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她是靠这样维持均衡的。要是她也表现出支持你的样子,只会让那个老爹对日本人的厌恶感变本加厉,搞不好最后连自己都一起恨下去;但话说回来,要是完全站在老爹那边,老爹肯定会没分寸地对她毛手毛脚。她伯的就是这种状况。虽然她表面看起来,好像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骂,其实她是有计算过力量均衡的。”
“力量均衡……”虽然这番话很教我意外,但我更意外“我”(=巴比)竟会如此有条有理地分析,是以一时之间完全不知该作何解释。“她为何要那么做?”
“因为变成这个样子,她不安啊!现在处于‘阴阳魔界’般的异常状态,自己的身体不能依自己的意思管理;更何况六个人里面只有她是女的,她当然怕自己梢一示弱,会被趁机占便宜啊!所以才拼命虚张声势——我猜应该是这样。”
“管理大楼”交谊厅的灯仍亮着,但已不见“巴比”(=哈尼)及“哈尼”(=亚兰)的踪影;他们似乎已各自先回“自囚牢”了。
“我不知道我的解释对不对,搞不好那个女人性格就真的那么坏;不过啊,往好的方向解释,我们自己的气也会消一点嘛,对不对?”
“我越来越觉得你比我像三十三岁。”
“嘿嘿,我脑筋不错吧?”他从冰箱拿出麦格啤酒,递了一瓶给“蓝迪”(=我)。“对了,正好我有话要跟你说。”
“有话跟我说?”
“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就不太妙,我本来想开完会再去找你的。”他一口气喝干半瓶麦格啤酒,往椅子坐下。“现在讲没关系吧?”
“好啊!是什么话?”
“是关于那个叫绫子的女孩。”
“她怎么了?”
“这话你别说出去喔——”
“我”(=巴比)突然吊眼瞧我,做出降低音量的动作,不过只是做做样子,声音还是一样大。
“我觉得她应该是被杀的。”
“可是,你不也同意那是个不幸的意外?至少你和蓝迪争执时,听起来是如此。”
“我本来是同意的,但我突然想到一个疑点。”
“这么说,你怀疑CIA的调查?”
“不不不,我认为他们做了完善的调查,也姑且相信他们的说法,我们六人里头没人和绫子熟到会引发杀人案,这点应该不会错。不过——”
“不过?”
“我之前一直没说,其实我看到了。”
“看到什么?”
“我们刚逃进‘第二都市’的情况,你还记得吗?我们全部往地下跑,然后那个嗡嗡的——”
“‘隔离墙’?”
“对,那玩意儿出现后,‘人格转移’就在我们之间成立了。我看到有人在那之后跑上楼梯。”
“跑上楼梯?”麦格啤酒那黏稠浓厚的独特味道让我不禁发呛。“你是说,都逃到地下了,还有人特地跑回一楼的店里去……”
“没错,你说这奇不奇怪?”
“那个人是谁啊?”
“是……”这回“我”(=巴比)真的降低了声量。“蓝迪老爹。”
“什么?”
“当然啦,我是指内在。我看见的背影,是那个金发大姊的。”
“贾桂琳?啊,对喔!因为是在‘隔离墙’出现之后,所以人格已经互换了。可是,等一下喔!那时候应该是一片黑暗,你怎么看得见她?”
“的确,‘第二都市’里没电灯,一楼也停电了;不过,店里八成有东西着火,因为我看向楼梯时,上头隐隐约约透着橘红色的光,还摇摇晃晃的。我想那时一楼一定发生火灾了。”
“原来如此,所以你是在火光之下看到的?”
“我看到的是逆光的黑影,她看起来一摇一摆的,奸像喝醉了一样。”
“哦!那是因为她扭伤了脚。”
“原来是这样啊!反正那个身影一定是她,因为她那头金灰色长发的影子,我看得一清二楚。再说,我们六个人里面,也只有她是那种体型啊!”
“原来如此,符合那种外观条件的,只有贾桂琳;当然,那时的内在已经调换过了。”
“身体确实是她,但为了避免搞混,统一称作蓝迪老爹好了。起先我没仔细想过自己看到的黑影是什么意思,听那个博士说明人格转移系统时,也只是恍然大悟想着‘哦!原来那时候看见的虽然是个女人,实际上却是蓝迪老爹啊!’听说绫子是死在一楼,而虽然不是直接死因,脖子上却有勒痕时,我也没联想到自己目击的黑影。”
“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
“知道蓝迪老爹异常讨厌日本人的时候。”
“可是……”
“欵,你听我讲完。我是这么想的,那个老爹是讨厌日本人没错,但也还没疯到见了就杀的地步;但这是在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吧?陷入极限处境时,人类不是会突然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吗?而我们遇上的那场地震,确实是极限处境。”
“你是说,他干了某种不可理喻之事?”
“这就叫一时着了魔。混乱之中,老爹心里想着‘这地震这么大,一定会死不少人。既然这样,偷偷干掉一、两个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也不会被发现吧?不,或许会被发现,但反正凶手很难锁定,说不定事后就不了了之。’”
“喂喂喂!”这话也未免太夸张了,教我真的担心起“我”(=巴比)是否已酩酊大醉。毕竟他现在用的是我的身体,“我”的酒量或许胜过贾桂琳,却说不上好。“你是认真的吗?”
“不是有句谚语说,‘隐藏枯木的最佳场所就是森林’吗?要藏尸体,当然是藏到尸体堆里啊!很狡猾吧?”
“就算是这样,他做事真的会这么不经大脑,趁机杀害讨厌的日本人?更何况,对方还是当天才头一次见到的女孩——”
“我觉得正好相反。”
“相反?什么相反?”
“假如是熟人,就算是再怎么讨厌的日本人,也会产生犹豫的;反而是当天才见到、还完全不认识的人,才下得了手。因为对方在自己心中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平时会有的人性挣扎,往往会消失无踪。”
“可是,在那种混乱中……”
“就是混乱才能下手啊!平时就算有这种蠢念头,也绝对不会付诸行动;但混乱之中,反而好下手。又或者他是想到自己搞不好会被埋在瓦砾下就此长眠,既然如此,干脆抓一、两个讨厌的日本人当垫背。”
“太不合理了啦!好不容易逃到地下了,还特地跑回一楼去?在成功趁乱杀人前,搞不好自己会先死咧!这种道理谁都懂吧?”
“所以才说是极限处境造成的啊!当时已经失去正常的判断力了。可是,当他回到一楼,勒着找不到‘第二都市’的绫子时,天花板却快塌了;这时他才回过神来,在勒死绫子前便慌忙逃回‘第二都市’。”
“但结果还是没杀人啊!”
“不,不对。假如过程真和我想的一样,那老爹可是妨碍了绫子逃进‘第二都市’的机会,害她无法获救,对吧?这样的话,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杀人啊!先勒到她动弹不得,然后明知天花板会塌,还把她丢在店里。这可不是杀人未遂,是真正的杀人!”
我思索了片刻。巴比的假设虽然牵强,道理却还说得通;然而这里有个问题——他的假设是建立于自己的目击证词之上。说白一点,要是他其实根本没看见贾桂琳跑上楼的身影,这种推测根本没任何意义。
那么,巴比说谎的可能性呢?我试着思考,而一旦开始思考,便愈发觉得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关键;因为倘若窪田绫子的死有半分他杀的可能性,巴比便成了我们六人之中,唯一拥有坚固“不在场证明”的人。
令他的不在场证明成立的,正是“第二都市”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前章我略过未提的细部说明,就在此处略微介绍一番。
根据我们所见的“第二都市”概况图(参照图B),“房间”被区隔人格转移对象的“隔离墙”一分为二;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呼后半部为“封闭区”,前半部为“开放区”。
从横亘“房间”中央的“隔离墙”,便可推测人格转移本是适用于两人之间,但即使对象为三人以上,亦能成立。据艾克洛博士所言,在他们进行过的实验之中,曾有八人的成功案例;而重要的是,三人以上进行人格转移时,其“循环”顺序带有一定的法则,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