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守一叩伏谢恩,心想此次好险,暗赞妹妹目光甚准。自己若硬挺到底,圣上怪罪不说,妹妹说不定也因此受累。
李隆基办完这件事儿,既而又忧虑上脸,说道:“括户能使均田法趋于正途,有利于国家赋税增加。然积弊已久,将之理顺尚费时日,宋卿,你觉得什么时候能见效果?”
“臣以为三年尚短。”宋璟答道。
“是呀,朕也这样以为。然边关之事,一日都不能耽搁。张卿,以目下边关之窘状,能保证边关数年稳固吗?”
“臣以为不能!”张说与宋璟相比,说话的功夫要悦耳许多,其拱手继续言道,“陛下龙目深远,如此就瞧出了事儿的关键。臣此来正想请奏陛下,为保边关稳固,须有一些非常之措予以弥补。”
“嗯,说下去。”
“臣记得则天皇后时,曾于山东、河北诸道设置武骑团兵,其来源于家产丰赡的农户之家,家丁须身体强壮、骁勇好狠,其一旦被征,朝廷免其番役差料,不必自备兵器、衣器,号为‘团结兵’。臣以为眼前非常之时,可仿效此制以为权宜之计。”
张说所提的变通之法,实际以府兵制为基础,加入一些募兵的成分,较之单纯的府兵制,兵丁的负担要轻了许多。李隆基听完此建议,忽然想起了姚崇此前的数度提醒。若依此法,以天兵军为例,其节度使就可在并州辖地大加募兵,如此极易形成边将拥兵自重的局面,朝廷付出大量钱粮之后却无节制之能。李隆基的目光在下面搜寻姚崇的身影,然姚崇五日一参,今日并未上朝。
看到皇帝在那里沉吟不语,宋璟问道:“张大使,你身兼并州长史,则并州军政大事皆由你主持。我问你,若行此法,所募甲士或免或发钱粮皆由你一人定之吗?”宋璟目光如炬,马上瞧出了此法的利弊所在。
张说当然知道皇帝最关心的地方,率然答道:“其或免或发钱粮,例由户部统一调拨,各地并无此权。”
张说顿了顿又道:“其实所募兵丁数量,也要由兵部事先核准,另御史台要定期或不定期核查甲丁和钱粮实际数目。”
宋璟点头道:“如此尚可施行。”
李隆基此时方才开口道:“也罢,就依张卿所奏,先选数个边关以为试点,范围不可太大,人数也不易太多。宋卿,待括户收到效果时,此权宜之法立刻废止。”
李隆基此时既信姚崇之言,又思边关窘境须有非常之法,就有了如此的权宜之计。
李隆基搬入兴庆宫数月后,其二位宠妃皆有大事发生。
已然失宠的赵丽妃终于病重不治,一日晚间咽下最后一口气,就此撒手离去。
李隆基毕竟还记住与赵丽妃的恩爱,嘱有司按制予以葬礼。因赵丽妃为太子生母,其父兄又为朝廷大臣,其葬礼办得还算轰轰烈烈。然葬礼过后,许多人就将赵丽妃遗忘,仅剩下太子李瑛在那里心念生母,哀哀切切伤心不已。
武惠儿足月临盆,果然诞下了一位朗目秀貌的皇子。按照皇子序列,此为李隆基的第十四个儿子。李隆基观此儿子,心中甚喜,为之取名叫李一。
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一”即为老子五千言《道德经》的总纲,由此生出阴阳二气,遂有天地万物。李隆基为此子取名为“一”,足见对其宠爱之心。
然天有不测风云,李一降生后的第三日晚上,忽然停止了呼吸,由此夭折。
武惠儿得此噩耗,抢入室内抱起儿子的尸身号啕大哭,既而昏倒在地。李隆基闻讯,急忙前来看视。
经过人们一番手忙脚乱的救治,武惠儿方才苏醒过来。她睁眼看到李隆基坐在身边,遂翻身扑入李隆基的怀抱之中哽咽道:“陛下,一儿怎么……怎么就,没了,妾……妾也不想活了。”
李隆基此时也是柔肠百结,无比伤心。其眼中流出两行清泪,轻声道:“惠儿,朕之心……朕之心也碎了。”他用一只手轻抚武惠儿之面,另一只手试着去揩眼泪。
武惠儿抢过李隆基的双手,将面庞枕于其上,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大哭。室内诸人,皆忍不住陪其流泪。
李隆基屏退众人,伸手将武惠儿扶起,拢入怀中,说道:“一儿已死,徒哭无益。惠儿,你若哭坏了身子,朕将何处呢?”
武惠儿神思恍惚,不想说话,唯有紧抱李隆基啜泣而已。
两人相拥相抱,不知过了多长时辰,是时夜已阑珊,夜空中月星辉映,将大地照得一片银白。李隆基倦意上来,遂不唤宫女,自己将被子展开,仅将外衣一脱,然后抱着武惠儿并颈而眠。
武惠儿此时极度疲累,躺在李隆基宽厚的胸怀之中,心中就感到有了倚仗,于是就在神思恍惚中,不觉沉沉睡去。
看到武惠儿终于睡过去,李隆基不由得心头一松,很快沉入梦乡。
李隆基还在睡梦中,忽然被人推醒,就听武惠儿那熟悉的声音说道:“陛下,已交五更了,妾刚刚听到五鼓响起。”
李隆基知道,这是武惠儿在提醒自己该起床了,一个勤谨的皇帝不可动辄误了早朝。室内依旧黑暗,李隆基难辨其脸,不知道武惠儿此时的心情如何。然她能提醒自己上朝,大约已恢复了平静,李隆基心内大喜,摸索着抚其面庞道:“你能这样,朕就放心了。你还歇着吧,朕朝会过后再来看你。”
武惠儿轻声道:“陛下勿牵挂妾太多,若因此误了朝政之事,实为妾之大罪。陛下尽管放心上朝,妾慢慢将息,不敢糟蹋身子,望陛下宽心。”
李隆基觉得此女果然妥帖无比,女人遇此悲事往往难平,她却能一夜之间化去悲痛提醒自己上朝,实为不易啊。李隆基想到这里,叹道:“惠儿,人生不如意事甚多,诸事皆要想开了。一儿为朕第十四个儿子,加上他,朕已有五个儿子幼年夭折,朕伤心又何止一回?你年龄甚轻,今后还能生育,如此好好将息,就是善待自己。”
武惠儿终究不能全部脱离悲痛,闻言又忆起孩儿,心里一阵抽紧,眼泪又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然她生怕再引起李隆基的思绪,先是轻轻答了一句:“妾知道了。”然后撑起身子,大声喊道,“来人,掌灯。”
李隆基临走时,俯在榻上轻声道:“你好好躺着歇息,不可大动。朕待会儿让皇后过来,由她安排人好好照顾你的起居。你遭此大变,可好好与皇后叙话,如此也可舒缓心情。”
武惠儿对王皇后没有什么好感,她闻听皇后要来,立刻起身坚决回绝道:“陛下,妾不敢劳动皇后大驾。妾独自将息,最怕别人在侧,妾深谢陛下好意,千万不敢让皇后前来。”
李隆基何等聪颖,一看武惠儿的神色就知其坚意所在,遂微微一笑道:“躺下,快躺下。你说不让皇后前来即可,何必如此着急?”
源乾曜深知括户的进度牵挂着皇帝之心,因而全力为之。皇帝的括户诏书下至各州,指明由各州长史专司此事,则各州自长史以下至于乡里,皆有衙役及乡勇分头核查。户部与御史台的功能大致相似,即须派员至各地督察。源乾曜知道,天下十五道中以京畿道、都畿道和河东道三处最为重视,因为长安、洛阳和太原三地,达官贵宦之家最多,则括户之时相对棘手。
源乾曜在皇帝诏书下发之日,即召来宇文融商议此事,并说此三道事关重大,若其能括户成功,则括户之举就可成功大半,所以非派能员督察不可。
宇文融道:“源大人果然目光如炬,下官也深以为然。下官以为,源大人主持天下括户大局,非坐镇长安不可,则京畿道的事儿,源大人可以顺手督促。”
源乾曜心想,京中事儿最为棘手,这家伙却先给自己一顶高帽儿戴,轻轻松松就置身度外。然自己毕竟为户部尚书,确实需要坐镇京中,他就是不说也该如此。
宇文融又道:“若源大人不嫌下官职位低微,下官愿往都畿道巡查。”
是时官宦之家往往在东都与西都皆有宅第,则田亩也不会少。宇文融主动提出前往洛阳,那里处置官宦之家的事儿也不会少了,源乾曜闻言赞道:“好哇,宇文御史系圣上钦命来此干事,当然要担大任。你主动提出到东都巡查,我最放心。”
宇文融道:“河东道虽比京畿、都畿二道达官贵人少一些,然此为大唐龙兴之地,名门望族不少,其又身连两京,如此也须妥善之人前去主持。若源大人不怪,下官愿荐一人。”
“好呀,请说。”
“太子中允李林甫。此人系宗室之人,又明晓吏事,堪当其任。”
“李林甫?他有些不合适吧,此人未曾在吏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