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玄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一宫女急忙上前关紧窗子。李隆基此时方才想起今日实为赐宴,遂自嘲说道:“嗬嗬,今日佳雪更添节日气氛,朕有心请卿等二人来此围炉赏雪,兼而饮酒闲话,怎么说起朝政之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来吧,请二卿举盏,我们共饮。”

李林甫自从在洛阳牡丹园中偶遇武惠儿,二人从此修好沟通管道,自是由牛贵儿来回穿梭传话。

武惠儿能够面见李林甫绝非“偶遇”,显是处心积虑有意为之。武惠儿那次想继为皇后不成,后来得知主要因为张说等人的反对所致,其再往深究,最终弄明白了这帮文士出身之人内心所思渊源,也就不再指望这帮文士能给自己提供帮助。

武惠儿知道,他们之所以对自己如此警惕,还是拜自己那位强势的姨奶奶则天皇后所赐。

其实则天皇后主政之时,她为固自己皇位,就大力杀戮排斥皇亲贵戚等显族之人,并大加开科选士,使许多庶族微贱之人登上重位。李隆基为帝之后,如姚崇、宋璟、张说、魏知古、郭元振、张九龄等人为其出了大力,这帮人恰恰正是则天皇后擢拔而来。

他们虽由则天皇后擢拔而来,然秉持圣贤道理,对“女主天下”极端痛恨,认为此为祸乱天下的起源。李隆基当时势单力薄,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李隆基一边,其内心实在不愿意再看到韦皇后和太平公主权倾天下。

如今武惠儿似乎又想重复则天皇后当初的故事,他们岂能容许?

武惠儿知道,既然号为天下文宗领袖的张说如此态度,那么天下文士定然亦步亦趋,所以她不再考虑从中筛选支持自己的人。

李林甫实为最佳人选。此人非文学之士,其以括户有功为皇帝赏识,然后随同崔隐甫、宇文融一举扳倒张说,可谓有胆有识。

最令武惠儿叹服的是,三人中以李林甫年纪最轻,其一击而中之后立刻选择全身而退,绝不与张说再行纠缠。后来崔隐甫归家侍母、宇文融被贬、张说致仕,可谓两败俱伤,而李林甫安然调至吏部后毫发未损。

武惠儿从此时看准了李林甫,她知道李林甫读书甚少,那些圣贤道理知之甚少,其思虑就不会因之受累。自己现在主动向李林甫示好,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琼琚,将来李林甫必有大用。

李林甫何等聪颖,其在牡丹园与武惠儿相会的时候,心中狂喜无比:自己今后若有皇帝的宠妃相助,强似源乾曜又何止数倍?

源乾曜罢相之后,曾向李林甫言明自己曾向皇帝推荐他。李林甫听言后表面上千恩万谢,心中却不以为然。他知道,源乾曜在皇帝面前不过尔尔,他所荐之人当然要大打折扣。且论自己的资历和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火候实在不到,他还需耐心等待。

李林甫升任吏部尚书后,其心思日渐活络。他知道,武惠儿这些年在皇帝面前说过自己的不少好话儿,自己的分量一日日在加重。此次萧嵩和韩休罢相,他对自己的期望甚为殷然,不料皇帝却任张九龄和裴耀卿为相,令他心里一度很失落。

待裴耀卿以侍中之身兼知江淮河南转运使之后,李林甫见之心中狂喜,觉得机会来了。这日正是牛贵儿约定入府的日子,牛贵儿果然如约而至。

二人常常见面不用寒暄,可以直接切入正题。

李林甫道:“你速速回去告诉惠妃,圣上不日间又要择相了?”

牛贵儿的一张丑脸充满疑惑:“圣上果然说了此话吗?”

“圣上并未明说。然裴耀卿以侍中之身兼知江淮河南转运使,务必专注漕运之事,他就没有空儿日日待在京城。如此一来,张九龄独木难支,圣上定择相为之辅的。”

牛贵儿还是不相信:“李大人此话当真?李大人还有其他话吗?”

“没有了。你将此话告知惠妃,她定会明了。”李林甫想不通武惠儿为何选中牛贵儿倚为心腹?此人又丑又笨,与人说上几句话,对方定会生厌。

第三十回 九龄谏圣存心结 禄山脱罪埋隐患

武惠儿若想在李隆基面前办些事儿,譬如想说某人的好话,她须很好地利用顺水推舟之法不露痕迹为之,如此方能起到些许作用。武惠儿知道,当今皇帝非是昔日的中宗皇帝,其既明大理,又颇机敏,自己若如韦皇后那样干涉朝政,估计一遭儿未成就会失宠。

不过武惠儿现在与其初期相比,与皇帝说话略显随便,有时说话过于显露,能够很快用话遮掩,显得游刃有余。她听牛贵儿转述了李林甫之言,就在那里默思良策。

武惠儿其实不知,她尚未想到良策的时候,李隆基已然想到了李林甫。

春节过后,裴耀卿即动身东行。其时江南之粮输往北方,主要通过隋朝时开凿的山阳渎、通济渠、江南河等运河运输,其间相对顺畅;再往北运就要经过黄河折向西行,这一段为最困难之事。

黄河水情险恶,航行困难,尤其是三门砥柱的险滩水流迅急,其势如同长江三峡那样险峻,其破坏舟船,成为自古以来的大患。南粮北运到了黄河即改为陆运,其原因主要就是三门砥柱这一段难以逾越。

裴耀卿无回天之力将此险滩改造,他只有顺应天然之势,欲采用沿河设仓,逐级转运之法来改变现状。此非一时之功,裴耀卿须用数年时间,方有所成。

李隆基这日午后小憩之后,令高力士随从,乘舆进入了中书省,然后进入张九龄视事的衙堂之中。其时李林甫恰在堂中与张九龄议事,他们见皇帝驾到,急忙跪迎。

一时礼毕坐定,李隆基问李林甫道:“李卿,你来此何事呀?”

李林甫躬身答道:“张令今日见召,微臣前来答话而已。”

张九龄道:“陛下,微臣见前时官吏授任原则,颇有变动,因不明其因,遂召李尚书前来问询。”

李隆基道:“是不是循资格一节呀?”

当初萧嵩与裴光庭为相时,裴光庭坚持循资格选官。是时每年通过流外入流和各种途径获得做官资格者二千余人,而每年能够授官者六百人左右。所谓循资格,即规定各级官任职期满后,需过一定年限再到吏部应选,并严格按年资逐步升级。裴光庭死后,萧嵩立刻废除循资格选官的做法,改为依考功成绩随时授任,此法延续至今。

张九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李隆基叹道:“萧嵩与裴光庭当时有些意气相争了。裴光庭认为萧嵩不懂吏事,由此自我行之;而萧嵩则对裴光庭极度排斥,裴光庭一死即废之。他们当时应当好好商议一番,以辨其优劣,然后作为国家常法恒定。嗯,李卿,你主持吏部日久,对循资格的优劣应该有所识,你如何看?”

李林甫瞧了一眼张九龄,小心说道:“张令对此情极为重视,询臣以详细。至于今后是否循资格选官,相信张令向陛下禀报后自有定论,臣忝掌吏部,定遵章执行。”

李林甫如此说话,可谓滴水不漏,其话语中充满了对张九龄的尊重,李隆基听来觉得无比顺耳。

张九龄禀道:“陛下,李尚书刚才叙说了事情的详细。用循资格来选官,实为一种相对公平的选官之法,可以保证所有待官之人依序入官,然对那些才俊之士有所限制。臣刚才与李尚书商议,若能寻出一种既兼顾公平又重视才俊之法最好。”

李隆基摇摇头道:“天下诸法皆有利有弊,哪儿有完美之法了?若利大于弊就不错了。罢了,此事你们再好好议一议,不用急着定论。”

二人躬身答应。李林甫心想皇帝来此,定有要紧话儿与张九龄说,他就乖觉地辞出。

李隆基环视堂内,叹道:“裴卿一走,你这‘中书门下’就名不副实了。张卿,若国事千钧重担压在你的肩上,且长此以往,你能持久吗?”

“请陛下放心,臣定鞠躬尽瘁,尽心理政。”

张九龄引用诸葛亮之言,令李隆基当即想起诸葛亮的事迹,遂笑道:“诸葛亮感于刘备托孤,因尽心尽力,以致过劳而死。如今天下英才尽我所用,我若让你独木力撑,即是不恤你了。九龄,我欲再择相一名以为辅助,你可以荐人吗?”

此为皇帝的信任,张九龄闻言顿时郑重思索。然他想了良久,终无得人,就另想了一个主意,说道:“陛下其实不用另行择相。韩休现任工部尚书,其办事勤勉最为务实,可使韩休主持漕运之事,则裴侍中即可脱身返回京中。”

李隆基摇摇头道:“韩休久为京官,未曾在地方上为任,则少有处置细务之经验。且裴卿此去解决运粮长安之事,非是专事漕运,其事关仓储、丁税诸方面,且要协调诸州互相衔接,只有身为宰相之职方能力行。九龄啊,我遵贞观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