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鱼梁不禁无语,道:“既然如此祖父怎么会答应?”
“你先说要学沈家的法子,你们祖父回绝了,为娘再去跟你们祖母说道说道。”钱氏冷笑着道,“你们祖母心软,今儿个二房为了个已经嫁出门外的女儿去诉说,你们祖母都向你们祖父开口要了人。更遑论你是你们祖母的亲孙?为娘就说你其实是在帝都郁郁不乐,不过是寻个理由想回青州散散心。你们祖母一准心疼你,会去跟你们祖父说情。”
苏鱼梁心灰意冷道:“母亲先去说了再看罢,孩儿却以为祖父未必会允的。”苏屏展可不是什么都听老妻的人,而且谁不知道邓老夫人心软,最好说话。通过邓老夫人向苏屏展请求的人与事这些年来多了去了,什么该答应什么不该答应,苏屏展自己心里有数。
这个祖父已经明确流露出来栽培堂弟苏鱼舞的意思,又哪里还会给自己任何机会?
只是出乎苏鱼梁的意料,他奉钱氏之命先去书房向祖父说了想回青州的事,苏屏展略作考虑,居然一口应诺,而且还说年底近了,既然要回去,尽早动身的好。
苏鱼梁大为诧异,若不是苏屏展反复叮嘱他回了青州以后,也不可放松学业,务必坚持读书,不要被族中琐碎人事分了心……这话的潜在意思当然是让苏鱼梁回青州归回青州,但笼络族人、试图继续与苏鱼舞争斗什么的,还是不要想了……否则苏鱼梁差点要以为祖父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其实还没定……
苏家这边且不提,回过来说沈家这儿。三日辰光转眼就过,到了沈藏机跟沈舒明起程的时候,沈家上下清早就起了身,除了沈宣夫妇之外都赶去送别。
虽然说张氏特意给女儿从苏家弄了一批护卫来增加此行的安全,但苏鱼荫考虑再三还是没有依照张氏给女儿设想的,带上上百奴婢、带上所有自己在帝都要享受而西凉没有的一切,而是选择了轻装简从。除了贴身使女、乳母之外,只带了数名粗使健仆,连东西也就收拾了最基本需用的——这是她请教了在西凉住过几年的卫长嬴的意见之后做出的决定。
卫长嬴自幼以来的娇惯只会在苏鱼荫之上,连她都能随便收拾点东西去西凉一住几年,苏鱼荫觉得自己更加没问题。倒是在这种天下大乱的时候,依仗有军队护送带上大批奢华之物,容易招贼不说,对沈家名声也不好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天下锦衣玉食的人多着呢,没必要因为一次随夫上任落个奢侈无度不体恤民生的骂名,凡事还是低调的好。
☆、11。第十一章 走水
第488节 第十一章 走水
沈藏机夫妇跟沈舒明前脚离开帝都,后脚帝都就出了事儿。
事情还不小——宫里走了水。
走水的地方虽然不是帝后所居之正殿,却是圣上这两年夏日所居的奉慈水殿。奉慈水殿是大魏孝宗时所建,孝宗谥孝,为人自是极为孝顺。他生母早逝,由嫡母宪安太后抚养长大,自幼侍奉宪安太后犹如亲子。登基之后仍旧不时亲自侍奉宪安太后起居。
本朝皇室每年盛夏都会移居城外山间行宫以避暑,但宪安太后年高之后不宜出行,偏又惧夏。孝宗就召聚能工巧匠,在宫中修建了这座水殿供宪安太后夏日居住,是以名作“奉慈”。
奉慈水殿建在上林苑内水域最广阔的湖泊上,飞檐斗角、广殿华庭,与寻常宫殿规模相等,精巧更有胜过,足足占了小半个湖面去。此殿上下四壁都有夹层,夏日将冰放进去,又在殿门处设水车鼓风,所以即使是伏天里,殿中依旧阴凉非常,凛若秋冬。
孝宗之后,偶尔皇室中人或不便或不愿在夏日去行宫避暑,基本上都会住在这里。
这两年圣上年岁长了,不喜移动,入夏之后就携宠妃长居于此。
而初夏的时候,妙婕妤与钟小仪争宠,命宫人乘舟于奉慈水殿前湖面上群舞凌波,人面荷花相辉映,一派旖旎景象,让圣上很是喜欢。于是凌波舞曲今年一个夏天都没停过,到了如今入秋了,圣上还是不想离开奉慈水殿,只叫人把夹层里的冰跟鼓风的水车去掉,仍旧住在这里。
……当然圣上不想回宣明宫,有个很大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夜晚的时候在宣明宫里俯瞰出去,不难看到六部衙门里彻夜忙碌的灯火,提醒着年老的圣上,他的天下,是多么的岌岌可危。
总而言之,帝驾居处走水,虽然因为水殿就建在湖上,就地取水灭火容易,但宫人烧伤、帝驾受惊却是免不了的。
不但受惊,圣上还疑心起了这是一场针对自己的谋害。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士族都有点措手不及——好在圣上究竟还是有几个信任的心腹宫人的,这些宫人查明走水的原因与谋逆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意外:水殿的一名宫人夜晚看守火烛时打了盹,偏湖风又把几点火星吹到了帷幄上,等火把帷幄等物都烧起来后,这宫人虽然醒了,却因地方靠近圣驾寝殿,惧怕三更半夜的惊扰了圣上受罚——圣上这段辰光心情一直都不好,近侍里因为一点小事被打死或流放的不在少数,这宫人的恐惧说来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却低估了火势,扑打半晌非但没能把火灭掉,反而自己不慎呛进太多烟火,窒息毙命于火中。然后火就蔓延全殿……要知道奉慈水殿本就是纯用木料建造的。
于是这场火把整个奉慈水殿烧了近三分之二,火光冲天惊动全城,由于如今的局势,城中没过多久就谣言漫天飞。若非禁军统领顾孝德当机立断,一边派心腹禁军入宫帮助救火,一边持虎符封锁全城,勒令上至宗室王府、下至黎庶贱籍,均不许踏出宅门半步,违者立斩,勉强镇住了场面——怕是帝都就会因此事大乱了。
虽然说宫里宫外都是虚惊一场,然而圣上经此一事之后,居然想开了!
就在宫人查清走水乃是意外的次日,圣上召了主持政务的诸公入觐。
对于这次召见各家当然是有点惶恐的——他们还没准备好,他们却开始准备了……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圣上居然提都没提民变、燕州、讨伐、兵败之类让他们牵肠挂肚坐立不安的事情,反而和颜悦色的安抚了他们一阵;又回顾了自己平生,历数初登基恰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感慨如今两鬓苍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圣上于御座上流着泪道:“朕登基时,诸位爱卿尚且正当壮年,记得彼时君臣同心,俱有振兴我大魏之志!如今几十年匆匆而过,朕与诸爱卿皆已老迈,我大魏却疲乏仍旧不说,现下这两年更是烽火四起,满目疮痍!这些年来诸爱卿的辛勤为政朕也是看在眼里的,说来大魏落到如今的地步,其罪不在诸爱卿!”
话说到这份上,一头雾水的群臣都自以为可算听出端倪来了——就在群臣都唏嘘大魏的列祖列宗可算显了一回灵,让圣上良心发现,打算禅位于太子、再不济也应该下个罪己诏软化一下天下汹汹民愤什么的、几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如卫煜这样的都已经被感动得老泪纵横,伏地连连磕头请罪道是自己无能、不能为君上分忧云云时——
打破君臣融洽、同心戮力收拾山河气氛的大转折来了!
圣上道:“……罪当然也不在朕!”
“……………………!!!”
已经准备好了安慰老皇帝、意思意思的为老皇帝罪己开解的群臣面面相觑……
然后,圣上理直气壮的道:“罪在大魏这些不思君恩的刁民!”
群臣集体暗吐一口血!
实际上,民变之后士族里也不是没有拍着长案破口大骂刁民可恨的人……
即使在叛民冲击士族府邸田地前,也有许多士族发自内心的认为民变全都是因为黎庶心大了或者调教不够或者有人从中煽风点火总之跟士族跟皇室的剥削那是半点关系也没有——奇葩么,天下之大,出几个真不奇怪。
可如今被召到这金殿上来的,那都是大魏中流砥柱之辈,即使不是个个出身士族,然而经历官场磨砺至今,怎么也不会糊涂到了真的不知道这天下悲剧成这样的根源!
士族一直痛骂那批民变首领居心叵测,鼓动无知黎民作死虽然有一定程度上说的也算真话。可要不是君上怠政士族盘剥贪官污吏遍布举国再加上外患不断,即使有少部分黎民会被煽动,大部分黎民怎会去理睬?平民百姓的,有几个肯放着衣食饱足的日子不过,没事找事跑去造反?
总而言之,圣上这天外飞仙的一句,让众人噎了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圣上要是一开始就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