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一亩三分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得到王大爷的同意后。张牛也告辞回去,留下一个号码说是可以找到他。自己回去要准备建竹楼的材料――毛竹。

王大爷还特意送张牛出门口。招呼以后多过来坐坐。人到老年最喜欢就是有人能和他一起唠叨下解解闷。前几年春晚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道唱到多少老年人心眼里。

这边建竹楼的事情已经有落定。人也安心不少。还是先回去买毛竹再说。不过这次张牛没准备到上回那人家处买,而是换了户人家。这户也是张姓。村里种毛竹大户。每年光卖鲜竹笋都有上万斤。在村里也是个实在人。大家买毛竹啥的都会去他家。一个村好商量嘛。

村里人都知道张牛承包荒地。现在是有些搞出模样。这卖毛竹的人也知道。在张牛上门的时候就清楚应该是来找他买毛竹。在商量一会后,买毛竹的事情也算谈定。不用张牛自己去砍毛竹。他这边全搞好,就是加点砍竹的工钱和运费钱。要不是他那小山路扩大,这毛竹还真运不上去。

到家的张牛发现张父在搬杂货间的蚕茧架。原来是今天田边竹棚里的秋蚕要“上山”了蚕架是一个四方框。中间用纸卡拉出一个个小框有点象鱼网那样,就是网格大点,到时把蚕拣到上面。然后挂到竹架上。悬空。蚕就会在小框里吐丝做茧。一般要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头天蚕吐丝包住自己。但那时的蚕茧还是软的。碰上去就会凹进去,所以要等两天慢慢边硬。

两张蚕苗也就百来个架子,放在三轮车上,送到桑叶田附近的竹棚那去。养蚕人都喜欢在自家桑叶田边建竹棚。要是用空房养,最少那股漂白粉的气味,张牛就不习惯。感觉特别难受。桑叶摘回来都要喷上漂白水。

张牛捂者鼻子走进竹棚一股漂白水味道扑鼻而来。地上铺着白色塑料布一直铺到棚尾。中间空出一条小路用来行走。两边的的塑料布上。还撒着早上吃剩的桑叶。

路边放着几个脸盆是用来等下放蚕。等放满一盆就可以轻轻的倒在蚕茧架上。再悬空挂到旁边竹竿上。

一百个蚕架。也只用了七十多个。看来今年三张蚕苗。成活都不高。往年的时候一百个蚕架都还不怎么够用。张父希望今年秋蚕能卖个好价钱。不往辛苦这个把来月。

挂完蚕架等上三天就可以摘蚕茧,而这段时间张父要把蚕粪和吃剩的桑叶全都挑到田边晒干,蚕粪对种花还是种菜都比化肥来的好。

路过自家毛豆田时。张牛顺手拨了几棵回去。用来做盐毛豆。现在毛豆夹还是绿色。不比到了深秋变成黄色,那时的毛豆也只能拿来炸油。现在豆油也不便宜。那象以前人家就吃猪油,豆油什么的都觉的差。现在生活好了猪油没人吃都改成花生油。茶油等自然农家油。

盐毛豆这个时候是小孩子最个季节最喜欢吃的。把整个毛豆夹洗净,用高压锅压上会就可以开吃了。撒上一把盐。要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开吃的话。手脚慢的话还抢不着。嫩的毛豆夹还可以整个炒菜呢。

二更到。求收藏和推荐。国庆快乐。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卖蚕茧

今年张牛家七十来个蚕架摘出五百来斤的蚕茧,整整装了五大麻袋。算起来产量也不低。大致和去年持平。接下来就要送到县城的蚕茧收购站去。收购站价格一般都比别的地方高出很多。张牛这次也要跟去帮忙。

早早来到蚕茧收购站。大门没开。不过周围都已经来不少人。都是天不亮就过来。因为这蚕茧收购站有个小小的坏习惯。越是后面过来卖蚕茧的价格越是要扣上不少,也不知道咋回事。别的地方服务都很好,所以一般大家都会在规定时间过来,一般很少有人迟到过来。

等到七点半。哗啦一声响大铁门才徐徐打开。走出一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装的男子出来。在门口挂上一牌子。上面写着,上等秋蚕价格十六元一公斤。次一等是十二块。次三等是八快。张牛把牌上所写得说给张父听。良久后才说道,今年价格算高了。咱们家的蚕茧应该能算上等。

张牛一听倒也高兴。那就是几千快钱。在农村算是很不错一笔买卖。加上今年的“石草”已经不差了。更别提张牛山上的大白鸭,黑鱼,黄鳝都还没卖呢。

牌子一出,周围的人都自觉开始排起队伍。张牛算得上在比较前面。“次一等”冷冷的声音从工作员口中说出。这边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的脾气。但是工作效率很好。从不收别人的小意思。该多少该就多少。也不有不少人买上东西送给工作人员换来的都是一脸不宵。

所以大家对这态度问题都不怎么在意。再远的人都要,用拖拉机拉到这边来卖,就因为价格公道。

很快轮到张牛的蚕茧,过称。上一等蚕茧,进一号小门。并朝小门方向指下。示意张牛他们把蚕茧推到那边去。

张牛对这蚕茧站还是第一次过来。以前张父都嫌张牛小,爱闹事所以都没带他过来。等进到里面才知道。原来不同等级的蚕茧都有不同门进去。里面都有负责人。张牛这一号门。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妈。

一号门里面是个大大的仓库。在大妈身后。开着机器的员工不断的把蚕茧堆到后面的蚕茧山去。

张牛估计这后面的蚕茧山不下几千斤的蚕茧,这蚕茧山还真是名副其实。

大妈倒是认得张老汉,还说他这蚕茧这几天里面算好了。张老汉呵呵一笑。不说话。只是把车上的麻袋搬下来。之后就有蚕茧站的员工开着机器过来提走,而张牛也只要过去看下重量就可以。在家称过。也不会少到那去。

大妈开出一张票据要张老汉去财务办公室领取。张父倒有点纳闷。不是直接给钱吗。大妈很爽快的说到。现在蚕茧站已经给人收去,所以有些规矩改了。下次你们就清楚。

张牛按着走廊的方向就找到财务办公室,签上张牛那蜘蛛爬的大字也算是取出钱。一共是七千八。都是银行刚出取出来。大多还是连号的。

张父自己把钱很小心的放到贴身衣服内。这也是农村人保守思想,感觉放在最里面就越安全,以前村里人都喜欢把钱压在箱子下面或者是瓦盖上面。人老了记性有时也会出错。搞的钱都找不到。现在已经好多了张父也学会把钱存进银行。保险。还能涨点利息。不过没前几年多,那时一年两万块存上一年光利息就有三千多,现在能收获个几百都比较幸运。

存好钱后。张牛进菜市场准备买点猪头肉回去。在菜市场上还碰到几位上次在他这买玉米的熟客。其中就有那位大妈。要不是她先出声,张牛还认不出来呢。询问怎么现在没玉米卖。

弄的张牛怪不好意思的,买菜也能碰到这样的事情。

在打发大妈后,张牛提着买来熟食袋子准备出菜市场。裤角上不知道啥时候被一条黑色毛发的小狗咬着。这狗也不知道那钻出来,头上还残留着一片大白菜的叶梗。拼命的咬着张牛裤脚,还不断发出呜呜的声音。那声音谁听上去都觉的可怜。张牛也不例外。

旁边卖菜的大婶告诉张牛,这黑色小狗在这已经一个多月,也不知道哪里流浪过来。每天就在菜市场找点人家摊位留下的肉末过日子。上次还来过几个城管,想抓回去吃狗肉。不过这狗也聪明,倒也没给城管抓走,就是不知道今天怎么会咬上你。

张牛蹲下身,觉的是自己买的肉食香味吸引了它。才会咬住他吧!在袋里拿出一块猪头肉丢到黑色小狗面前。

小狗那黑色的眼珠一转。似乎闻到香味,松开嘴角。扑向那肉块,看似真的饿坏。瞧得张牛又丢过一块。在丢过两块后,张牛站起身来准备回去。可是刚一走小黑狗又扑过来咬住裤脚不放。看的一楞。难道吃上瘾头,又拿出一块肉丢过去,不过这次肉块也没用。还是那样咬着。

张牛试过几回,这狗好象和他耗上了劲。只要人一走就扑上来。还是在旁边那卖菜的大妈说,这狗不会想跟你回家吧!张牛一想,貌似狗自己找主人的也不少。于是对黑色小狗说道,要是想跟他回家是的话就吼上几声。这狗还真是汪汪喊了两声。

看到这狗这么有灵性。反正家里已经有不少动物也不多你一个,虽说瘦皮包骨,不过有空间水在应该很快能赶上来。

张牛提起袋子往外走,小狗也摇晃跟上来。买菜别的没买到。倒跟来一只黑色小狗也算是出奇。

把小狗抱到三轮车,抚去头上的菜叶。回头对张父说。这是菜市场上跟回来,看它可怜。反正家里不却吃的,养只看门的也不错,那小狗似乎知道在说它。不停的汪汪的喊叫。

带只小狗回家张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