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8大奇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波士顿市警察总署署长富朗西斯·图克对报界的说法,他首先指示西区的警察们在哈佛大学一带“尽可能不声张地”了解了情况,然后率员直奔爱尔兰区。以前办案总是这样,但凡有事就到爱尔兰人的贫民窟里抓几只“替罪羊”,因为波士顿的贵族们对警方职责的第一条定义便是,“看住那些不懂规矩的下等人”。但是这一次,他们什么也没抓着。
  紧接着,图克署长和探长德拉斯塔·柯拉普又指挥着他们的人马搜查了派克曼博士名下的全部仓库、地下室等,以及无数的公共下水道,甚至潜入了波士顿港湾和流经城西的乔尔斯江段水下。“我们搜遍了城里城外。”图克署长说,“以哈佛大学为圆心,半径40到60英里的所有地带,郊区和海岸线上的每一座城镇,科德角两侧。我们搜遍了陆地、水域及水下。”但乔治·派克曼博士还是不肯露面。
  这时,社会上有谣言流传,说派克曼博士失踪的秘密就在最后有人看见他活着的地方——哈佛大学医学院内。于是,警察们重返剑桥,遍查包括地下室和约翰·韦斯特教授的化学实验室在内的医学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楼板,但仍是两手空空,无功而归。
  当年的哈佛医学院是一幢耸立于乔尔斯江畔的两层楼房——也可说是三层,如果算上不足四英尺(约合12米)高的地下室——与马萨诸塞总医院毗邻。楼房的一半建在沙滩上,底座悬空,仅靠几十根巨大的木桩支撑着。这样,当大西洋涨潮的时候,泛起的江水便能将楼底浅滩上的淤泥冲刷干净,也捎带冲走从实验室废料口和排污管道扔出的垃圾。医学院的解剖实验室和韦斯特教授的化学实验室被安排在楼里紧靠乔尔斯江的一面,以便江风带走实验室逸出的气味和废气。
  在波士顿的市民中,哈佛医学院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地方。一方面,哈佛的学者们以及其他上流社会的志士仁人们很为医学院所取得的成就、为医学对波士顿作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然而,在一般民众的眼里,那栋楼房却是一个“肮脏的、充斥着恶臭和腐尸味的地方”。在大街小巷的传言中,哈佛医学院的“每一间屋子里都摆放着死尸,任由那些对上帝毫无敬畏之意的教授和学生们切割、肢解,而后再将残肢断躯,甚至整个尸体抛入江中”。住在邻近的大人们告诫他们的孩子尽可能远离哈佛医学院,因为那栋楼房与墓地鬼宅无异,是“异端、不祥和凶险”的象征。
  据约翰·韦斯特教授自己说,他是在11月24日,星期六,从晚报上读到乔治·派克曼博士失踪的消息,并于次日去了博士的哥哥弗然斯·派克曼神甫府上,告诉他自己和派克曼博士在星期五见过一面。教授说,那天早上,他先到派克曼博士家中和他约好了时间,然后下午1点下课之后,便在实验室里恭候博士光临,一面从一根木棍上削下一些木屑放进容量瓶里,为下一堂实验课“木材的性质”做准备。1点45分左右,博士如约到达教授在哈佛医学院的实验室。

//

………………………………………
断肢之谜(3)
………………………………………


  韦斯特教授在多次借贷的过程中,曾将他的一批珍贵矿石收藏抵押给了派克曼博士。数月前,韦斯特教授背着派克曼博士将这同一批矿石卖给了罗伯特·肖——博士的姐夫兼搭档。派克曼博士得知此事后极为不满,威逼韦斯特教授立时还债,否则将诉诸法律。博士曾为了逼债而擅闯韦斯特教授的实验室和家中。某夜,他在教授家的一个派对上不请自到,当众羞辱韦斯特夫妇。
  韦斯特教授说,11月23日上午,一位名叫瑟斯·培提的银行职员给他送来了一张90美元的支票,那是学生们刚刚交上来的开课费,使他终于筹措到了足够的现金。等博士到了他的实验室,韦斯特教授便将这笔钱尽数交给了他,一共是48364美元。派克曼博士行色匆匆,没有点钱就走了。但他告诉韦斯特教授,他会按规定注销那笔贷款。
  后来,约翰·韦斯特教授又根据警方的要求讲述了自己整个周末的行踪。
  派克曼博士走后,他点燃实验室的火炉打算为下一个实验准备一些氧气。但这项工作进行得不太顺利,他做到一半便停了下来,于3点左右离开实验室,到附近的布莱翰餐馆就餐。饭后搭乘公共马车回家,途中在一家商店耽搁了一会儿,到家时大约5点半。晚上偕夫人去了邻居中一位教授家里和朋友们聚会。
  此后的两天,除了星期天下午3点到派克曼神甫府上和偶尔去去医学院和邻居家外,一直在家,与家人一起玩牌、念书等等。
  星期一照常上班。
  星期二,11月27日,韦斯特教授送给医学院的勤杂工伊弗任·利托菲尔德一只火鸡,因为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感恩节,美国人家家户户吃火鸡的日子。学校从那天起连放四天假。
  这位伊弗任·利托菲尔德便是本案中的第三名主要人物。几天后,他即以其特殊的方式报答了韦斯特教授的火鸡。
  根据某些书上的描述,伊弗任30来岁,蓄络腮胡,人长得还算精神。
  伊弗任·利托菲尔德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杂务包括打扫卫生、管理人体样品,以及替教授们帮忙跑腿。每次上完解剖课后,伊弗任得负责将学生们肢解的尸体缝合好,注入防腐药水。如果保存得当,一具尸体可供师生们反复使用达六周。医学院付给伊弗任的报酬是一笔不算高的工资,还有为他全家人提供的一处栖身之地——一楼靠东门的两间卧室、一间起居室和一间厨房。但利托菲尔德一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寒碜。医学院的人都知道,伊弗任还有一些“灰色收入”。
  11月30日,星期五,感恩节次日,也刚好是乔治·派克曼博士失踪后一周。据伊弗任·利托菲尔德后来在法庭上的证词(事实上,人们现在所了解到的本案案情大部分是根据法庭记录构筑的),那天下午,他先到街对过利奥拉德·富勒先生的铁匠铺里借来一些工具,回到医学院后,锁严所有通向外面的门,再启开前门门厅处地板上的活板门,下到一楼和江滩之间的地下室,或地窖。
  地下室里遍布排水排污管道,没有窗户,密不透光。伊弗任随身提了一只带灯罩的煤油灯。但由于空气稀薄,煤油灯亮一阵子就会自动熄灭。伊弗任在地下室里沿一条狭窄的隧道爬行了大约60英尺,最后来到韦斯特教授化学实验室底下的排污管道。
  排污管道上接教授私人卫生间的马桶口,兼做废料口或排污口。马桶口直下一小段距离后,与和水槽相连的下水道会合。这种早年间的设计是为了在排放污水的同时,也捎带冲走垃圾秽物。
  那个年代还没有像现在用的金属或塑料大圆筒管道,医学院的污水管砌了五层砖墙,异常结实,以确保不漏和不被化学试剂等腐蚀。伊弗任用短钻、铁锤、钢钎、撬棍等依次凿开砖墙。据后来研究此案的专家们估算,这至少是一个人一天半的工作量。当最后一道墙打穿时,伊弗任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排污管道里的人体断肢——距离砖墙洞开处仅15英尺。
  伊弗任·利托菲尔德冲出地下室,连外套都没顾上穿,便冒着严寒和妻子一起直奔医学院教授雅各布·拜基鲁博士家。消息很快惊动了警方,富朗西斯·图克署长和德拉斯塔·柯拉普探长率领众警察于当晚重新开进哈佛大学医学院,搜查的重点当然是约翰·韦斯特教授的实验室。
  韦斯特教授的化学实验室共两个部分,分布于一楼和二楼的差不多同一个位置。楼上主要是学生实验室,有两条长长的实验台和水槽火炉等设施。一道不算厚的隔板的另一面,是教授自己的小实验室,用于准备学生实验所需的化学品和玻璃器皿等。左边一间密室(privateroom),里面锁着实验室的贵重物品和危险品。
  学生实验室的东北角是一架专用楼梯,通往教授在一楼的研究实验室,那里有两只水槽、一座熔炉(也叫冶炼炉)、两只火炉(或称加热炉)、两张实验台和两个猪头式(Hogshead)储水罐——因其下部有一凸出的水阀,形似猪头,故而得名。楼梯底下的狭小低矮处便是韦斯特教授的私人卫生间,内有一只坐式便桶及一些杂物等。这只马桶后来成了警方的主要勘查点。但因为目前关于本案的各资料中没有专门的描述,只能从其字里行间拼凑出一个大致的概念。马桶上应该有一块坐板,其下是与马桶口至少同直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