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眼一看,那简直就不是人住的房子,几间偏屋日子太久,已经塌了一半,正屋的房顶脱落了一片瓦,屋子肯定是漏了,也没人修。到处都是灰,窗台上摆着两个像是狗食盆般的饭碗,正屋的门口,有一把破的不能再破的椅子。
看到这一幕,我隐隐有点心酸,郑初一的后半生,就是孤零零在这里度过的,有时候,他可能就呆呆坐在屋前那把破椅子上,回想过去的事情。
我们三个人在院子外面朝里张望的时候,对面那排房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出来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婆。经过郑石头的讲述,我们知道这个村子里其实都是正常人,只不过年龄都大了,而且很孤苦,所以看上去有点怪怪的样子。那老太婆拄着一根拐棍,不知道在吃什么东西,反正吃的很费力,没牙的嘴巴一个劲儿的蠕动着,站在那边朝我们这里看。
我们明知道她不能拿我们怎么样,但就这样看着,竟然看的邝海阁心里都有点发毛了,低声跟我商量,是不是先回避一下,等没人的时候再来。李富生不作声,带着我们绕到房子后面,院子的砖墙塌了一半,翻身就能跳过去。
这院子里肯定没人了,我们跟着李富生翻到墙里面,正屋连锁都没有,推开门,一股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家具烂的几乎要长蘑菇,床上的被褥估计破的不能要,郑初一死了之后已经让人拿到外面烧了,只剩下一张光板床。正屋的面积是不小,但没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过来。我们转身出门,到旁边的几个屋子里去看。
这一出门,我一眼就看到在正屋的对面,有一个小房子,那房子跟郑石头家的小屋几乎没有区别,没窗子,只有一道紧紧关着的门。我们径直走过去,门没上锁,但卡死了,使劲才推开。
小屋里空荡荡的,但一眼看过去,仿佛有点熟悉,跟郑石头家小屋里的摆设很相似,只有一张落满灰尘的桌子,桌子上有牌位,已经倒了。这牌位同样好多年没有人理会,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辨认不出来。
“这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间小屋,用来供牌位吗?”
“可能是,郑石头家里有,相隔这么远的郑初一家里也有,不过这可能是他们的习惯。”李富生抬头朝屋子上面看了看,道:“村子最早搬过来的时候,都是同宗同族的人,家家户户供着始祖的牌位,这并不奇怪。”
说是不奇怪,但真正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总还是朝外冒奇怪的念头。从郑石头讲述来看,村子很正常,只不过位置偏远了一点,而且历史比较悠久,可是这个村子,真的就像他说的那么简单普通吗?我不这么认为,然而暂时发现不了什么,也就无从推断。
“走吧,再到别处看看去。”
我们三个依次转身出门,李富生出门之后又站住了,回头看看,然后重新转过身,走到了小屋里面。我和邝海阁站在门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李富生在那张破旧的桌子旁蹲了下来,屋子里的灰尘落的足有一寸厚,把桌脚都给埋住了。李富生掏出一把匕首,把一条桌腿下的灰尘轻轻刮到一边,这样一来,我就看到那桌腿下面,好像垫着一本书。应该是桌子放不稳,一条桌腿短了一截,然后被人塞了一本书垫了起来。
他把书捡起来,估计是一本很老的书,线状的,李富生拍灰尘的时候,线就断了,书一下子散的七零八落,他把书重新整理好。这不是一本刻印印刷的书,是手抄本,封皮上没写字。这种线装书在民国的时候就开始被取代,不过村子跟外界几乎是隔绝的,所以不好判断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最少有几十年了。”李富生摸了摸封皮,又翻了一下,虽然只是一本手抄书,但纸张的质量很扎实,线封的又牢固,到了今天,勉强还能看。
“是本什么书?”我一想,就想起来郑石头说的,郑初一当年念书的时候用功,又有才气,只不过世事难料,家里遭了变故,这么好的书拿去垫桌脚了。
“还不知道。”李富生开始一页一页的看书里的内容,翻了那么两三页,他突然就啪的合上书本,转头看着我们。
“怎么回事?”
“这个……”李富生慢慢道:“是我写的书。”
第256章 老村(八)
“这是你写的书?”我一听李富生这么说,顿时充满好奇,从他手里接过那本几乎已经散架的书翻来看,书是繁体字手抄的,而且行文难懂,我看不明白,道:“这书是你什么时候写的,总要有个大概的印象吧?”
“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李富生道:“这本书的内容是我撰写的,但书是后人抄下来的。”
“就是说,你是书的原创者?”
“对。”李富生点点头,站在小屋的门口,又朝村子四周望了望,道:“怪不得我总觉得这个村子的布局有点熟,如果是我的话,我大概也会这么修建村子,是因为有人看了我的书。”
“这书,是你什么时候编撰的?”
“很早了。”
这本书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李富生编撰的,内容与方士平时接触的东西有关。第一个李富生在当时是个小有名气的人,游方诸国,收了很多弟子。但李富生平时有很多大事要做,他无法亲授每一个徒弟,所以专门抽空编写了这本书,自己不在的时候,下面的弟子可以通过阅读钻研来进行学习,也就是类似教科书的作用。当时虽然诸国内有很多方士,修行的大概是同一类的东西,不过不可能有人写出一本一模一样的书来。所以李富生很肯定,这必然是自己很久很久之前编纂的书。
“等等!”我一把拉住李富生,压低声音问他道:“第一个李富生,在当时叫什么名字?不可能也叫李富生的对不对?”
“恩。”李富生竟然没有否认,很干脆的点点头:“他不叫李富生。”
“第一个你,是个方士,出生在诸国战乱的时代,还游走四方,收了那么多徒弟,而且游走的目的,大概跟这个事件脱不了关系吧?”
“是。”李富生又点点头。
“这个人,除了是贾苏,我想不起还能是谁了。”我并不是非要跟李富生较真,但他的前身是谁,只要明白事情经过的人都应该猜的出,然而我问过李富生不止一次,他却不肯承认。一件明摆着的事情,他不肯承认,背后可能就有不可告人的原因。事实上,我也不是不信任他,但现在我们三个人组成队伍,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伴之间的事不弄清楚,心里总觉得非常别扭,不舒服。
“听我说。”李富生拍拍我,道:“我不是贾苏,真的不是。这件事你不要再追问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慢慢讲给你听。”
我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是望着他说话时的表情还有他的目光时,我能感觉的出,他没有恶意欺骗我的意思。每个人,尤其是李富生,还有我爸那样的人,可能心底都有一段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过去,他们有苦衷,我可以理解。所以,我慢慢的恢复了情绪。
因为这本书李富生亲手编撰的书籍的出现,让我们对郑初一这个过去的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从表面上看,破败的院子,简陋到极点的一些摆设可能没什么可研究的,但李富生还是特别认真的一点点的摸索。我们又把正屋找了一遍,接着就在两旁的厨房之类的地方寻找,一无所获。
最后,这个院子里只剩下两间塌了一半的破房子,房子塌了之后一直没人管,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彻底塌下来。李富生说到里面看看,我们三个人把房门拾掇了一下,邝海阁到院子里弄了根木头,先到屋子里顶住坍塌最严重的一块,接着,我们弯腰走了进去,小屋里摆放着一些杂物,什么都有,是些小零碎。
在慢慢翻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的目光一下子定住了。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之间,我看到了几个木头雕出来的小玩具,有小鸟,小刀子,小木船。玩具上布满了受潮之后产生的黑斑,糟朽不堪。
看着这些,我甚至能够联想到,那个疯了的郑初一,也曾经是个耐心而且慈祥的父亲,他亲手雕出这些小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玩,让小玩具陪伴孩子度过清贫但是美好的童年。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后面发生的惨事打的粉碎。
美好,快乐,童年,故乡……都不复存在了。
就在那一瞬间,我可能突然理解了我爸来到小村时的心情。毕竟,这个老村留给他的,并不全都是噩梦般的记忆,还有那么一点甜蜜,有那么一点温暖,正是因为这些甜蜜和温暖,才让他对这里始终念念不忘。
这么一想,我就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