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尤氏有终的奋斗生活 作者:红地(晋江vip2013-12-17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配媳妇,也是个农妇,商人妇,哪比得上自己。将来有了儿子,官家子弟出身更是比她们的孩子强,那些女人一辈子也赶不上自己。

    现在魏娘子一心的跟尤老爹过日子,自己早日生下个儿子。“只是衙门里白知县和郑县丞,爹爹不知站在哪边儿?”尤老爹看向女儿为绵,以前魏娘子没进门前,尤老爹衙门里有什么为难事儿,就好跟女儿为绵说道说道,现在媳妇进门了,即使想跟女儿商量点儿事儿,也不好把才进门的媳妇撇在一边。魏娘子现在知道自己没见识过官家的事儿了,装作没看见尤老爹示意自己先回房的眼神儿,也看向为绵。为绵想着让魏娘子多知道点儿,免得出现王熙凤那样无知放印子钱的事儿。为绵想了想,说道:“两边都交好,是最要不得的事儿,很有可能使两位大人觉得爹爹是墙头草,进而,都疏远了爹爹,最后,都放弃了爹爹。今天的事儿,就算了,毕竟爹爹是第一天任主薄,郑县丞比爹爹品级高,资历老,爹爹这样对郑大人也不算错。不过以后,爹爹在衙门里,只要白知县身子正,就凭爹爹是白知县提拔的,爹爹也得站在白知县这边儿,这样,即使将来白知县下去了或致仕了,也说不出爹爹错来,别的大人也敢提拔爹爹,毕竟人才不缺,缺的就是知恩图报的忠心之人。对着郑县丞,爹爹,只管按着品级来,恭敬知礼,别说人的不好。不能交好,也别结仇。”

    尤老爹听了,对女儿为绵更是叹服,只遗憾女儿怎么不是个儿子啊,要不待几年,就凭为绵尤家也起来了,将来怎么不兴旺发达。看来即使将来娘子生了儿子,等断了奶,就让女儿接过来养吧,魏娘子教的魏秀才即使有先生教导,还不如女儿在家自己看书的呢。而一旁的魏娘子早就听呆了,跟人都交好,也有害处啊。以后魏娘子行事更是谨慎,遇着拿不定主意的更是问了为绵才去办。

    为绵又说了自己和魏娘子在家的事儿,魏娘子则说了些第二天回门的事儿,尤家父女一看天色也不早了,明天还得去魏家,为绵先回屋了,魏娘子也跟着尤老爹回房休息了。

    “小弟啊,你可不知道,这大姑娘的本事,连老爷在衙门里的行事,都是问过大姑娘的,大姑娘更是家里一把手。早知道大姑娘这般能耐,姐姐还不如不嫁到尤家,把大姑娘说给你好了,也好有个人帮你。”魏娘子趁着尤家父女在院子里从车上往下搬回门礼,自己拽着弟弟魏秀才在一旁说道。

    魏秀才听了只觉得好笑,又感动姐姐对自己的一片心,都说长嫂如母,姐姐对自己何尝不是半个母亲呢,但凡有点儿好的都想着给自己,因此说道:“姐姐,别可惜弟弟了,姐姐也不想想,姐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尤家以前跟咱家也是没有往来,姐姐要是没嫁到尤家,姐姐往哪儿知道大姑娘去。再说弟弟跟着大姑娘也差着好几岁呢,等将来弟弟考上了进士,娶的媳妇还可能比姐夫的官职还高呢。现在姐姐能嫁的好,弟弟就高兴了。”魏娘子听了,寻思着也对,弟弟将来考了进士,怎么也得七八品的官,老爷那时候应该也差不多,到时候弟弟娶个比老爷官职高,家里有势力的,对弟弟帮助更大,这样一想,魏娘子心里才不遗憾了。

    魏秀才见着姐姐想通了,就赶紧帮着姐夫尤老爹把东西归置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需要考试去,27号再更新。

 8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 庚寅(1)

    从魏家回来,魏娘子算是正式离开了魏家,以后再提起魏家,再也不能说“我们家(魏家)如何如何了……”,从现在起,魏家成了魏娘子的娘家,以后魏娘子的家就是尤家了。可能魏娘子也明白了这点,所以,这次从回门回来后,魏娘子对着尤老爹更是以来,凡是行事,总是遵照出嫁从夫,对为绵,即使不能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也能一、二分把为绵当成侄女般亲近,八、九分有着对原配女儿的恭敬。尤老爹见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该说填房娘子不能如亲生母亲一样,好生照顾女儿为绵,太过拘谨,还是该庆幸娘子把她的心思摆在了明面上,自己不用担心,娘子暗里虐待了女儿。看着女儿为绵一无所知的样子,尤老爹更是觉得亏待了女儿,女儿七岁时就料理家事,平时一点儿也不用自己操心。现在,自己即使娶了娘子,继母也不能跟亲娘一样啊!别人家的闺女这个时候才刚开始跟在亲娘身边学管家,为绵早就当得起这个家了,别人家的闺女还能跟自己亲娘撒撒娇,抱怨抱怨,为绵娘没的时候,为绵还小,恐怕也没了记忆,现在,到了跟在娘身边学东西的年纪,自己娶回来的媳妇,却还得让为绵帮着管家,一点儿也享受不到闺中女儿的轻松。

    尤老爹越想越心疼女儿;但是想到自己媳妇的性子,尤老爹还是抵住愧疚,把家里的事儿托付给女儿。尤老爹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带着账簿去找白知县。

    白知县看着眼前的几本账簿,这尤主簿有些心急了,这才刚从不入流的典史升迁到主薄,又满腔心思的往上爬了,这对于提拔他的自己这个上司,可不是件好事情,白知县脸上的笑容已经退却了,冷冷的说道:“尤主薄,这些账簿有什么问题?”尤老爹仿佛没看白知县冷淡的样子,说道:“大人,这些账簿上的数据不对,至少有十余倍的出入。”白知县吓一跳,本以为尤主薄只是新官上任,做做样子,给下面的人立立威,没想到还真有问题,这下白知县也不管尤主簿私下有没有小心思了,现在账上的问题是大事儿,白知县忐忑的说道:“尤主簿,你确定这些账簿有问题?”尤主簿其实查出账簿有问题的时候自己也不敢确定,于是,让女儿为绵也算过,确实是有问题,为了思路清楚,明白账簿上的出入,为绵还特意给自己把所有的账上往来列表一一对清楚,确实有问题。尤主簿肯定的把自己照着女儿为绵的列表抄下来的那份表拿出来,递给白知县看。

    白知县接过来,最左边日期,然后出入东西名称、数量、价格并列,最右边总价,一一对应着,往来很清楚,账面很平啊,白知县疑惑的看着尤主簿,哪儿有什么问题,这不是耍自己吗?尤主簿看着县老爷跟自己一开始一样没看出问题,心里平衡了,于是,又把自己抄的那份表格拿出来递给白知县,白知县看着这份名为“大兴1644…1700年历年商品价格表”,疑惑的看了看尤主簿,好嘛,清初可能朝廷不稳定,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有些偏高,随着大清局面稳定下来,商品价格也逐渐有所下降,但衙门里的账簿却一直是按着大清初年的价格走的账,如果这一切属实的话,那就是说这些年来衙门里花了一大笔冤枉钱,以清初的价格买现在的市场的东西,或者有人也知道这个差价,那笔差价落在了某些人的口袋里。到现在,白知县也明白过来了,说道:“步凡,这价格表你可是核对过的?”尤老爹一听白知县的口气已经没了那火气,变平和了,就知道白知县已经冷静下来了,说道:“这价格表,下官是跟一些老百姓和一些百年老字号的商家核对过的,没有什么大出入了。”

    白知县听了,沉默了,看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以前还只当是夸大了,现在看来即使天子脚下也不是没有顶风作案。现在尤主簿能看出来的问题,以后接任的官员未必不能看出来,现在自己瞒了下去,以后接任的也瞒下去还好说,要是有个耿直的爆了出来,自己可就危险了。想着,白知县说道:“步凡,可有什么办法?”

    尤老爹说道:“现在要紧的是查清,以前大兴的官员是否知道这账簿里边的事儿,要是不知道,大人说出来,就是大人明察秋毫,也是大人才干突出,为官清廉,要是以前的官员知道这事儿,那就得看看他们后边有没有人,再说了,下官只能想到这些,到底怎么行事,下官听从大人拿主意。”说完,向着白知县拱手示意。

    白知县听了尤老爹的答话,心里很是满意,到底是自己提拔上来的,跟自己一条心,这要是郑县丞,肯定用这事儿自己挤下知县的位子。白知县走到尤老爹身边,拍拍尤老爹的肩膀,说道:“好,跟着本官好好干,将来本官肯定少不了提拔你。”尤老爹听了这话,心里很高兴,自己没有亲戚扶持,只能依着自己的本事,往上爬了,现在白知县是个好官,自己站在他这边,既不违背本心,又能升官,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