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四秘密议定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回答说:“在,我来接。”
  那男人走到厅里,拿起了电话。他的妻子仍在准备星期天的晚饭。
  “巴里吗?”
  “我就是。”
  “啊,星期天晚上打扰你,实在对不起,我是局长。”
  “嗅,你好,爵士。”
  巴里。班克斯很惊讶。一个头头往手下人家中打电话,这种事不是没有听过,
  但很少见。
  “听我说,巴里,你平时上午几点到查尔斯大街来?”
  “大约10点,爵士。”
  “你明天能提前一个小时到桑蒂纳尔大楼来一下吗?我有话说。”
  “当然可以。”
  “好吧,那么,我9 点见你。”
  巴里。班克斯是五局查尔斯大街总部K 分局七处的,但实际上他是六局的人,
  负责奈杰尔。欧文爵士与保安局之间的联系工作。他一边吃着妻子为他准备的晚饭,
  一边遐想着。奈杰尔。欧文爵士要干什么呢?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呢?
  叶夫杰尼。卡尔波夫丝毫也不怀疑,在英国一定组织了一个秘密行动而且正在
  进行之中。他知道,彼得罗夫斯基在那个国家的内部扮成一个英国人来进行活动是
  得心应手的。从鲍利索夫卷宗里抽出的那份传奇正适合彼得罗夫斯基。波普勒电台
  隐藏在英国北部的米德兰平原。如果沃尔科夫被调走是因为他具有向英国传送包裹
  的特长的话,那么,一定还有别的人被调出来,但那些人一定是鲍利索夫这个圈子
  外其他处的。
  这些都毫不动摇地说明,彼得罗夫斯基到英国去是非常秘密的,或者已经去了。
  这没什么奇怪的,培养他的目的就是为这个。但令人奇怪的是:他这个堂堂正正的
  第一总局却被束之高阁。明知道他是如此精通英国和英国事务,却被蒙在鼓里,这
  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他回想起20年前在英国的情况。自从1967年9 月份的一个傍晚以后,他一直泡
  在西柏林的一个酒吧间里。英国的工作人员下班后常常到那里去。作为一个机敏而
  又扶摇直上的“特工人员”,他当时被派到这里工作。
  他看到酒吧的那边有一个愁眉不展的小伙子,他的便装和发型说明,他是英国
  军队的人。他贴到这个孤孤单单的小伙子跟前,发现他是监听站的操作手,在加图
  皇家空军服役,29岁,对自己当前的命运非常不满。
  在那年9 月到1968年1 月期间,卡尔波夫一直做这个皇家空军人员的工作,先
  装作是一个德国人(那是他的隐蔽身份),后来又承认是俄国人。事情很容易,容
  易得简直令人怀疑。但却是真的、确实的。克格勃全力以赴地讨好这个英国人,使
  这个动摇的人仇恨他的服役和他的国家,从而同意为苏联效劳。1968年夏天,卡尔
  波夫在东柏林亲自训练他,越来越了解他,也越来越鄙视他。这个人在柏林的逗留
  以及他与英国皇家空军的合同快到期了,他要在1968年9 月回英国并且转业。他们
  建议他离开空军后,设法在切尔股纳姆国家电讯总局找个工作。他同意了,并于1968
  年9 月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工作。他的名字叫杰弗里,普赖姆。
  为了能继续与普赖姆保持联系,卡尔波夫便以苏联大使馆外交官的身份来到伦
  敦,继续对普赖姆控制了三年。一直到1971年他回莫斯科时,才把他移交给接任者。
  这个成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他调回到三处时,升为少校。在三处,整个70年
  代他都掌管着普赖姆的情报。显而易见,在任何情报单位里,能够搞来准确情报的
  活动都要受到重视和表扬,而这种表扬总是与该活动的主管官员分不开的。
  1977年,普赖姆离开了国家电讯总局。英国人已经觉察到一些失密的地方,而
  且盘查得非常紧。1978年,卡尔波夫又回到伦敦,这回他是使馆的最高人物,职衔
  是上校。普赖姆虽然已经不在国家电讯总局了,但他仍是特务,卡尔波夫设法警告
  他要注意隐蔽。卡尔波夫指出,1979年以前的活动,一丁点儿马脚都没露出来。因
  而,有什么意外的话,普赖姆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卡尔波夫生气地想道,普赖姆要不是把他那肮脏的手伸向小姑娘的话,他如今
  还会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早就知道普赖姆这个人太轻浮。终于,由于犯了见不得人
  的强奸罪而引来警察登门。于是,他全坦白了,因为七条间谍罪而被判了35年。
  但是,伦敦搞了两次恩赐来抵消普赖姆事件的影响。1980的一次酒会上,他被
  介绍给英国国防部的一位文职人员。起初,那人没有听清楚卡尔波夫的名字,在意
  识到他是俄国人之前,还跟他客套了几句话。但知道之后,立刻改变了态度。从那
  人的无礼和冷漠,他觉察到,不管自己作为一个俄国人,还是一个共产党员,那人
  对他都是深恶痛绝的。
  他并没有往心里去,但很好奇c 他了解到,那个人是乔治。贝伦森,又经过几
  周的调查,发现那人是一个铁杆反共主义者,但却是南非的狂热追随者。他个人认
  为,可以使用蒙蔽的方法利用贝伦森。
  1981年5 月,他回莫斯科主管三处。他询问有没有亲苏的南非特务。地下处提
  到,他们在那儿有两个人:一个是军官,叫格哈特,在南非海军;另一个是外交官,
  叫马雷。但是,马雷在波恩待了三年,刚刚回到比勒陀利亚。
  正是由于他控制马雷有功,才使他于1983年春升为少将,并当了地下处的处长。
  他命令这个南非人要求到伦敦任职并以此作为他毕生工作的归宿。1984年,他遂愿
  以求。卡尔波夫极端秘密地亲自飞到巴黎向马雷面授机宜。马雷要培养乔治。贝伦
  森,吸收他为南非效劳。
  1985年2 月,基尔皮琴柯死后,卡尔波夫继任他的职位。一个月以后,即3 月,
  马雷报告说贝伦森上钩了。当月,贝伦森的第一批材料送了过来。这真是一个千金
  难买的聚宝盆。从那以后,他一直把贝伦森一马雷行动当做处长的点来亲自抓。两
  年当中,他两次到欧洲城市与马雷亲自会面,了解情况并向他表示祝贺。今天午饭
  时,信使将带来贝伦森的最新材料,这些材料是马雷寄到哥本哈根一个克格勃联络
  点的。
  1978至1981年在伦敦期间还给他带来了第二个好处。按照他的习惯,他给普赖
  姆和贝伦森起了自己的代号:普赖姆叫奈茨布里奇;贝伦森叫汉普斯特德。接着,
  又来了切尔希……
  他很尊重切尔希,不像对普赖姆和贝伦森那样,他鄙视那两个家伙。跟他俩不
  同的是,切尔希不是一个特务,而是一个熟人,一个在自己的国家机关里地位很高
  的人,一个跟他卡尔波夫一样的人,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个与自己的工作、自
  己的国家和自己周围环境的现实相结合的人。卡尔波夫从来都没被那些西方的参考
  杂志所迷惑,那些鬼参考只是为那些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的情报人员而准备的。
  在他看来,只有政客们才生活在梦幻世界中,被他们自己的宣传搞得昏头昏脑。
  他认为,情报人员应该在阴暗的街道上行走,利用谎言和欺骗来完成自己的使
  命。但是,如果他们一旦陷入了幻想的王国而不能自拔的话,就像美国中央情报局
  那些秘密人员常常犯的错误那样,那么,他们倒霉的日子也就不很远了。
  切尔希曾两次暗示他,如果苏联一意孤行,那么,就要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两次都是对的。由于卡尔波夫及时地通知自己的人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而
  事实又确实证明他是有先见之明的,因而,使他的身份倍增。
  他停下来,让自己的思路又回到当前的问题上来。鲍利索夫是对的。正是总书
  记本人在亲自组织一个秘密行动,而且正在他鼻子底下的英国进行着,然而却回避
  着克格勃的任何一个人。他预感到危险。这老头子根本不是职业情报工作者,只不
  过是在克格勃当了几年头头。尽管自己的前途未卜,但自己应该搞清楚究竟在干什
  么。要小心,要十分小心!
  他看了一下表,11点半。他让车开过来,钻了进去,向莫斯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