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天下是劳资的! 作者:小酱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07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战,即使再艰难,我也要硬着头皮去打!

    宁霜的死让赵国同匈奴的谈判最终破裂,是夜,匈奴人气愤难耐准备大开杀戒,他们在江边斩杀俘虏的时候被一队从同洲临地赶超而来的军队拦截,江边高山上这队不知名的队伍将江边的匈奴人射杀的干干净净,硬是从匈奴人手中救出了几位赵国的将领。

    七月临初之际,赵国的军队陆续往同洲之地赶去,而匈奴人早已越过同洲的江边,开始占领同吴地紧紧相连的封州。

    战事越来越激烈,消息源源不断的送来,眼看封州也要失手,我终于坐不住了。

    七月十六,我退去了身上的朝服,决定御驾亲征。朝中的大臣皆皆大惊,疾声大呼:“战地危险恶劣,刀剑无眼,皇上若是前去,伤了万金之躯怎么办?”

    可是我心意已决。

    当着朝中的文武百官,我郑重的将国玺交由颜太傅保管,“众臣听命,颜太傅乃是太上皇亲自任命的摄政王,如今,朕要随军去前线,不在朝中期间,朝中的事务皆由颜太傅主持!”

    我的话语刚落,众臣弯腰齐声应答:“臣听命!”

    颜太傅从我手中接过那后沉的玉玺,深深的望着我,对着我道:“皇上心系战事,今日将朝中托付于臣,臣定然不辱使命,不负当年孝元后的嘱托。”

    我望着颜太傅极其郑重的神色,勾了勾嘴角,“母后的钦佩的人不会错,太傅大人,朕信你!”

    七月十八,我带着当年的东义军,以及舅舅麾下的义威军,分设骑兵,步兵,弓兵等,足足五万精锐,欲往前线支援。

    当年的高校尉所带领的玄甲兵精通布阵和射击,早已有庞仲明带领赶往了吴地。

    临行前,宁文来找我,他跪在地上恳求我一同将他带到战场。

    我低着头望着他恳求的身影摇了摇头。

    宁文不解,“姑姑,这是为什么!四妹死了,难道你连让我报仇的机会也不给吗?”

    我看着他急切的模样,恍然想起了前几日昭妃同我说的话。

    她说:“我前来,皇上定然明白我的所求,宁文一生痴迷武学,我劝不动他,只有拜托皇上您,赵家已经有太多的人离开,如今,皇上也要亲自上战场,求皇上替我劝服宁文,让他留在京中,就算皇上不为我一个做母亲的心,看上赵家人的份上,求皇上留下宁文,赵家的子嗣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说到最后,昭妃泣不成声。

    她说的对,宁文不能再上战场,这就是赵家,当年鼎盛至极的赵家,在中原为首的赵家,如今淹没的令人心酸,令人不忍。

    我开了口:“朕命四殿下赵宁文留守京中,不得离开半步!”

    这是皇命,赵宁文不得不从。

    宁文失望的望着我,最终满脸不甘的垂下了头,握紧了拳头,沉着声音带着几分隐忍道:“一切,谨遵皇上旨意。”

    前方的侍从举着硕大的旗帜,红色的旗面上面写着一个遒劲的赵字,从天台上吹来的风将这旗面吹得簌簌作响,颜太傅同大臣们在宫外为我送行。

    这一战不知道结果如何,我站在马匹旁望着长长的队伍,森冷的铠甲,森冷的刀戟,一切都将我幼时所看的画卷活生生的重现在了我的面前。

    如今,我将要带着这冗长的军队去往封州,亲自踏上血流满地的征地,亲手夺回我赵家的江山,即使,有一天,我可能也要归于这血流之中。

    可是,我不后悔,我赵家从来没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只有战死的英魂!

    翻身上马之际,忽然从京城的入口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我牵着马背上的缰绳抬头望去,只见那疾驰的骏马上,外祖父手握长枪前来。

    头发已经花白的他依旧精神抖擞的从马匹上跃了下来,穿着一身铠甲,他跪在地上,已经枯瘦的手骨紧紧握着长枪走到了我的面前。

    外祖父上前,站直了身体,“老臣知自己的身体如今每况愈下,皇上定然不同意我上战场与敌军厮杀,老臣手中的长枪陪老臣征战多年,即使上不了战场,可是老臣会以这身老骨头守住京城。”

    说着,他将长枪插入地上,中气十足,声音苍老豪迈:“只要老臣在一天,老臣便为皇上守着京城一天!”

    外祖父的话语刚落,他曾经的部下追随着他前来,站成一排大声道:“属下将以性命担保,为皇上守住中原的国都!”

    人生鼎沸,一下子冲向了云霄,城楼上到处是振声大喊的士兵,众人皆是士气大振。

    在这一片喧嚣声中,我上了马,马蹄迈动,军队朝着西面前行,尘土在风中飞扬,我转过了头,身后的众人的身影已经越渐越小,慢慢的在我视线中融成了黑点。

    “皇上,我们已经走远了!”舅舅驾着马在一旁提醒我,我这才收了视线。

    脑海中又浮现了临行前颜太傅的叮嘱,他说:“皇上,此行凶险万分,皇上定当保重。”

    我点了点头,却道:“若是我此行有不测,还望太傅在京中扶持宁文!”

    颜太傅却望着我,脸色沉重:“皇上大福,定会吉人自有天相。”

    眼看着黑色的天幕又要落下倾盆大雨,队伍加快了速度,连夜赶路,到了封州扎营之地时,大雨已经落下。

    营地驻扎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上,大营的岗哨瞧见我们的声音,从哨岗上走了下来,吹响了号角,打开了大营面前的铁栏。

    雨水从斗笠的边缘滑落到我身上的蓑衣上,五万大军立在哨岗口,看着营中的将领纷纷掀开大营的营帐,冒着大雨出来迎接。

    “臣等,恭迎圣上!”大雨中,他们跪在泥泞的土地上,将我身后的兵马迎进了大营。

    大营内的沙盘处,这次领兵的前锋孙将军面色有些凝重,他指着江口以西的地势道,“臣三日前在封州的乌镇同匈奴人交了手,本想暗中同乌镇的县官联手,却不料匈奴人早一步将县官刺杀,乌镇一时大乱,匈奴人在临县动作太狠戾,城中百姓皆惧怕,臣等惶恐误伤城中百姓,被匈奴人摆了一道,损兵三千。并且,”

    说道这里,孙将领顿了一顿,望向我的视线有些闪躲。

    “但说无妨!”我弯下了腰,研究面前的沙盘地势。

    “匈奴人说我赵国背信弃义,下手更是肆无忌惮,带着几分泄愤的阴狠,臣怕…”

    “我赵国背信弃义?匈奴人害死了我赵国送去和亲的公主,他们背弃在先!”我眉头紧锁,看着同州一带的地区全被插上了匈奴人的旗帜,不由出声询问:“城中的百姓现今在何处?”

    “如今,百姓皆赶往了封州的近郊,已经派往将士去安危他们。”

    我点了点头,坐在一旁的书案旁边,查看着粮草记录,身侧的孙大人又皱着眉小声的开口道:“臣还有一事要禀报。”

    我停了动作望向他。

    忽然,营帐外传来一声响动,一名士兵得到了允许湿着身子进了过来,“皇上,这次从京城带来的囚犯,要如何处置?”

    “囚犯?这是?”孙大人心中疑惑,不由的望向我。

    我抬起了头,对着士兵道;“将她关押好了,切不要让她轻易求死,此等重犯,只有朕可轻易接见!”

    “属下领命!”士兵领了命令退了出去。

    “五月汉门关高将军战死一事,孙将军可曾查明,匈奴人中有一位我汉人的叛贼为其出谋划策,孙将军同匈奴人交手了这么多次,可曾知晓此人是何人?”

    孙大人面色凝重,低头沉思了片刻,这才语调惊奇的道:“臣曾经在匈奴军官的身边看见一位汉人官员,瞧着身影和神色,竟有些酷似被斩杀的宋太师,这委实有些怪哉!”

    猛然,我怒拍案桌,站起身来,神色巨怒,“好个宋圭,竟然果真同匈奴人同流合污,他难道忘记了自己身上流着汉人的血液!”

    “可是,宋大人不是已经被斩杀了吗?”孙大人有些不解。

    我冷哼了一声,“孙将领有所不知,当日正是乌元一死,才引起京城暴动,使得宋圭这个老狐狸得以逃脱,如今一逃脱便入了敌军的阵营,想来,就连乌元太子一死的事情怕是也是曾安排好的!”

    说到这里,我攥紧了手中的拳头,“匈奴人密谋了这么久,无非就是想将我赵国吞并,朕,绝对不会让他们得逞!”

    “后日,原山一战,朕要亲自上城楼,为我赵国的士兵擂鼓振威!这一战,绝对不能失手!”

    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