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地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诺恼侵泄俏薇裙爬稀⑺洞舐さ南驶钌碛啊6琳呤殖忠徊幔诙肥裔♂⒅校茉谧勐薨俅墓悴┫肝⒅胁拖家隆⒀嘞星迳停虮臼榈哪康囊簿痛锏搅恕4酥杏猩钜猓缜宄跷娜苏懦彼担耗芟惺廊酥φ撸侥苊κ廊酥小�
  瞄准“中国区域文化”这一靶心,我们大可以施展身手,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名山大川多得不得了,而历史更是长得令人目瞪口呆。这和喜欢回忆历史的美国人大不相同,美国历史就算从1776年算起,到今天也只有200多年,难怪法国人讥讽说,美国人喜欢回忆历史,但一回忆到他们祖父的父亲那里就再也回忆不下去了。
  在今天,对区域人才地理和区域人才资源的研究开发已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书无疑是该课题一个很好的民间读本

燕赵乃慷慨悲歌之地 

  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
  燕赵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土地深厚,阳光清旷,天气萧凉,自古就是雄视中原的兵家用武之地;以出产英雄豪杰而闻名,唐代大诗人杜牧感叹此地是“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燕赵大地盛产菊花和高粱。菊花散发着高洁苍凉之气,它英气逼人的骄人姿态就是燕赵人的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同时也暗示了燕赵人特有的悠闲生活。高粱在北方的农作物中是最具有辽阔壮美的气质的,它不像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袅,也不似谷子穗垂头委琐的神气,它高高地独立着,在烈日下遍野碧绿,充满勃勃的生机;高粱熟了可酿成老白干酒,燕赵人就喜欢喝这个,离不开这个;高粱酒热烈、醇厚、浓郁的脾性就是燕赵人的脾性。美国人本尼·迪克特曾用菊花和刀来比喻日本人的民族性格,那么我们何不可以用菊花和高粱来比喻燕赵人呢?
  壮丽的碧海青天,巍峨的万里长城。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说:“燕赵自古多悲歌慷慨之士”,然而燕赵大地还蕴含了无限的优雅之气与闲散的情调,以及太多太多的无奈和苦难。
  燕赵与江南比起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燕赵形局 

  我们姑且在地理上把燕赵界定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历史上的范围肯定还要大一些。
  在古代,据说燕子飞到燕山一带就不再往北飞了,所以当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把同姓的贵族功臣召公封到这里后,这个新的诸侯国就被称为了燕国。 作为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描写的是义薄云天的烈士程婴和公孙杵臼,他们救护的孤儿赵武,便是赵国建立者赵简子的祖父。赵国在赵简子手里很快就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十大都城之一,即使从金代算起,它作为都城的漫长历史也已长达800年之久。
  燕赵北面有燕山山脉和万里长城,西部是太行山脉,东边濒临渤海,南方是丰足的大平原。古代军事地理观察家们称这里的地理是:地势雄要,山川巩固,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水甘土厚,物产丰富,以扼制天下。对文治武功皆有卓越手腕的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打算建一个新都。当他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约20里)、大都(北京)之间拿不定主意,这时,僧人出身的邢台奇才刘秉忠和蒙古贵族巴图鲁就极力劝告说:“幽燕之地,形势雄要,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大王若欲经营天下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便选择大都做了都城。
  燕赵地势开阔,沃野千里,兼有三面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在汉代之前,北中国的第一大水脉黄河流向比现在靠北,那时的黄河绕太行山流经燕赵大平原,最后在碣石山一带入海。于是黄河一方面成为燕赵战略上的南部天堑,另一方面也是农业富庶的重要保证。那时候,北中国是整个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之一,在各个领域里扮演了历史的主角,三秦、燕赵、齐鲁等北方区域都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后来美丽富饶的长江以南区域那时还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褥的阴湿蛮荒之地。经济重心的全面南移是唐朝后期到五代时候的事。
  燕赵对于整个北中国的战略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打起仗来一旦守不住北部和西部的军事屏障,那么整个黄河流域就很容易沦入北来之敌的手中。楚汉相争时,如果赵王听信了李左车奇袭韩信粮道的计谋,那么在著名的井陉之战中,韩信的军队将在险要的井陉口遭到失败,那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家名句也就成为赵括式的“纸上谈兵”了。如果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刘宗敏、牛金星等人的行为稍微收敛一些,不致于惹得已经答应投降的吴三桂“冲冠一怒”,打开山海关迎接清军的话,满清人强大的八旗骑兵是否能入主中原还尚未可知。20世纪30年代,如果蒋介石一开始就真心抗日,在燕山一带集结重兵对付日本人,则日本人就算插上翅膀也不可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占领大半个中国。
  丰厚的燕赵文化对世界的最大献礼是北京城。
  施宾格勒在名著《西方的没落》中说:“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北京东临大海,西面北面重冈叠阜,南面是开阔富庶的温带大平原,它是沟通华北与辽东、内蒙、热河的枢纽,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所谓背靠重山,君临大平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扼居庸以制胜,拥燕云而驭夏,总握天下大势。在风水术盛行的古代,北京被赋予了尊贵的地位。
  风水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精华所在,但它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派生出了“天人感应”和“地人感应”思想,风水术就是这些思想最为直接的体现。在古代,“风水”的幽灵游荡在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莫不趋之若鹜。
  古代风水学认为作为帝都必须有天然屏障可以依靠,既能控扼天下,又不局促偏安于一隅,在地理上要“控制六合,宰割山河”。如北京在地理上有“挈裘之势”,意即北京是中国这件裘皮大衣的领口,只要拎住它,整件裘衣就可以随势提起来,如西安有“建瓴之势”,瓴是一种盛水的瓶子,因为西安据关中四塞之土,东有黄河天险,地势上俯瞰全国,一旦东部地区有事,可马上出潼关沿黄河东进控制全局。又如洛阳有“宅中图大之势”,因为洛阳居于中国的正中腹地,便于向四方拓展。
  北京所处的位置非常契合风水所谓的法度,它背靠燕山山脉,黄河挽其前,鸭绿江界其后,被誉为是朝迎万派的万里河山朝宗之地。北京周围山川环卫,永定河、潮白河等构成了发达的海河水系,地脉的形势全,风气密,符合藏风聚气的风水要求。
  在古人看来,北京是一块“王不得不可为王”的宝地,把都城建立在这里,那么中国这件“裘衣”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在手里。事实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首都“蓟”开始,北京在北中国就从未失去过政治中心的地位。

激情大地 

  在北温带,燕赵一带的景物显得廖廓而苍远。坦荡裸露的大地在掠人的阳光下伟丽无边,大海稠湿的清气袭向山水和天空。白绸般的白云舒卷飘飞,成群灰白大雁的身影滑过皇家的红墙黄瓦。
  千百年来、性情豪洒、刚柔相济的燕赵人像北方的老槐树一样栖息在这里,他们体魄强壮,喜欢吃馒头啃大葱,习服于艰苦的生活,他们是慷慨激昂的燕赵大地的主宰。
  陶然亭的芦花,什刹海的明波,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红叶,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荷香菱荡的白洋淀,海天一色的北戴河,古朴雄伟的万里长城,神秘宁静的承德避署山庄……哦,碧云天,黄叶地,燕赵的景物令人魂牵梦萦。

喧哗的光影 

  燕赵的景色像酒一样。这不是清凉的葡萄酒,不是温柔的绍兴女儿红,也不是高贵的茅台酒。这是温带北中国土制的高粱酒,那刺人的烈性,袭人的酒香,醉人的酒液,江南斯斯文文的白面秀才是喝不了的,只有土生土长、淳朴坚毅的燕赵农民才能喝。
  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青纱般如梦如幻,青光浮动着古老文明的帐幔。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红穗子光灿灿的。它沉静的美丽造型令人惊讶,它的红色使人产生理想与激情。高粱在燕 
赵雄沉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