审问。但伯颜确实是受到了冤枉。忽必烈死的时候是至元三十一年(公元一二九四年),而伯颜也于同年死去,比忽必烈年轻了二十一岁之多。

  原本录属于宋朝之大臣们,大多数都继续留在朝中成为元朝之官吏。惟一例外的只有贾余庆和家铉翁。

  极尽所能向元朝诌媚的贾余庆,在抵达大都不久之后就突然暴毙。蒙古人对他的死不但毫无伤悲,还戏称他“大概到地府去向阎王诌媚了吧!”相对之下,家铉翁对于元朝之招揽劝诱,不断地予以郑重回绝,最后甚至避世隐遁,成为人人称颂的节义之士。

  宋朝幼帝,史上称之为“恭帝”的赵显,于七岁之时受元册封为瀛国公。虽然受到贵族般的待遇,后来也遁入佛门,但是之后的一切在正史上便完全地失去记载,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死亡等等全部不详。或许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