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马克在创作中十分偏爱乡村背景和人物,他在其作品《妖怪保留地》中曾试图努力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但事实上却仍是对威斯康星那迷人山谷的动人描写、粉饰与讴歌。西马克进行科幻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作品向来以高雅和友善而著称;在他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往往是十分友好和不含恶意的,这在他的科幻代表作《神秘的中继站》(又译《星际驿站》)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神秘的中继站》是一个相当感人的故事,它以高度发达的银河文明为背景,以一种抒情诗般的笔调展示出美国西部典型的风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终日离群索居并很少出屋的孤独农夫,他放弃了地球人的身份,成为银河交通传输中转站的一名管理者,并为星际间的友谊、稳定与和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在这部作品里,西马克将他那奔放的热情和洋溢的情感张扬得淋漓尽致,而书中那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以及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写则使得这部作品成为西马克最著名的一部科幻作品,并使他获得1963年度的“雨果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除了《神秘的中继站》之外,西马克还有一些较受读者欢迎和欣赏的科幻作品,比如其《狼人本性》,以及描写后技术社会的《群星的遗产》——这几乎是他所有早先作品主题的一次综合。此外西马克的主要科幻作品还有《有去无回》、《诸神的选择》以及《漫步城市街头》等等。
代表作除了获得国际幻想小说奖的《城市》(1952年)外,还有《神秘的中继站》(获1964年雨果奖)和《群星的遗产》(1977年)等。
一般来说,西马克的科幻作品往往具有一些类似的主题,诸如:一个人口日益减少的世界;睿智的老人;“解放”了的机器人;神秘诡异的房屋;星际传送;等等。
对于西马克作品的艺术成就,从科幻角度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分析:科幻的艺术魅力在于疏离感,即它所描写的世界与现实的距离。如果说科幻小说中的想象部分是天空而现实部分是大地的话.产生这种距离的最传统方法是把天空撑得更高些,即描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加遥远的世界;但如果想象世界与现实距离太远,则可能今读者难以把握。于是有了另一种产生距离的办法:把读者带到地下去,即把科幻的背景设定在古代世界,企图通过科学出现前的愚昧世界与未来超技术时代的反差来产生疏离感,但这时也有个问题:古代世界与现实也有巨大的距离,小说中我们熟悉的现实消失了,想象因而失去了依托。西马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超技术世界与现实之间省略了一段,他省略的正是现代科技世界.在《中继站》和《开阔的前院》中,他省略了20世纪中叶的城市文明一《开阔的前院》那个代表这种文明的上校和联合国代表,像外来人似的一闪而过,只是两个无性格的符号,后者连名字都没有出现,外部社会对小屋中出现的大世界的关心和规划都显得无关紧要。 西马克把田园放到了幻想的天空下,与古代世界相比,我们更熟悉她;与现代世界相比她更“去科技化”;与幻想中的超世界相比,它拉开的距离要比现代世界更大。西马克的田园是一块绘制科学幻想最光洁的画布,是一根把幻想的风筝系在大地上的线。
当然,作为一个业余科幻作家,西马克的科幻作品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比如在题材和情节上面时有重复等等,不过总的来说,仍可以认为他是一名相当不错的科幻作家,而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西马克“与人为善”的创作方向上。正如西马克自己所说:只要具有理解、智慧、同情心和对所有生物的宽容,那么人类就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