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尽梦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值不菲,然而东海领地内都是穷苦人家,谁也用不上,想卖掉变现都难,此时正好用来贿赂黎威。

黎威稍微瞄了一眼礼单,显然是看见了其中所列物品的价值,立刻换上一张笑脸。再加上黄志已经偷偷发动了“社交”技能,两人很快便笑容满面地畅谈起来,毫无嫌隙。

黄志眼见贿赂的手段生效,趁热打铁地询问黎威是否能够做主延迟守军回返离州府的日期。

黎威满怀深意地看了看东海镇卫队先期抵达的五十人,打了个哈哈,“士心兄弟,要想我军延长滞留期并非不可以。但你也知道,皇庭诏书已经下来,尽管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说,然而这两千人的粮饷却是没了着落。若是东海镇能够负担这笔费用,黎某也不是不能通融。”

黎威所说的并没有错,粮饷正是决定一支军队能否生存的第一要素。没粮饷的军队要么散伙,要么落草为寇,这可不是能够以人的意志和决心为转移的,历史上只有少之又少的几支铁军能够在短期之内克服此困难。但眼前黎威这支两千人的军队绝对不在此列,也不可能因为一份礼单而替东海队白做工。

“粮饷……”站在黄志身后的司马富强脸色苦得有如吃了黄连,东海镇若是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军队,早就如武强所企盼的那般,将镇卫队人马扩充至五百人。

眼见着这条路被堵死,东海队只得另想办法。不过黄志的“社交”以及那张礼单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尽管东尾关的交接手续已经办完,黎威并没有立刻让城墙上的守军撤下,而是答应等明天离开之前再撤走,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海队的机会只在今夜,他们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应对。

东尾关尽管在总体形制上均与东牢关相同,但是梦中人们一旦真的登上关卡的城楼,立刻便分辨出两关的差异所在。

东尾关和其周围的山势一样,都是南北走向。其所在地是一片葫芦形山谷,关墙建立处正好是两山山麓的相接处,无论是关前关后都有一大片空旷地带。关墙的长度虽然也同样不到五十米,但守备方的优势明显不如东牢关那么大。

因为关前有了足够的空间供来犯之敌摆开阵势,尽管还是无法动用大型攻城器械,但无疑多了腾挪之地,令带兵的将领多了很多选择的方案,也就可以玩出不少的花样来。当然,东尾关前的这种特性不止是敌军可以利用,守军同样可以受益。因为在关前山谷的另一面,尾东关座落在四百米开外。

关墙上每隔五米架设着一部绞车弩,这也是东牢关所没有的,可见此关长期处于备战状态。据黎威介绍,这些绞车弩的射程均达到三百米以上,几乎可以射到对方的关墙下面。而且从绞车弩的外形尺寸,基本上可以判断其射出的“箭矢”是那种一米多长的带翎短矛。这样的“箭矢”一旦射出,可以轻松地射穿好几人,不愧为守城的利器。每架绞车弩旁均有一名离州府的士兵站岗,虽然绞车弩都还未装填,但相信只要尾县叛军赶来袭扰,这些强悍的杀器随时可以发威。

司马富强趁着夕阳的余晖并不是那么刺眼,发动“登高远眺”效果极目西望,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尾东关关墙上来回巡视的尾县叛军。

因为这片东西四百米,南北近千米的山谷存在,无论是东尾关还是与之遥遥相对的尾东关都在关墙前架设了两三层的拒马,以防遭到对方骑兵的突袭。

如何才能利用手头有限的军力守住东尾关,东海队的两名决策者绞尽脑汁,依然是毫无头绪。天色渐暗,基本上已经看不见几十米外的地方,众人不得不先下了关墙,留待明日再做打算。

晓风残月等人自然是好吃好睡,可是黄志和司马富强则是根本无法入眠。若是明日黎威带兵前脚走,尾县叛军后脚跟上来袭,这东尾关可就立刻要易手。丢了关卡事小,没了性命才是糟糕。就算能够安然逃回东海镇,依靠正在假设的第二道防线据守,鬼知道东儿那女人会不会又掏出一张诏书宣布将东海队诸人“革职查办”又或者“抹去”什么的。

第二天众人起来,一眼就看见两人憔悴的模样。而两人彼此对望一眼,知道对方也和自己一样,不由得相视苦笑。

“怎么,还在为人手不够犯愁?”张伟挤进两人之间,一手搭上一人的肩膀。

“是啊。”司马富强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他为此已经是殚精竭虑了。而黄志则是疲惫地点点头,什么也不说。

“瞧你们两个,守不住就不守嘛,难道你们忘记了三国时最出名的一计?”对于战略方面的东西,张伟不敢提什么建议,但于战术层面,他的战术素养,他的敏锐,哪怕是司马富强也不得不自认弗如。

第七夜 交接东尾关(三)

司马富强和黄志隔着张伟彼此互望一眼,怎么就没想到呢,三国最出名的计策无非就是“空城计”了。尽管诸葛亮是否真的使用过“空城计”有颇多争议,那段历史也不可考,但“空城计”作为《三国演义》中孔明与仲达斗智的典范,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而且“空城计”成功的案例也确实存在,据司马富强所知,早在BC666年的春秋时期,郑国上卿叔詹就曾用此计智退楚军,以后历朝历代又多少有过类似的案例。此计无论是否会被尾县叛军识破,但无疑是目前最适合东尾关的策略,哪怕是尽可能地拖延一段时间也好。

“以后再有这种事情,麻烦你主动提点建议,别老藏在心里。”司马富强埋怨到。他不满的是张伟居然到现在才说出来,让他和黄志苦熬了一夜没睡好。

“这个……队长,你们也没向大家征询过意见啊。我还以为你们两个胸有成竹了。”张伟为之气结。

在他看来,“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这么简单的问题,应该不会成为队长和黄志的困扰,而这两人也确实从头到尾没和队友们商量过此事,鬼才知道他们居然还失眠了……

既然有了主意,他们也就不再迟疑,立刻以“空城计”为考量,实地考察实施细节。

东尾关的关墙上常备的站岗士兵是二十人,其中十人为墙头的固定岗,四人为流动哨,六人守在城楼里。也就是说,只要确保关墙上的哨位有这么多的人数,尾县叛军便无从判断守关的军力究竟有多少。

而东海镇派出的镇卫队人数足有一百人,就算东牢关需要分去其中四十人,余下的六十人也足够在关墙上实施三班倒站岗。

通过向黎威询问,黄志得知东洲势力并没有现实世界的“望远镜”或者“千里镜”这种东西。也就是说,除非司马富强这样能够通过技能增加视距的人物,正常人只能像黄志那样隐约看见对面关卡招展的旌旗,而无法看清关墙上的守军。而且就算是司马富强,也无法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看清尾东关关墙上士兵的面孔。

“平常尾县叛军是否会派探马过来刺探东尾关呢?”司马富强问到。

黎威看在黄志的面上,对这位新晋的游击将军还算客气,“除非打算开战,否则谁也不会干这傻事,关墙上的绞车弩可不是吃素的。”

也就是说,“空城计”不但可行,而且只要做好了保密工作,甚至可以瞒上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他们想到其他应对之策。

那么这样一来,他们还缺一样东西便能万无一失,和队长一番交头接耳之后,黄志再次出面找上黎威,“黎将军,虽然我们东海镇是付不起贵军的粮饷,但可否将这城头的旌旗卖给我们?对了,还需要买一二十套套官军的制式甲胄。”

想到怀中的礼单,那可是他苦守东尾关一年的俸禄都比不上的,黎威哪能拒绝黄志如此简单的“小”要求。“士心兄弟说笑了,就这些东西,何须劳你们破费呢。这些旌旗我们要来也无用,既然你们有用,留着便是。至于一二十套甲胄,黎某做主送你们便是。”

黎威这不过是慷公家之慨,把这些东西做了损耗送给东海队。关墙上的旌旗确实不值钱,而普通士兵的甲胄也值不了几个钱,比起黄志的“孝敬”,这些东西若是能换个人情,那就再划算不过。

眼看着离州府的兵马渐渐远去,而尾东关方向对此一无所知,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以往平静的对峙,“空城计”已经初步成功了,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保密多久。

此时已是第四天,梦中人们也差不多该准备返回镇上,毕竟回程还得整整两天时间。要在东尾关等到赵猛带着五十名镇卫队步卒抵达,那就绝对来不及在第七夜之前赶回镇上,所以他们决定在明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