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静女 作者:叶知萦(潇湘2012.8.7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蜀王城北面的宫殿群,南面正门的高台上,支着一面年岁久远却光华依旧的惊天鼓。
  那面鼓,是明砚朝创朝伊始,已然隐居百年的东方智族,为了向明光帝表示支持,亲自从古老的朱提神山送赠过来。
  咚!咚!咚!
  安元八年深秋某日,北城的宫殿群忽然响起了沉闷的惊天鼓声。
  那突如奇来的惊天鼓声立时惊动了整个王城,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尽管那敲鼓的少妇,多么普通无名,然而,在她勇敢爬上高台,手执鼓槌毅然敲响惊天鼓的那一刻,在场的人皆虔诚的跪地膜拜。能敲这面鼓的人,身份非凡——那是已经消失隐世百年的东方智族传人!
  于是,当这名少妇傲然直立在惊天神鼓面前时,立即惊动了整个王城。连王城里最高权位的明安帝与大巫师,都闻讯急急赶来了高台前。
  “你是何人?”
  数十年前,替代取代了东方智族成为王室守护神的巫族大巫师,理所当然的站了出来。
  “东方智族第九十七代传人司逸云。”
  惊天鼓前的少妇,容色平静,声音凛然。
  “你为何敲响惊天神鼓?可是有天灾祸临我蜀国?”
  听闻高台上的人,是古蜀守护神东方智族的传人,明安帝面带恭敬,语气凝重。只因惊天鼓一响,必是惊天大事。
  这面惊天鼓,一先只是古蜀神族祭祀时通天的法器。据说数百年前神庙遭遇大火时,有人爬到神山顶击鼓祁神护佑。手起槌落之际,天地间乌云升腾聚拢,片刻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顿时从天降,足足下了一天一夜,终于将滔天大火彻底浇熄淋灭。
  惊天鼓从此有了一击惊天通神灵的美名。蜀国被灭时,曾有智族传人立于山顶击鼓,山下方圆百里的人都说听到了轰隆隆的闷雷声,似在为蜀的沦灭震怒哀鸣。
  明光帝收下这闻名的惊天鼓后,将之安放在王城宫殿的正门高台上。希望借这具备神灵之气的惊天鼓惊醒提点每一个在鼓前经过的王主,莫作那倾国灭族的昏君。于是惊天鼓又称醒君鼓。
  由于惊天鼓来自朱提神山,在山顶吸尽了数百年的日月光华,又具有神奇而通灵的传说。常人心中,它是神圣不可侵的。但凡经过鼓前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屏息,肃然敬畏。在众人心中,惊天鼓,只有通神的东方智族人才有资格敲击。平常人家,无人敢轻易靠近,更莫说是执槌击打。因此,那根神圣的鼓槌,已经数十年不曾惊动过。
  今日惊人响起,怎不让明安帝满心忧虑?
  “误传神意,谗害卫国暗士,弄得人心惊惶,忠士蒙冤。如此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惊天鼓面前,直立的身姿,严肃的容色,宛似天上下凡的神使,正义凛然。
  生怕旁人传达不清,误导神使,明安帝亲自解释。
  “朱提山群忽然出现山崩,神山上那株屹立了数百年一直完好无损的青铜神树,伸展朝北的一截铜枝,一夕之间断折。人心惶惶之际,大巫师率领着教众,在山腰仰朝神圣巍峨入天的圣树作法占卜,祈祷国安。扶乩提示——北乱神怒。”
  “与此同时,蜀国北地传来震撼消息——曾受先帝无限信重的三十六名卫国暗士,潜藏在敌腹近十年,居然一朝变节,帮助秦敌清肃周边的反秦组织。天怒示警,证据确凿。”
  “请问陛下,因为一句荒诞的扶乩之语,就可以不加细查,便断言认定是叛国举动?!谁也不愿细想那个被冠叛国大罪的壮士为何还敢公然回家?为何面对国人抓捕指责时愤然自刎?!”
  司逸云还清楚的记得,丁家门前,被捕的丁壮士,言词铮铮,愤然拔剑自刎的悲壮。既然决定出现在惊天鼓面前,她便要尽情的为那些曾经含冤而死的暗士一一伸冤。
  “请问巫族大巫师,你巫人失职弄断了青铜神树,便以一句北乱神怒加害北地为国舍身的明砚暗士。若天神有知,定然怒责尔等乱猜神意!”
  惊天鼓前,司逸云舌锋逼人,直指深受明砚朝看重的巫族大巫师。引来台下一片哗然。不知是谁,仗义的站了出来。
  “台上妇人,是叛徒首领杜元介的妻子。分明是为了替叛国丈夫求情,冒充智族传人,诬蔑我巫族!”
  高台下,所有伏地的人听到细情后霍然起立,恼恨的盯着妇人——恨她为替叛国的丈夫求情,冒充智族传人惊动神圣的惊天鼓。如此亵渎神灵绝不可原谅!
  有人愤怒指责,有人语重心长,有人义正词严。责她无耻,劝她取义,斥她放弃。人群前,被司逸云指责的大巫师,只是冷冷的看着,纵容着身后的众人为他仗义伸张。
  最后,为了激醒高台下无心听辩的众人,少妇在众人震怒谴责的目光中,激烈的以头磕柱,惊得众人噤然注目时,言辞振振的说下了她在世上的最后一番话——字字掷下,震动人心。
  “巫族自称师从我智族,以此为荣得明砚帝主尊重数十年。可曾知道,东方智族人,能通天,知神意。但凡身死,必有雷声哀鸣,悯我智族英华消逝。惊天鼓,乃我族人上古通天法器。抹上我智族传人濒死之血,能将我今日冤屈,通达上天。若天神知你巫族技轻道浅,乱传神意。必为逝者哀鸣,为冤者痛哭!三击鼓后,若天雨雷鸣,巫族必须倾族弥补,以谢诬蔑之罪!”
  说罢,她毅然抬手,从鲜血汩汩的额头上,抹来一把生命之血,涂在古老而神奇的惊天鼓面上。鼓起生命中最后一丝力量,举起鼓槌,重重的敲了下去——
  咚!咚!咚!
  ……
  台下众人屏息凝神,严肃的抬眼望向寂静的天际。
  隆!隆!隆!
  仿佛是哀伤回应鼓声的母亲,平静无语的苍穹,突然之间,雷声沉沉。瞬即,阴天暗地。众人尚在仰望猜疑头顶笼聚而来的是什么,哗啦一声,大雨倾盆。
  于是,所有的人,无比惊讶的抬头看向惊天鼓前的身影,却见倚鼓而立的少妇最终失血过多永远闭合了明净勇敢的双目。
  
  




☆、003 怒撼神权,有其父(上)

  撼于司逸云以死惊天的壮烈,当日,叛犯杜元介等十三名被捕暗士被带上了天子朝堂,经由明安帝重新审问。傲骨铮铮的卫国暗士,无视一路上众人异样的眼神,沉默的任人带到朝堂上。
  听闻东方智族传人以死惊天为他们申冤,一直愤怒失望,不愿再辩的暗士,终于有人忍不住开了口澄清。然后,震惊朝廷的消息再度炸开。
  原来,以杜元介为首的卫国暗士,在潜伏敌腹期间,曾试图联合周边的反秦力量,以待他日共同复国。却在几番接触中发现,这些组织,不过是以反秦为名谋权争利的旧国权贵。他们一边以反秦名义搜刮南面依赖他们卫佑的蜀民,一边以顺民之姿掐媚的讨好北面的秦敌,意图借助秦人的信任收囊整个蜀国。旧国权贵此举,激怒了暗士,于是他们借助秦人力量清扫反叛权贵。谁知如此勇敢的作为,竟然换来举朝怒责谴骂,一句北乱神怒,害死了大半的兄弟。
  “啊!原来竟是天大的误会。北乱神怒,怒的是那帮无耻的权贵。我朝民却一时怒急误会了诸位勇敢无畏的明砚卫国将士!本使代表巫族向诸位英雄,向天神,谢罪请谅。”
  那占卜生乩的大巫师不顾神使形象受损,主动的坦诚认错。高高端坐,下令严刻追讨暗士的明安帝,一脸的愧疚自责。沉默半晌,忽然亲自走下了丹樨,向劫后余生的仅余暗士一一上前道歉。
  那历经万劫,受尽侮辱指责,仍旧坚强的挺过来的明砚暗士,虽心中仍有委屈震怒。但见国中最尊贵的两人,勇敢承认错误,纡尊降贵过来道歉。心中硬是吞下了委屈,淡然接受。毕竟在众人心中,王城帝主和巫族大巫师,举国仰望,是带领蜀国光复的坐标。为了早日复国,再大的委屈也能化淡。
  不想,清癯消瘦,容色疲惫的杜元介,不等明安帝走过来,便目色震怒盯着他,沉痛的质问:
  “误会?!陛下可知,您听信一句扶乩乱语,便让十多个爱蜀忠蜀的暗士无辜丢弃了性命。甚至满心惦记的亲人从此因着他们不得正名的牺牲背负莫大的指责!”
  “杜元介,此番大错只因我们忧国卫国之切。陛下已经亲自向你们道歉,本使明日便向天请罪,洗清你们的冤屈。莫再为了这不可挽救的错误伤害每一颗护国卫国的心。”
  大巫师从容走出,做出一副和善的大使形象,忠心耿耿的维护明安帝。
  “哼!大巫师每每犯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