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战争 作者:[美] 乔·霍尔德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很冷,但却从不结冰,也不下雪。几乎可以肯定,镇关星长年保持在绝对零度,变化幅度不过一至二度——因为塌缩星本身并不发光——要是谁稍微感到冷的话,那他就必死无疑了。 
  十二年前,那时我才十岁时,人们就发现了塌缩星的跳变转移规律。要是将一个物体以足够的速度掷向它的话,该物体就会迅即出现在银河系的其他地方。不久,人们就推算出了预测其出现位置的公式:如果该物体不受与之相撞的塌缩星的阻碍,它就会按与之相同的轨道飞行(实际上,依据是爱因斯坦式的测量学理论),直至抵达另一塌缩星域,刚一出现,就会被以初次相撞时的相同速度再次弹回,其在两颗塌缩星球之间的运行时间几乎为零。 
  这项工作让数理学家们费尽了心机。他们不得不重新界定共时性的涵义,不得不对广义相对论重新进行验算和修正。但政治家们却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现在可以用比以前把一两个人送上月球短得多的时间和更少的花费,将整船的殖民官员送到摩尔赫特星上去。在他们看来,去摩尔赫特星的人越多越好。让人们到那儿从事一番光荣的冒险,总比留他们在地球犯上作乱、惹是生非强。’ 
  运输飞船身后几百英里的地方总跟着一部自动探测器。我们对波多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它们不过是些围绕塌缩星旋转的行星残骸罢了。尾随我们的探测器的任务是,一旦发生我们的飞船以准光速与这些行星残骸相撞的话,立即回来报告。 
  这种灾难以往还从未发生过,但有一天,一部探测器单独返回了。我们立即对它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我们的一艘飞船受到跟踪,并被摧毁了。 
  事情发生在奥德拜伦战区附近,也就是在托伦星座的星域里,因为“奥德拜伦”这字眼太拗口,后来人们干脆把敌人称做“托伦星人”。’ 
  打那以后,每当殖民船出发时,总有警卫飞船护送。再后来,这些警卫飞船开始单独行动。最后,殖民团得了个UNEF的缩写名称,意思是“联合国探测部队”。但探测是虚,入侵才是实。 
  不久,联合国大会的某位自诩高明之士提议,应立即派出地面部队,前往保卫距塌缩星较近的星座。 
  该提议导致了1996年《精英征兵法》的通过,并最终组成了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精英劲旅。 
  就这样,我们男女各五十人才汇集到此地,个个智商都在一百五十以上,而且身强力壮,力大无比,顽强地行进在密苏里中部的冰天雪地中,苦练架桥技术,以便在那些有氦液体湖泊的星球上完成作战任务。          
《千年战争》作者:'美' 乔·霍尔德曼                    
第二章    
  大约一个月以后,我们起程进行最后阶段的训练,地点定在查伦星。虽说那儿离太阳并不远,可还是比冥王星到太阳的距离远一倍还多。 
  运兵飞船破烂得像是用牛车改造成的,满载时可搭乘两百名殖民官和大量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尽管我们才百十口人,可飞船上还是塞得满满当当的,空闲的地方堆满了备用的反应药物和器材装备。 
  整个航程用了三个星期,前半程加速度飞行,后半程逐渐减速。飞过冥王星轨道时,我们的最高飞行时速曾达到光速的二十分之一,但并未达到按相对论原理所能达到的失重速度。 
  三个星期的超负荷训练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那可不是去野餐。我们每天进行三次训练,训练时必须尽量保持身体平衡。虽说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可还是有人不是骨折就是脱臼。大家不得不系上安全带以防不测。在飞船上想睡个安稳觉简直是奢望,眼一闭就是噩梦连篇,不是给人掐住了脖子,就是被什么东西碾碎了,要么就是不断地胡翻乱滚,好像是怕血液淤积或是生褥疮似的。有个姑娘累过了劲,一闭眼就梦见自己的一根肋骨被挤了出来,悬浮在空中。 
  在这之前,我曾多次来过太空,所以,当我们最终停止减速、进入自由滑落时,我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可其他的人大都只参加过月球训练,从未到过这么远的地方。突然的失速使他们感到阵阵晕眩,完全丧失了平衡和定向能力。我们只好悬浮着穿过各个舱室,用海绵和吸收器收集清理在空中飘来飘去的呕吐物。那大都是些高蛋白、低沉淀、略带牛排风味的特制压缩食品。 
  脱离轨道开始滑降时,查伦星上的景物已经依稀可辨。星面上光秃秃的,昏暗灰白的表面上除了零零星星的小山丘外,旷野连天。 
  我们在离基地约200米处着了陆,紧跟着一辆加密封车从基地驶出,和我们乘坐的飞船实现了对接。所以我们不必穿太空服就直接进入了基地。全连人丁零当啷、吵吵嚷嚷地走进了基地的主楼,那是座用灰色塑料建造的、毫无特色的方形建筑。 
  楼内墙壁的色彩也同它的外表一样单调乏味,没有生气。大家进屋后纷纷围坐在桌边,叽叽咕咕聊个不停。菲里兰身旁还有一个空位。 
  “杰夫,感觉好点了吗?”他看上去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如果上帝想让人们在自由滑落后还能活着落地的话,就该给他们配上副铁打的声门。”他边说边深深地叹了口气,“是好点了,真想来颗烟哪!” 
  “是吗?” 
  “你看上去还挺适应,哪儿学的,学校吗?” 
  “没错,专业是高级真空焊接,还在地球轨道上呆过三个星期。”我坐到他旁边的座位上,习惯性地伸手去掏烟盒,掏了也不知多少回了,怎么会摸得着。这儿的后勤供应部门压根也没想过提供尼古丁和大麻这类东西。 
  “训练就够让人受的了,”杰夫抱怨道,“还连他妈的烟都抽不上。”   
  “立正!”听到口令,我们一窝蜂似的连忙起立,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 
  门开了,进来一位少校。我感到多少有些紧张。他毕竟是我曾见过的军衔最高的军官。他笔挺的制服上装饰着一排排绶带,其中紫色的那条说明他曾在旧时的美国军队中作战时负过伤。没准儿就是在那场印度支那战争中。可没等我出生美国就输掉了那场战争,而少校看上去也没那么大年龄。 
  “坐,都坐吧。”他边说边做了个手势,然后,背起双手,扫视着全连的士兵,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欢迎各位来到查伦星,你们的运气不错,碰上个大好天儿着陆。现在是这里的夏季,室外气温是绝对8,15度,估计再过二百年也变不到哪儿去。” 
  队伍中响起一阵勉强的笑声,谁都能听得出,那不过是人们逢场作戏、捧捧场而已。 
  “希望你们能尽快适应我们迈阿密基地的气候,尽情享受它吧。基地位于朝阳面的中心,你们的训练大都在背阳面进行,那儿的气温低得多,常年保持在绝对2,08度。 
  “你们不妨把在地球和月球上接受过的训练看成是小打小闹,那不过是为你们在查伦星上的生存训练热热身罢了。在这儿,你们将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从使用工具和武器直到实战演习。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在超低温条件下,装备和工具不能正常工作是家常便饭,武器失灵也是常有的事,训练时要格外小心。” 
  他翻了翻手里的文件夹又接着说道:“你们现在男女士兵各有四十九和四十八人,在地球上进行训练时损失两人,另有一人因精神失常被遣返。你们以往的训练计划和内容我也已粗粗翻过,直说吧,这么多人能撑到现在,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 
  “你们必须知道,即使只有一半人,也就是说,只有五十人能坚持到训练结业,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不能结业就意味着死亡。任何人,也包括我,想活着返回地球,就必须完成至少一次战斗任务。 
  “训练将持续一个月,你们将从这儿前往隶属于一颗塌缩星的镇关星,离这儿约有半光年的距离,那是镇关星当中最大的一个。你们抵达后驻扎在那里的一号营地,直到其他部队去换防。顺利的话,接替你们的部队将在一个月内赶到。你们一动身,他们就会到这儿接受训练。 
  “离开那儿后,你们将被部署在一颗具有战略意义的塌缩星上,在那儿建立军事基地,与敌人作战,当然是在受到蓄意挑衅时。若无战事,就要坚守基地,等候进一步命令。 
  “在这儿训练的最后两个星期里,你们将着重演练在背阳面建立模拟军事基地。那时候,你们将与迈阿密基地完全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