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走中的玫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讲付出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强调自己,就会忽略自己的所得,比如慈善捐款,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安慰,甚至是赎罪,都能够从这样的行为里面寻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就好像爱情,如果只是看到自己的付出,由于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和呼应而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这其实也是忽略了自己在这样的付出过程中的快乐和痛苦,这种人生的经历,是别人拿不走的。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述的那些模范人物,还有现在,媒体上宣传的那些道德模范,他们之所以被树为典型,就是因为他们愿意为了工作,或者是和自己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而付出,不计回报。

不过我总觉得,如果强调不计回报,就已经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说法,道德标准无形中被降低。其实,我们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我们从小却在一种功利主义的奖赏制度下生活,这种制度,对每一种付出进行着精确的计算。

比如,德智体发展,可以成为三好学生;去穷苦地区支教,可以免试读研究生;如果捐献了一大笔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印刻在某一所高校的大楼上面;做义工,可以在升迁的路途上,增加一点分量……

当然,这样的思维在现在的中国太寻常不过。习惯了硬性指标、量化标准,那么,美德自然也可以进行计算,只是很可惜,这样的计算,并不会让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相反,如果大部分人带着一种功利的心态,那么,在奖励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心态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从内心出发,才能够不计较付出,也许,我们很多的道德标本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后来,被社会人为地量化了,给予了他们并不需要的荣誉。只有自己拥有道德进步的力量,才能完成个人的自我进步,而个人的自我进步,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个人的道德完善,没有标准,每个人尽力而为,能做多少是多少,在做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17 关于快乐

七年之前

2003年,到了伊拉克,

这一次我看到了真正的战争,

看到了炮火下的巴格达。

但是我看到的,

依然是认真生活着的人们。

七年之后

回看自己,

这些年总是处在一种幸福的状态,

因为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幸福来自自己的感觉,

而不是外人的判断。

七年|之前

希腊神话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西西弗斯因为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进了地狱。作为惩罚,他必须每天背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只要他到了山顶,他的所有罪行就会被宽恕了。只是,每次他到了半山腰,石头就会从他的身上掉下来,滚到山脚。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法,如何努力,日子还是这样一天一天地重复。

我的一个朋友,他问我,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正在尝试告诉我们,快乐是怎样获得的。我说,我觉得快乐不是带着期望去获得的,带着期望是找不到快乐的。我们只有等快乐来找我们,幸运的话,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它,哪怕那一刻只有短短的五秒钟,但是快乐的感觉会在我们的身上持续很久很久。

一个简单的人,会更加容易捕捉到快乐来临的那一刹那。就好像孩子,他们比成人对于周遭的世界要敏感得多,于是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就好像看孩子们玩填色游戏,他们总是能够把我们觉得很不协调的颜色放在一起,而你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搭配从来都没有让人觉得奇怪。在他们的眼中,天空可以是绿色的,草地可以是红色的,快乐则是随时随地的。

而经历了苦难的人,也比寻常的人更能够感受到快乐。最近看了很多老前辈写的东西,他们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学问很深的学者,有的是画家。他们曾经经历的岁月,见证了中国过去六七十年的历史。他们吃了很多的苦,现在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简单,按照现在的标准,应该说是清贫。但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从来看不到对生活的埋怨,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有一颗快乐的心,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依然是快乐的,是充满了乐趣的。

我不是鱼,所以我不知道在水塘里的鱼儿是否快乐。我也不是别人,所以,我也不能够去判断别人是否快乐。

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某某某这样活着累不累啊,某某某这样的人生怎样能够快乐呢?

我只想说,快乐是非常个人的感觉,每个人对于快乐的感受,源自对于人生的态度。

快乐对于我来说,非常简单。就像现在,北京酷暑,刚刚打完一场球,冲了一个热水澡,虽然外面的气温很高,晚上11点多了,还是差不多30℃,但是我坐在有空调的房间,然后一边听着我最喜欢的爵士音乐,一边写这些东西,我觉得我的人生是非常快乐的,因为我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安排生活着。

我是一个很容易变得非常快乐的人。一个月没有回到公司总部,很久没有看到我的同事,特别是我的几个好朋友。结果当我回到公司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已经在门口等我,看到我之后,首先给了我一个拥抱。她的这个拥抱给了我一整天的好心情,我知道她看到我真的非常高兴,而快乐,原来是可以传染的。

2001年11月,因为我的职业,我到了阿富汗,第一次看到了战乱当中的人们。对于大部分阿富汗人来说,他们不希望看到战争,但是却必须面对。在那里,我亲眼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看到生活在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面是多么可怕。我甚至不敢设想,如果是我,在这个地方,我怎样生存下去。

在我去之前,我想象我遇到的每一个阿富汗人,都会用忧郁而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但是我完完全全错了。

我的司机,一个因为战争磨炼,看上去好像有六十岁,但其实只有四十岁的游击队员,开车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他快乐的歌声。虽然我不知道他唱什么,但我听得出来,那些应该是快乐的歌。我还记得他的眼睛,眼神清澈而坚定,从来看不到对生活的埋怨。

我还记得午后的喀布尔,一无所有的穷人们唯一的享受,就是蹲在被炸得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土墙下,在阳光下取暖,因为在冬季的喀布尔,这是穷人们一天最暖和的时候。老人们身上保暖的,只有一条既可以当被子,又可以当大外套的薄薄的毛毯,和土墙差不多的颜色,于是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手里面那朵紫红色的玫瑰。老人们拿着玫瑰,在手里面悠闲地转啊转,不时地把玫瑰送到自己的鼻前,深深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

在我第三次到阿富汗的时候,我们的车队在一次长途行程当中抛锚了,我们坐在车里面心急如焚,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等到救援的车。就在等待的时候,保护我们的几个阿富汗士兵在马路上边唱边跳起来,他们的歌声和舞姿也感染了我们,等候一下子变得不重要,最后已经被我们忘记了。

2003年,到了伊拉克,这一次我看到了真正的战争,看到了炮火下的巴格达,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认真生活着的人们。让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的,是我的翻译在枪声当中,花了半个小时,亲手调配的那杯Cappuccino。

我还记得,落日下,那几个美国小兵,在高高的碉堡上面,放下沉重的枪支,一遍又一遍看着家乡亲人的来信,用有点亢奋的语调,和我讲着家乡的女朋友的故事。

虽然我没有到过波斯尼亚,但是我看过这样的纪录片。那里的人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相互亲吻,祝贺大家在今天还活着。而那里的大学生,每天到了学校,就会一起喝咖啡庆祝,又可以度过一天。那里的女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美容院里面,她们唱歌跳舞,因为她们希望,即使生命是短暂的,她们度过的每一天也都是快乐的。

面对这样的人,我时常感到惭愧。

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虽然我们要面对其他不同的压力,经受其他的挫折,于是很多人觉得,快乐变得越来越奢侈了,越来越难找到。但是还有什么困难能够和随时失去生命相提并论呢?

这些普通人,这些在我们的眼中悲惨地生活的人,教会我学会珍惜,教会我认真地生活,自尊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七年|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