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被深冬火钵里溅的火星子烫一下,疼,疼得要流眼泪,到底又忍回去。
我们一直活在揾食的命里,身外冷暖,哪有余闲疼痛?生活有时不容我们抬首,兀自一直急急向前。
这样的人生更显逼仄荒荒,寸草不生,怎么样才有安慰?把一双手抚在胸前,小小心脏扑通跳,始终是热的。最对不起的就是这小小心脏,因为它的热烈,因为它的坚持。
我们一直在伤害着自己,浑然不觉,是砒霜,也是蜜汁,一点一点地饮,这就是沉潜、执意、磨砺……最后,把自己给埋伏了,一直没等来谢幕的时候。
铅华谢尽不妒流年。
摘自《嘉兴日报》2007年2月2日
多元化的人生观
作者:闾丘吕薇 字数:2801
多元的尺度
叮咚的泉水,在石缝间涌动,诉说着一个生命的故事。
清澈的溪流,在群山中穿行,蜿蜒着旅途的辛酸。
流淌的江河,在大地上奔腾,养育着一方的水土。
浩瀚的大海,包容万物,吞吐日月。
这些是水的选择。就像这千姿百态的每一滴水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尺度,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尺度给了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给了人们成就事业的方向。
多元的尺度,带给了这个世界多元的结果。
尊重多元的尺度,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包容每个人合理的价值选择,而非丧失立场,丧失原则。
尊重多元的尺度,因为泉水、溪流、江河、大海,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世界也会因此而更精彩。(官鏐)
成功的标准可以很多,可以选择赚钱,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公务员,或者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也可以去做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就是期待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而若有足够的能力的话,可以收养一两个需要爱的孤儿,或者在名校毕业之后去卖猪肉,去做一个乡村的小学教师……一个社会,对于成功不是只有唯一或者少数的定义和标准,成功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周围人的标准。
当然,这不是中国的现实。对于成功,在中国的标准非常的清晰——功成名就,如果不是这样的标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出现在今天的这个讲台上面,因为在很多的同学心目当中,我应该是成功者的一分子。也因为这样,这段时间听到太多同样的问题,问我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记者,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在我看来,首先要对这个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其次需要有对专业的追求。但是即便有这些,都未必能够达到这个社会认定的标准的成功,因为如果缺少机遇的话,会永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记者,但是这样的记者是否就是不成功呢?我只能够说,因为运气,因为我所在的平台,我才能够有今天的知名度,但是即便没有,即便我依然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份职业,而我依然深爱着,也对自己保持着要求的话,在我看来,我是成功的。当然,这样的话现在由我说出来,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因为现实并非如此,我已经是一个既得利益者。
也因为这样,让我觉得,可以去做更多的一些事情。既然如此的幸运,就好像中了一千万的大奖那样,我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还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就好像写文章、写书,如果用功利的方法来看的话,在知识劳动并不值钱的中国,这些时间的付出远远比不上参加一次商业活动。但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我可以回馈社会的一种方法,一种我自己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作为一个已经步入中年、业已有些影响力的人,至少我做的这些,可以影响到一些年轻人。在座的你们,不管多少,总有人会从我们这些过来人的所作所为上,发现一些什么。也因为这样,我总觉得,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怎么了,那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如果不去讨论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这些有话语权的成年人怎么了,而把责任以及期待放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那是一种不负责任。
不过在中国,真的只有很多年轻人说的无奈,说的只能够随波逐流吗?我想到一些人。比如韩寒,不是因为他的名气,而是他的经历和现象。他拒绝了社会和官方制定的教育体制,也没有考公务员,到外企,而是坚持他的独立,用自己的特长来谋生。其实从韩寒的身上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国,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让大家有另类的选择,当然,韩寒也同样告诉大家,真才实学对于维持独立性的重要性,而所谓的真才实学,可以是一种技能,也可以是一种专长,或者是一种学问。
我也想到了上海的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樊阳,他用自己的时间,坚持用一种传统教学方式以外的教学方法,用文学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公民。尽管从数量上来说,接受他这种方法的人并不算多,但是那些上过他课的学生,我相信,对于这样的老师会心存感激,但这并不是他坚持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坚信自己这样做的价值,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还有很多人,比如那次上海大火之后,在街头演出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年轻人们,他们不为了什么,在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前,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因此而出名,而被媒体关注,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用音乐慰藉这个受伤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他们其实不单单做了这些,他们还因为对于音乐的爱走在了一起,他们觉得有普及交响乐的责任,因为他们相信,美的东西应该和更多的人分享;他们花的时间、精力,在一些人看来得不偿失,因为他们少了其他的娱乐,甚至是赚钱的机会,但是他们因此而满足,而觉得人生的丰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充斥着功利性的这个社会说不。
一段日子,北大又成为了新闻焦点,因为会商问题。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大学还有很多的期待,而所有的这些期待,都落在了北大的身上。但是,这样的期待,是否忽略了更大的问题?当年的北大之所以成为一所兼容自由的大学,如果没有包容这样的大学的社会环境,没有容许北大的老师们倡导这样的思想的空间,那怎会有这个北大?一个大学,如果社会没有足够的包容,怎可能脱离社会,真的成为一座象牙塔?
摘录一个在德国的北大毕业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什么学问也不做,就在北大校园里面熏陶的话,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北大精神呢?都知道北大没有校训,最珍贵的特质就是所谓‘兼容并包’的精神,如果能在北大熏四年,熏出一个这样的精神也不错。然而现在这样的精神恐怕也要消失殆尽了吧。在我2003年上北大的时候,同学里面农村的学生还占一部分比例,据说现在几乎都要没有了。夸张的形容,校园生态仿佛已经被城市中产阶级的话语霸权所占领,包括现在要搞的所谓自主招生,正是这种文化歧视的一部分。在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背后,我感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价值单极化,舆论单调化。最近的会商制度又掀波澜,然则,既然思想偏激的学生应该是被包容的,那校长信箱里面要求取消其学位的校友却被大家认为一定是装逼呢?有人可以辍学去写诗,有人可以找不到工作到北京的棚户区去弹琴,有人可以做一个所有人眼中的怪人却依然得到尊敬,而不仅仅是有人可以刚一进校就去公司实习,或者可以参加五花八门的文艺汇演,更不应该是顶着北大学生的光环自以为是,甚至肆意借用北大精神来鄙视、排挤和批判自己看不惯的任何事情,这样才真正算得上兼容并包。”
其实大家都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更加敢作敢当敢闯,但是在这些特质的背后,需要培养价值观,多元的价值观,而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只允许某一种价值观,某一种所谓的成功途径才有在社会上上升空间的话,那么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自然会打磨掉年轻人的棱角,而社会也就不应该对现在的年轻人有所抱怨。
摘自作者网易博客
人生——社会坐标系中的多元函数
作者:王铁山 字数:1827
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可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节点。
翻开每个人的履历表,总会发现如下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民族、国籍、政治面貌、所在单位、学历、学位、专业特长、职称、现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