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羞他说五伦。种种要翻千载案,堂堂还我一完人。”
⊙课堂上学生问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刘文典回答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众学生不解,他加以解释说:“‘观’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
⊙陈铨的话剧《野玫瑰》在昆明上演成功后,重庆话剧界也开始排练、演出,并由秦怡担任主演。1942年3月6日到9日,《新华日报》打出的演出广告词这样写道:“故事——曲折生动;布景——富丽堂皇。”后来因票房火暴,广告词则改为“客满,场场客满;订座,迅速订座”。
⊙太平天国歌谣《跟着洪杨到白头》唱道:“想起天军在这时,红云一朵照双髻;分得钱粮今还在,忆到亲人眼泪滴。”
⊙溥杰厌倦紫禁城的刻板生活,一心想出国,无奈囊中羞涩,于是他开始偷宫里的东西。溥杰每天上午进宫伴读,下午回家就顺走一包东西,别人以为是皇帝赏赐,也不便多问,如此偷了一年多,一共拿到书画精品400多件,“皆属琳琅秘籍,缥缃精品”。溥杰后来谈到他鉴别文物的能力,“就是通过这一阶段偷运文物的活动养成的”。
⊙1947年8月,整编第57师奉命开赴鲁西南追击解放军,大雨泥泞,道路难行。部队逃亡严重,最好的连队也只剩50多人,而且来自三种成分:一、士兵;二、沿途抓来担弹药的百姓;三、沿途搜获的解放军散兵和俘虏,被戏称为“三合一部队”。
⊙1896年7月13日,李鸿章访法,法国外长汉诺威为大清使团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按照法国礼仪,在检阅仪仗队时,两国首领要高唱各自的国歌。中国当时没有国歌,李鸿章情急之下,唱了一段家乡合肥小戏“庐剧”:三河镇十字路开了门面,东边卖的是瓜子,西边卖的是香烟,中间卖的酒和面。针脑线头样样全……
⊙康有为好嫖,所欠嫖资甚多。1875年,康急于赶往北京,刚上了招商局的轮船,债主们便追来了,“康圣人”急中生智,躲到了船顶上的救生船里,嫖资遂得以赖过。
⊙1949年,厦门即将解放。国府国防部忽下一命令,内容是:要求守卫厦门之陆海空三军之各部各单位,选举模范军人和战斗英雄。授奖典礼这天,各个“英雄”或“模范”要当众宣布他的英雄或模范事迹。一“模范”说:我幼时入过白莲教,学会了枪刀不入之术,所以打仗的时候,就用身体堵着敌人的枪口,使其枪弹发射不出,故而被选为英雄。
⊙民国初年,“天足会”、“放足会”在各地活跃,呼吁放足,于是女人们的脚缠缠放放,也就出现了许多新名词:缠放足、复缠脚、天足、假天足、半缠半放脚等。
⊙电报之初,费用很高。有一次,光绪皇帝收到驻英法大臣郭嵩焘的一份奏折,在奏折里,郭嵩焘参了驻德国大臣刘锡鸿一本,说刘锡鸿“滥用经费”、“挥霍巨糜”、“驻欧使馆不堪重负”,云云。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刘锡鸿在四个月内发了七八次电报,而且全是私事小事。光绪皇帝十分震怒,立刻下旨将其撤职查办。
⊙1946年7月26日,上海多家大报刊登了一则醒目的启事:欢迎上海市的名媛佳丽报名竞选“上海小姐”。策划者是杜月笙。此场选美轰动一时,参选的佳丽多为上海滩当红歌星、舞女。活动圆满成功后,杜月笙和其弟子共募得四亿法币赈灾款,全部捐助给了遭受灾难的苏北平原。
⊙胡汉民年轻时想出国留学,苦于家中贫穷,无法如愿。后来他到《岭海报》担任记者,其“能文”之名,渐为人知。光绪二十九年科举考试时,有两个富家兄弟私下请他当“枪手”,他便化名入场代考,并让兄弟俩都上了榜,事后获六千大洋酬劳。凭着这笔钱,胡汉民终于东渡日本留学,遂了心愿。
⊙林森向公务局建议:“公务局公务太忙,为避免疏忽起见,似可在一般性通知信封上,预先印好‘先生’或‘女士’或‘君’字样。这样不但是对受件人的尊敬,亦省却书写人的时间与精力。”
⊙张之洞与袁世凯一起获得提拔,入京担任军机大臣。幕友高友棠拜访张之洞,张问:“外面有何评论?”高答:“大家普遍认为岑西林(岑春煊)不学无术,袁项城(袁世凯)不学有术,老师有学无术。”张之洞笑道:“项城不但有术,且术很多,我则不仅无术,也不能说有学。”高友棠赶紧奉承:“老成谋国,本自学问中来,房谋杜断,当以老师为归。”张之洞闻言欣慰不已。
⊙袁世凯死后,张伯驹曾同袁的几个儿子聚会,说起袁世凯在历史上可以和哪个人物相比。四子袁克端说可以比曹操、王莽,五子袁克权说可以比桓温。
⊙臧克家在余心清家遇到李烈钧。臧对李说:“久仰了。”余介绍说:“这是新诗人臧克家先生。”李双眼紧闭,点头道:“唔,唔,大狗叫,小狗跳跳。”臧心中起火却又不好发作,后来臧对余说:“以后对不懂新诗的人,千万不要再作介绍了。”
⊙潘光旦与雷海宗二位的妻子都不擅长写字,二人离家到湖南后,所得书信甚少,潘光旦每月只收到一信,雷海宗更少,四个月只得一函及二明信片。某日潘、雷二人谈及此事,潘光旦问有什么办法让她们多来信啊,雷海宗摇头说:“鞭长莫及。”潘大笑,说:“鞭字有语病!”
⊙洪钧任出使欧洲四国大臣时,带着一个小妾周游列国,一时各国轰传,竞相报道。那个小妾后来脱离洪家,改名为赛金花,在上海滩十里洋场艳绝一时。
⊙李鸿章招待美国客人,桌上珍馐一扫而空。李鸿章急中生智,如此这般与厨师交代一番。不一会儿,厨师端上一盆什锦大烩菜来。客人一尝连连叫好,问叫什么菜,李鸿章没听明白,答非所问地说:“好吃,好吃。”没想这“好吃,好吃”和英语的“Hotch…potch”(杂碎)发音差不多。“李鸿章杂碎”遂由此得名。
⊙复辟之前数日,张勋密谒溥仪,进以复辟之说,溥仪摇头不顾。张曰:“圣上不愿,其意安在,能讲给老臣听否?”溥曰:“陈师傅宝琛终日子曰诗云闹个不了,朕还有何心思去干别样事!”张曰:“圣上如允重登大宝,即日理万象,可以不用读书了。”溥大喜曰:“敢是一做皇帝,书就可以不必读了么?”张曰:“古来只有马上天子,从无读书天子。”溥曰:“准如卿言,朕便干了。”
⊙锦州破城后,东野九纵直属队捉住一对操南方口音的中年夫妇,遂对他们隔离审讯。从妇人口中得知,那中年人就是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不过范本人并不承认。几个战士要把范押往司令部,范赖在地上不走。战士急了,拉着他的腿硬拖,范大喊:“我头流血了,我就是范汉杰,快给我上药!”上药时,范连声问军医:“我会得破伤风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章太炎在《曼殊遗画弁言》中记载:苏曼殊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
⊙桂植曾任中国驻菲律宾领事,卸任后回到广东,应岭南大学邀请到校演讲。桂长袍马褂,古色古香,学生们都不以为然。桂植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口便是惊人之语:“我是一只老夜壶了,可是这只老夜壶也曾经用花露水洒过的。”
性情
⊙1920年,袁克文以笔名寒云在上海《晶报》连载的《辛丙秘苑》中指出:前沪军都督陈其美与应夔丞、沈翔云等人,经常在清和坊、平安里等高等妓院一边嫖娼狎妓一边搞革命。(按:袁克文、陈其美、应夔丞均为青帮“大”字辈大佬)
⊙辜鸿铭博学而狂狷,被人称做“怪杰”。他见到英国人,用英语骂;见到德国人,用德语骂;见到法国人,用法语骂。挨骂的个个心服口服。
⊙黄侃与陈汉章同为北大国学教授,二人切磋学问,一言不合,即“以刀杖相决”,都是暴脾气。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敬恒,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请他题词。因是超现实的抽象画,吴敬恒左观右览,不得要领,遂题打油诗一首: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
⊙刘文典说:“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是我刘文典,其余半个是冯友兰。”
⊙1915年,刘师培动员黄侃拥戴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