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拉失德史》记述,他度过了苦恼的时光。“他接受了割礼,同一天,16万人剃了头,表示信仰伊斯兰教”。〔63〕正像穆罕默德·海达尔二世回忆的那样,秃忽鲁帖木儿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统治者。且不考虑伊斯兰教可能对他产生的任何精神上的吸引,他必定估计到皈依伊斯兰教在他获取河中的目标上是有利的。不花剌和撒麻耳干两城就值得他向古兰经拜倒。无论如何,他一旦巩固了在蒙兀儿斯坦的地位,就提出他对原察合台汗国的西部领土的要求。形势对他十分有利。自从阿布达拉赫被驱逐后,河中又陷入分裂和混乱之中。速勒都思部巴颜和巴鲁剌思部哈吉两位异密战胜了阿布达拉赫,但是,他们没有能力进行牢固和持久的统治。《武功记》把巴颜描述成“宽大为怀”的人,由于酗酒恶习而变得无能。哈吉虽然固守他的渴石封地,但是,后来表明了自己是一个有些软弱的人。最后,河中的其余地区在无数的地区突厥封建主之间四分五裂了。对秃忽鲁帖木儿来说,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1360年3月,他入侵河中,从塔什干直接向沙赫里夏勃兹进军。哈吉率领着从沙赫里夏勃兹和卡尔施征集的军队,最初想进行抵抗;后来,在敌人的优势面前,他渡过阿姆河退入呼罗珊。〔64〕
秃忽鲁帖木儿获得了如此彻底的胜利,以致哈吉的侄儿、当时年仅26岁的帖木儿认为与胜利者一方联合是明智的。为帖木儿朝歌功颂德的《帖木儿武功记》极力表明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抵抗这次入侵,帖木儿才承认了这位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得到了他那位自动逃跑了的叔叔同意的。〔65〕然而,这些陈述是前后互相矛盾的。帖木儿归顺秃忽鲁所得到的回报是接受了沙赫里夏勃兹作为他的封地,在此以前,该城一直是属于他的叔叔哈吉。其后不久,当秃忽鲁返回蒙兀儿斯坦时,哈吉又从呼罗珊回到河中,打败了帖木儿,不仅使他归还了沙赫里夏勃兹,而且还像年轻的巴鲁剌思人将要做的那样,〔66〕又成了哈吉的俯首帖耳的属臣。然而,秃忽鲁不久又从蒙兀儿斯坦返回河中,从他进入忽毡的时刻起,河中贵族们前来迎接,并纷纷表示归顺。巴颜一直护送他到撒麻耳干,这次,哈吉也来向他献殷勤,但是,当秃忽鲁处死了忽毡异密后不久,哈吉变得惊慌失措,并逃往呼罗珊,在该地的撒卜兹瓦儿附近被土匪们暗杀。〔67〕这一戏剧性事件的结果是帖木儿在默认秃忽鲁的宗主权下,成了巴鲁剌思氏族的首领,同时也成了沙赫里夏勃兹领地的无可争辩的君主。迦兹罕的一个孙子迷里忽辛在阿富汗东北为自己辟了一块领地,包括兴都库什山南北两面的巴里黑、昆都士、巴达克山和喀布尔。秃忽鲁帖木儿前往攻之,在瓦赫什河畔打败了他,进入昆都士,直抵兴都库什山,按其祖先成吉思汗的方式,在该地度过春、夏两季。他一返回撒麻耳干,就处死了速勒都思部巴颜,然后返回蒙兀儿斯坦,以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作为河中总督留下,并以帖木儿作为他的辅臣。帖木儿的行为看来是他的忠诚的可靠保证。〔68〕
于是,在这位令人畏惧的强大可汗的统治下,原察合台汗国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预见,要不了许多年以后,秃忽鲁给他儿子作为良师益友和辅臣的帖木儿将结束重新恢复的这一察合台汗国,而以新的帝国取代它。但是,在接着研究河中征服者史之前,我们必须折回来研究波斯的蒙古汗国的兴衰。
注 释
〔1〕察合台,或写成chaghatai。在《秘史》中写作cha'adai。这儿Jagatai的写法是用伯希和(《通报》1930,304页)和巴托尔德(《突厥斯坦》)的写法。我们所用的Jagatai(Djaghatai)是西方的习惯用法。
〔2〕瓦撒夫书,转自多桑《蒙古史》III,436。
〔3〕成吉思汗曾对异密们说:“凡是极想知道札撒、必里克和如何守国的法规的强烈愿望的人,就去追随察合台。”参看《史集》第二册,第172页。——译者
〔4〕据拉施特记,参见多桑《蒙古史》II,101—102。
〔5〕多桑《蒙古史》II,93,100。
〔6〕参看巴托尔德在《伊斯兰百科全书》“Jagatai”(察合台)条目。第832页。
〔7〕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察合台条目。832页。
〔8〕据志费尼记,转自多桑《蒙古史》II,102—107。
〔9〕蒙语Mongka就是突厥语Mangu,此处分别采用这两种形式,目的是区别察合台的蒙哥与1252年罢免他的大汗蒙哥。
〔10〕多桑《蒙古史》II,204;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察合台”条目第833—834页。
〔11〕多桑《蒙古史》II,271。
〔12〕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察合台”条目,第833至834页。
〔13〕穆罕默德·卡兹温指出志费尼对乞失麦一名的拼写是Ksmain(《世界征服者史》第34页)或Kishmain(同书,Bérézine本I,165)。
〔14〕志费尼书I,34,萨伦迪的拼写是Saindi和拉施特书,贝内赞本I,165中。
〔15〕卡兹温提到,该王子在志费尼书中以没有元音的形式提到:Uknj或Oukndj(《世界征服者史》I,38)。
〔16〕多桑《蒙古史》II,271—273,摘自《史集》。
〔17〕按《史集》记阿鲁忽先被阿里不哥驱逐千五百里,达七河地区的孛劣撒里之地,但阿鲁忽不久又征集军队反攻,在伊犁河畔打败阿里不哥军。阿鲁忽因这次胜利得意洋洋,便沿伊犁河返回自己斡耳朵,遣散军队,不加警备。这时阿里不哥军越过塔勒奇山口(今果子沟),攻打伊犁河谷和阿力麻里,夺取阿鲁忽的兀鲁思。——译者
〔18〕多桑《蒙古史》II,352—354。在对察合台史的阐述中,只得重复一些已经在第七章中从忽必烈史的角度出发已经简略地陈述过的一些事实。
〔19〕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察合台”条目第833页和“别儿哥”条目第726页。
〔20〕八剌一名的常用形式:Boraq或Borraq是一伊斯兰化的名字。伯希和重述了马可的Barac和《元史》中的八剌(Pata),强调了蒙古名是Baraq(《乌古斯汗的传说》载《通报》1930,第339页)。关于八剌的统治,参看多桑《蒙古史》II,359—360,和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剌克”(Burak)条目。第814页。
〔21〕据王治来《中亚史纲》第485页上是在忽毡河(锡尔河)畔打败海都。原文是Amu Darya。据后文“八剌退往河中”,和前文“八剌在忽毡赶走木八剌沙”等事件来看,八剌活动范围在锡尔河一带,因此,此仗可能战于锡尔河河畔。——译者
〔22〕海都战胜察合台蒙古人后,通常住地是怛逻斯(参看伯希和《通报》1930年,第272页),正是在怛逻斯,他见到了从北京到伊朗途经该地的列班·扫马和麻古思。
〔23〕多桑《蒙古史》III,435(据瓦撒夫和拉施特记)。此处提到的不里不要与1252年被拔都处死的不里混淆。捏古伯必定是指Nagübai(伯希和《亚洲杂志》II,1927年,266)。 实际上捏古伯是八剌的叔叔,木八剌沙是八剌的堂兄弟。——译者
〔24〕多桑《蒙古史》II 450—451,III,427—453;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Burák”条目第814页。
〔25〕据拉施特和瓦撒夫,转引自多桑《蒙古史》II 451,他记述捏古伯死于1272年。
〔26〕多桑《蒙古史》III,457—458。据瓦撒夫记。
〔27〕看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察合台汗”条目,第833页。
〔28〕即回鹘,元明两代译畏兀儿,从1271年以后,取畏兀儿译名。——译者
〔29〕多桑《蒙古史》II,451—452,考狄尔,II,310—311。1274年,海都驱逐忽必烈在喀什、叶儿羌(莎车),甚至于阗的代表。1276年,忽必烈重新征服于阗,也暂时地恢复了对莎车和喀什的统治。
〔30〕多桑《蒙古史》II,512—515。
〔31〕上引书II,516—517;梅拉书IX,479。
〔32〕瓦撒夫说:“在正直和仁慈的统治者海都的统治下,河中各地繁荣昌盛。”参看多桑《蒙古史》III,458。
〔33〕上引书II,511;III,431;巴托尔德《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