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新恒基大厦。据说新恒基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当初黄光裕刚到北京时,曾在北京火车站对面的一个小旅店里住过一夜,后来,那个地方建起了一片高档的写字楼,名字叫“恒基大厦”。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在那个晚上,来北京打拼天下的潮汕少年黄光裕,究竟有怎么样复杂的心路历程?但从他把自己盖的第一个大厦命名为“新恒基”,我们可以揣测,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很多像黄光裕一样的穷小子,都有过这样不安现状、立志改变的不眠之夜。但不寻常的是,黄光裕把自己当年心中的宏图具象化了,让它最终矗立在京城的一隅。
黄俊钦属于那种干一行钻一行的“技术迷”。在盖鹏润大厦时,黄俊钦已经对建筑设计研究得十分透彻,并亲自上马操刀,通过自己的设计,节省了很多空间,大大提高了利用率。一座房子,哪个地方能节约多少成本,他只要一看图纸就会一清二楚。
1992年,从海南刮起的房地产热浪席卷全国,让黄俊钦更是沉醉其间。据国美旧臣李俊涛介绍,约在1992年的时候,大哥黄俊钦开始对电器行业产生了疲倦之心,却对房地产、资本运营、IT等行业兴趣渐浓,于是黄氏兄弟正式分家。当时,黄俊钦名下还分到了几家电器店,黄俊钦把这几家电器店改名为“恒基电器”。
大约在1996年前后,黄俊钦把精力更多地投向了房地产业,对恒基电器无暇多顾,导致恒基电器的经营日渐衰落。黄俊钦干脆彻底了断,把仅存的两家门店转给了弟弟黄光裕。黄光裕后来说:“黄俊钦的想法很不错,他现在做IT、房地产、资本运营三块。我们纯粹是两家公司了,没有什么捆在一起的东西。我们各自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和经营方法,都已经截然不同,应该说是两个趋势。”
第13节:第二章 闯荡江湖(6)
其中一种说法,分家是为了家族企业的多元化。对于兄弟分家,李俊涛给出的解释是:“树大要分杈,这样树才长得更茂盛一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兄弟俩还都做一块儿的话,那就不好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1993年以后,兄弟俩一个侧重于电器,一个侧重于房地产,呈现一个多元化的趋势。”大妹黄秀虹也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房地产正蓬勃兴起,如果两个人都用主要精力做电器,对家族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来说,会显得过于单一。她说:“一个人做一个产业,这也是两个哥哥的高明之处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山难容二虎。在1993年以前,国美电器由兄弟俩合作经营,黄俊钦主要负责全面的管理,黄光裕则侧重市场业务方面。黄光裕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辆不起眼的三轮车。他常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调查市场行情,|奇+_+书*_*网|有时还推着三轮车将货物扛回来。但志高心大的黄光裕,不可能永远“甘居人后”,他更加向往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不过,对兄弟俩存在矛盾之说,黄光裕却作了否认:“我们哥俩之间又不会争什么,从不为钱、为权去争,而且当时两人也都不想出名。”但黄光裕也坦言道:“企业不容有两个领导,因为总会有一些漏洞让人钻空子。”
不管缘于哪一种原因,兄弟俩最终分了家,而且分得很干脆、很彻底——黄光裕分到的是国美的牌子,以及一部夏利车和几十万元的现金,其他的全归黄俊钦。从当时的情况看,黄光裕确实有点“吃亏”,因为国美在1993年的资产规模至少有几百万元,不仅从1991年开始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分给了黄俊钦,而且当时已有的五六家电器门店并没有分给继续做电器的黄光裕,而是分到了对电器行业已经没有太大兴趣的黄俊钦名下。
黄光裕后来回忆道:“我哥哥的确分得比我多,多出也不止一星半点。”当时,国美这个品牌根本谈不上什么无形资产,黄光裕分到这块牌子,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长远战略眼光,更多的只是一种无奈。国美之所以后来名扬天下,更多的是因为日后黄光裕和张志铭等人付出的汗水与智慧。
#奇#黄氏兄弟今日的关系冷淡,恐怕少不了当年点点滴滴矛盾的累积。《财经》杂志报道:“其间,时时可遇早期民营资本介入房地产开发时面临的诸多障碍,并经历着严重的资金缺血。一位曾就职国美电器高层的知情人告诉《财经》,兄弟两人在鹏润大厦建设时期发生激烈争执,一度反目。鹏润大厦系黄俊钦所建,黄光裕购买其中一部分,但迟迟未向哥哥支付楼款。他当时实在没钱,非常艰难,而黄俊钦也很缺钱。”
#书#两人关系紧张时,甚至叫来保安互相对峙。黄光裕在2005年接受笔者采访时,对此解释道:“当时鹏润大厦一人一半,底下人为了一些小事吵起来,是保安们不懂事,怎么会扣到我们的头上来!我们之间矛盾是有的,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该争的时候就争嘛,但不存在伤害感情的问题,毕竟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企业。”
#网#有人把这话理解为黄光裕故作姿态。其实不然。事实证明,兄弟俩在分家后,还时常进行合作。黄光裕进军房地产业,就一直得到大哥黄俊钦的指点。兄弟俩还一起开发过房地产项目,并互相拆借过资金。
正如并排矗立在北京朝阳区霄云路路口的新恒基大厦和鹏润大厦一样,兄弟俩不管曾经有多生分,但两人的根是连在一起的。
三段爱情和几员大将,在黄光裕本命年一起涌现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这首由杨钰莹唱红的流行曲,是电视剧《外来妹》的主题曲。《外来妹》于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轰动了全国。自此,“外来妹”成为一个和广东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词汇。
就在1991年,黄光裕18岁的大妹妹黄秀虹也成为了一名外来妹。但她这位外来妹显得与众不同——众多外来妹都是纷纷南下广东打工,而她却逆流而上,从广东汕头老家北上来到了北京;众多外来妹出去打工都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但她在北京城内却有大哥黄俊钦和二哥黄光裕,而且两人已经成为拥有数家电器零售店的小老板。
第14节:第二章 闯荡江湖(7)
黄秀虹学的是会计,于是在国美从一般的财务人员做起,1995年开始升任国美电器西四分店店长。黄秀虹说:“不会因为我是老板的妹妹,就一定要有个好的职位,我很高兴我可以从底层做起。”因为有了这个平台,黄秀虹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从刚开始面对财务报表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逐渐学会妥善处理每天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
2004年,黄秀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了她当时的巨大压力: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她经常彻夜难眠,好多个夜晚,她虽然已经回到家里,闭着眼睛躺在了床上,但仍然觉得自己仿佛还在办公室内,大脑中所有的细胞仍在高速运转,想着那些千头万绪的公事,有时一个问题一想就是好几个夜晚。黄秀虹说:“别人做不好还情有可原,但我做不好就不行,我必须要做到比别人更好,谁叫我是黄光裕的妹妹!”
在刚到北京那段忐忑不安的日子里,一个男孩闯进了她的生活。当时国美电器还在创业初期,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公司一些重要的职位都是回到广东老家去招人。这个男孩在一次招聘中进入了国美。他虽然只有高中文凭,但由于聪明能干,很快就得到了赏识,成为财务方面的负责人,早几年公司使用的财务系统软件都是由他主要负责做起来的。
由于工作关系,两人有很多机会在一起,慢慢地就产生了好感。两人的恋爱经历没有太多悬念,在相识一两年后的1994年,21岁的黄秀虹嫁给了25岁的他。婚后两人很快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小家庭度过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也许在黄秀虹的脑海里,和一个可靠的人在一起,然后结婚、生子,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是一生中最大的福份。但后来的发展却事与愿违,这是后话。
几乎在同时,国美另外还有一段爱情在萌芽。1993年,黄光裕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位漂亮的北京姑娘杜鹃。杜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当时任中国银行信贷员。据知情人介绍,那个时候的信贷员对于业务能力要求很高,这样的人才总量是很少的,所以杜鹃称得上智慧与美貌并重。
那一年,黄光裕刚和大哥黄俊钦分家,正处在事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