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难民来自四面八方,随波逐流,因为同病相怜,便有意无意地聚到一处,互相照顾。

    这个抱着孩子的女子几乎不说话,也不和任何人亲近,始终和别人保持距离。

    她怀里的孩子,更是没人见过真面目,但看得出来,她非常疼爱这个孩子,绝不离手。

    如果有人能挨到她身边,会发现她虽然衣衫有些破烂,头发有些凌乱,但身上一点异味都没有,而襁褓中的孩子穿着极好,脸上手上没有一点脏污,还长得非常漂亮,白得近乎透明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很少哭闹。

    那是入夜和她的孩子。

    在几天前那场混战中,她趁机从二楼跳下来,趁夜逃往城北。

    她在白天都已经观察好了,那是通往中原的方向,大批难民都往中原流动,混入难民之中,谁也不会留意。

    是的,她就是要逃离龙宫的势力。

    她好不容易才解掉身上的毒,从而摆脱地堡的控制,绝对不会再去龙宫,母凭子贵,安逸地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风云际会11

从今以后,她要决定和控制自己的命运,不管是地堡还是龙宫,都休想干涉。

    她一路步行,和难民们一起前进。

    难民该穿的衣服和该做的打扮,她都准备好了,趁夜换上,往难民中一混,没人注意。

    她甚至还看到卫豹等人四处打听她的下落,骑马从她身边经过。

    没人会正视这些又脏又臭的难民,吃不饱的难民更没有什么心思去注意别人,所以,她很顺利地来到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虽然清贫,却远离江湖纷争,她打算在这里多呆几天,让孩子好好休息。

    孩子的身体虚弱,长途跋涉、风吹日晒对他的身体很不利。

    虽然她已经尽量躲风蔽雨,让孩子吃好用好,却仍然无法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养育。

    孩子真的很坚强,只有身体不舒服或是很难受时,才会哭。

    他路上哭了好几次,好在她跟胡春回和唐门中人相当长一段时间,学了不少医术,并带了一些常用和必备的药材,才及时地治好孩子的病状。

    她想到客栈里住宿,又怕留下踪迹,有一天会被地堡或龙宫找到。

    孩子是她唯一的宝贝,她不能失去他。

    但她有时还是会趁着夜黑无人,悄悄溜进上好的客栈空房里过夜,顺便给孩子梳洗,尤其是天气不好时,更是不敢在外露宿。

    这一呆就是四五天,她刚想离开小镇,天就忽然下起大雨,直到晚上转小。

    已经进入深秋,天气转凉,晚上寒凉,很多无家可归的难民们患上了流感。

    她一直小心避开众人,但这场大雨还是让延儿也病了,脸蛋发红,精神恹恹,哭个不停。

    现在是深夜,阴雨绵绵,她没有药,也没有地方熬药,没有干净的房间和温暖的床给孩子休息,听着孩子的哭声,焦急得慌。

    孩子很少哭得这么厉害,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吓了一跳,好烫。

    怎么办?

    孩子本就身体虚弱,加上发烧,还有这样的天气,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她不敢想象。

    看看外面的蒙蒙细雨,拉过外袍把孩子遮好,冲出桥墩,往雨中狂奔而去。

    城西南有一位史大夫,都说是位乐善好施的活菩萨,经常免费为穷人看病送药。

    难民进入镇里后,他常常不辞劳苦地为难民看病,这几日患流感的难民增多,他干脆在屋外架起大锅子煮草药,免费给难民服用,才没有使流感蔓延开来,难民们纷纷传颂。

    她要史大夫救她的孩子。

    她冒雨跑了近一刻的功夫,来到史大夫的家门外。

    已经是深夜了,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使劲地拍打屋门,大声呼喊:“大夫,快开门,我的孩子病了!”

    她不停地喊,全身都湿透了,孩子却没有被淋着。

    屋子里很快就亮起烛光,有人匆匆跑来开门,让她进来。

    开门是药童,史大夫不仅免费给穷人看病,还收养了一个孤儿,兼作弟子。

    火盆燃烧起来,药童拿来一件大衣,让她换下湿淋的外袍。

    史大夫很快赶来,看到孤苦的母子俩十分惊讶,二话不说,马上给孩子看病。

    孩子发烧不轻,他连夜给孩子煎药,嘱咐药童给她安排住处,烧热水给她和孩子泡澡。


风云际会12

忙了半天后,孩子终于安静下来,红着眼睛打呵欠。

    药童带她来到房间,热水已经准备好,泡过澡后就能睡个好觉。

    看得出来,史大夫家中并不宽裕,房子简朴,家具简单陈旧,就象这间房间,仅有一床一桌一柜,小得仅能容下三四个人,却让人觉得温暖安心。

    洗好澡后,孩子看起来精神好了许多,脸没那么红了,也不哭闹了,闭上眼睛酣睡。

    她把孩子放回床上,盖好被子,刚想睡下,就隐隐听到一阵婴儿的哭声。

    虽然哭的不是自家的孩子,但在这样的雨夜,听到婴儿的哭声,还是让她觉得揪心。

    忍不住推开门,斜对面的屋子里亮着,孩子的哭声就从那屋里传出来。

    她掩上门,顺着环形院落的屋檐走过去,想看看孩子怎么样了。

    房间里,一名老妇人正抱着一个娃娃哄,史大夫和一名中年妇人围在旁边,似乎很紧张。

    中年妇人焦急地问:“孩子没事吧?”

    史大夫道:“小三身体好,没事儿,可能是今晚风大,受了点惊吓。”

    妇人嗔道:“你有多少天没抱这孩子了?天天忙着看病,自家的孩子都顾不上了。”

    史大夫呵呵一笑:“不是有你们看着嘛?我看其他两个也该多学点医术了。”

    他们轻声交谈,轮流抱着孩子哄,孩子很快破啼为笑。

    入夜从窗外看着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天伦之乐吗?

    虽然清贫,他们看起来却很快乐,比她见过的大多数人都快乐满足。

    她有些恍惚起来,隐隐地记起她似乎也曾经感受过这样的东西,那时的她,似乎还很小。

    一阵风刮过来,吹断遥远而模糊的影像,她拉了拉外衣,若有所思,慢慢踱回房里。

    一夜好眠。

    天亮以后,药童过来叫她起来用餐,发现房门虚掩着,推门一看,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空荡无人,想来是已经离开了。

    怎么不吃早饭再走呢?孩子的病也不知道好了没有。

    他骚骚脑袋,举步要走,就听到斜对面的屋子里传来李妈的惊叫声,边跑过去,问道:“李妈,发生什么事了?”

    李妈只是不停尖叫,声音传得老远:“啊”

    他冲进屋里,李妈颤抖着指了指。

    摇篮里,孩子睡得正香,桌面上放着一封信、十几粒碎银和一叠银票。

    闻声而来的史大夫夫妇看到这一切,也都呆了。

    碎银大概有几十两,那一叠银票从十两到五十两不等,估计有上千两,这个数目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是个很大的数目了。

    钱和信都是昨晚收留的女子所留,信上说,感谢大夫全家对她们母子俩的照顾,有朝一日,一定会加倍回报他们的恩情。

    史大夫看过信后,唯有叹息,只能希望她们母子俩平安了,这些钱,就拿去救济难民吧。


死亡陷阱1

楚地自古人杰地灵,触目所见,极为繁华,与别处大不一样。

    在楚地某条通往京城的官道上,时有行人车骑经过,每隔数里,便有凉亭茶棚供行人休息,绝不荒僻。

    在这些行人中,有一名书生背着个大书箱,急行赶路,在深秋时节,却不停地擦汗。

    在这条官道上,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楚地多人才,每年秋季,那些通过乡试的才子们纷纷赶赴京城,备考会试,在官道上出现这些急行赶路的书生,也就不足为怪。

    时值正午,天气炎热,前面正好有家供路人竭脚的茶棚,他一阵心喜,冲进茶棚,点了一碗茶水和小碟饭菜,放下书箱,斯文地吃起来。

    菜棚里坐了十几名客人,有书生,有农夫,有客商,有夫妻,有老小,颇为热闹。

    官道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在飞扬的烟尘中,十几骑快马朝这里飞驰而来。

    快马近了,在茶棚前停下,马上的大汉个个高大强壮,凶悍冷酷,衣衫不整,刀不带鞘。

    他们跳下马,走进茶棚,环目扫视,一个个的眼神都象要杀人似的,十分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