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能做的这么严密,也跟莫彬蔚的出身有关——即使靠着战乱跟卫家私下运作,莫彬蔚被认为是败落小士族子弟,但实际上他起步跟寻常庶民没什么两样。
这就造成了莫彬蔚哪怕现在位高权重了,他私人的下属,不是士卒就是亲卫,根本没有象样的管家之类居家的下人。所有莫府这一类专司伺候的下人,全部是沈舒景的陪嫁,有这些家生子出身、忠心耿耿的下仆在,沈舒景要瞒点事情当然不难。
当下卫长嬴在入夜后打发人送刘若玉出了后门,到端木芯淼所言那小宫女家附近的一所宅子里安置。
数日后,仇皇后果然召见了这位“饱读诗书、性情淑娴,却因为战乱失去所有亲人,现在想寻份差事糊口的富家妇人”。
刘若玉的名字是不好再用了,卫长嬴跟端木芯淼本来以为起个假名这种小事,由着刘若玉自己喜欢就好。但刘若玉拟的假名让她们很是无语:仇宝。
反过来就是报仇。
“与仇皇后同姓其实倒不错,透着亲近。”卫长嬴委婉的劝说她“但单名一个‘宝’字,这是不是太……直接了?”
好在刘若玉这次倒没有坚持己见,而是问:“那你给我取个?”
“呃……”卫长嬴仓促之下也想不出来什么名字——主要是她这身份,正常来说想到的名字都是有讲究的,透着风hua雪月与富贵雍容。
可刘若玉现在是个庶民妇人,哪怕是庶民中的富裕之家出来的,格调也应该有限,用类似于“伊人”之类的名字,没准比仇宝还招人眼。
所以卫长嬴想了想,道“加个字,仇宝娘吧?这样就不显眼了。”
刘若玉倒是眼睛一亮,道:“这字加的好。”她要报的仇,最大一份,不就是生母之死吗?
仇宝娘被带到仇皇后跟前,考察她是否有资格教导咸安公主,经过自然是非常顺利的。受过东胡刘氏嫡女教导——即使那份教导被继母张韶光克扣过,但堂姐刘若仪不时接她到前魏太傅府上时,自然为她补足了。
教个乡野出身的公主,不过是举手之劳。
而刘若玉的目的不
是成为公主心腹,少不得抓住这个机会在皇后跟前表现一番。仇皇后问她打算如何栽培公主时,她话里话外的,就让仇皇后若有所思起来。
最后刘若玉虽然还是被安排先教导咸安公主,但仇皇后显然也是记住她这个人了。
得到小宫女传出来的消息,端木芯淼同卫长嬴都是心下一松。
人送进去时没出事,她们再去把尾一收,也就卸了责任,以后揭发出来都不会有证据了。接下来能够取得多少效果,那就是刘若玉的本事了。
这一点上,无论端木芯淼还是卫长嬴,都不会再管。
她们这时候也无暇去管。
因为新帝终于开了金口,暂时停下不顺利的西南战事,先把封赏的事情讨论好。
群臣论功,虽然说卫新咏跟莫彬蔚作为新帝起家时的两大柱石,是无法绕过去的。但要推首功,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谁还能没点小心思?
最后大家各怀心思的请示新帝,新帝倒是不含糊,直接定了卫新咏第一,莫彬蔚第二。
这两个人的资历跟功劳摆在那里,群臣虽然心怀嫉妒,但新帝既然无意打压,也实在挑不出理,只好同意。
只不过谁都没想到,新帝给予这两位的封赏,竟不像前魏一样,臣子最高封爵不过是公——而是,王爵。
卫新咏封晋王,莫彬蔚封宁王!
前魏是没有异姓王的。无论后宫后妃称谓与住所,还是前朝官制,几乎都照抄了前魏的新帝,却在封王上作出改变,如此大方——臣下哗然之余,对新帝的慷慨感激零涕者真心不在少数!
连一直矜持高傲的士族都觉得新帝分外可爱!
不过这种众人都摩拳擦掌打算弄个王爵、功劳实在不够,那不还有西南的情况下,总归有些人对于此事感到不满的。
卫长风就是脸色铁青的找到姐姐卫长嬴:“卫六叔封了晋王,还划了实际的封地,跟前魏的王爵一般无二……那咱们瑞羽堂以后算什么?!”
这是直接动摇瑞羽堂根基了!
卫新咏本身对瑞羽堂感情有限,连瑞羽堂中跟他接触最多的卫焕,彼此也是算计居多。他要是独身一人,无儿无女,兴许瑞羽堂这边还能在接下来的日子跟他慢慢培养感情。可人家嫡兄、亲侄子都在呢!完了他带着这些人跑去晋地做晋王——凤州卫氏再出现个知本堂事小,问题是,这个晋王是世袭罔替的,除非新帝再给瑞羽堂这边另外封个差不多的王,不然代代都被晋王压一头,阀主之位可想而知是谁拿了!
可新帝怎么可能让卫氏出二王?!
尤其卫焕这一支,对新帝纵然有些私下的贡献,距离封王的大功那是差得远呢!
☆、第一百三十章 王爵!
“无怪晋王选择他,确实胸有丘壑,非同常人。”卫长嬴、卫长风姐弟商议着瑞羽堂何去何从的光景,沈藏锋也在前院的书房里与沈敛昆讨论着封王一事。
此刻感叹的人是沈敛昆,脸色很有些耿耿“今天二王这么一封,虽然说余人爵位都没来得及再商议下去,但心向新帝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这一手收买人心端得是漂亮!不过前魏之所以不封异姓王,就是因为前赫亡于异姓王作乱——新帝居然不忌讳吗?”
他刚才说的难怪晋王选择的“他”自然是指新帝。
“你以为只是收买人心吗?”沈藏锋却摇头,他神情平静,语气却透出凝重“今天朝上哪里是没来得及商议下去?是因为群臣都不想再商议下去!”
沈敛昆诧异道:“三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晋王跟宁王的荣耀,谁不动心?”
“就是因为动心所以才不继续商议了。”沈藏锋提醒道“你说除了这两位外,现在谁有把握封王?”
沈敛昆皱起眉,道:“新帝从雍县带出来的嫡系,要论资历是没问题的,就是才干上”才干不足,那多半是成不了大事的。否则卫新咏跟莫彬蔚遇见新帝那会,新帝何以那么不成气候呢?所以这些人,是有资历,但功劳不足。
“中途加入、收拢的一些人,功劳倒是有,但资历上总是比卫、莫差一点或者差得多”
沈敛昆沉吟片刻,最后得出结论:“由于晋王跟宁王的出现,极大的鼓舞了余人的士气。假如接下来不再册封王爵,恐怕如今众人有多么心向新帝,过后就会多么失望不满吧?这样却是划不来的。”
沈藏锋点头道:“是这样没错,所以众人如今不敢继续商议下去——你看,相比已封的晋、宁二王,其他人要么缺功劳要么缺资历。总之没有一个能够说他不在这两位之下!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得到王爵,他们会怎么做?”
不等沈敛昆回答,沈藏锋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西南!只有西南!”
秋狄至今没有恢复元气,哪怕沈藏锋故意放走又暗中栽培了漠野,但究竟日子还短,漠野再怎么才华横溢,也不可能在这么几个月就把元气大伤、还四分五裂的秋狄经营成新生大雍的对手。
与北戎之间的和约才定,北戎汗室,也深陷汗位之争,至今暗流汹涌。
从前的魏土,现在基本都被大雍取而代之。
惟独西南四王,凭借着天堑,仍旧顽固的阻挡了雍军的去路。
由于西南战事一直不顺,以至于这两个月频繁换将,都没人愿意接手了。
但接下来,恐怕此战将领会成为朝中争夺最激烈的地方——王爵!
相比卫新咏和莫彬蔚那无可争议的功劳与资历,其他人没有一个敢肯定自己能够同样获封王爵!
原因很简单,新帝给予的爵位,不是空有其衔,而是犹如前魏皇子一样,是实封!还是世袭罔替!
魏土虽然辽阔,可封到后来,地盘也是越来越少。
何况至今还没把西南拿下来的大雍——何况大雍的皇子、未来的皇孙们不要封王了吗?
所以异姓王肯定是有限的。
既然有限,那肯定是越封在前面越可靠!万一到后面都没地了,哪怕封个王爵,却没有实际封地,相比前面有实际封地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因此众人才会在朝会上阻止议功的继续——众人都担心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跟封王失之交臂。
当然,封了公侯的人,也有可能积累功劳,晋升为王爵。
问题是,不提封王的功劳岂是小事、哪有那么容易攒足了,就说他们既然都没把握封王爵,万一就了公侯之爵的这点功夫,倒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