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先后控制了朝鲜和中国台湾,一战结束日本造船业和机器制造业分别增长了6。5倍和5。5倍,俨然已经是世界强国了。

在“脱亚入欧”思想指导下,日本逐渐蜕变为军国主义民族,要求自己以西方列强的身份对待亚洲邻国:“我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对待支那、朝鲜之法惟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方式处理之”!

这样一个发贯战争财的强盗,当然不会放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

与德国不同,日本与东亚各国并无宿怨,只是,日本认为要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这是“日本现代国民光荣的任务”,所以,日本决心“排除万难,为完成这一事业而迈进”!

这是一个毁灭世界的事业,可是,美国和西方世界却以为日本不敢摸它们的老虎屁股。毕竟日本经济总量只是美国九分之一,科技先进程度更是相差甚远。

“美国贸易禁运已经使得日本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如果没有新的战争,天皇可能被推翻,尽管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对垒等于蚍蜉撼树,但是,日本必须保持体制安泰,哪怕国家化为焦土,也不惜一战”

在美国人看来,这种理念简直不可理喻。如果美国人的《菊花与刀》早出版10年,美国人就会明白了。

薄薄的一册《菊花与刀》,详细记述了一个日本故事——“十八死士”,那是一个日本自古流传的故事。十八位家臣(奴仆)为了替多年前含冤死去的主人报仇,甚至投靠主人的敌人、抛弃自己的家人,在亲友的极端鄙视下生活了多年;这些年,没有人理解这十八位家臣;多年后,十八位家臣成功杀掉仇家,却也害死了当年的仇敌、今天的新主人,于是全部自尽……

为毁灭敌人,居然会毁灭自己的人生?这也太不合算了。

这只是美国人的算法。

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攻珍珠港美国海军,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据说,珍珠港海战后,有两位国家领袖欣喜若狂,一位是东条英机,另一位则是我们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

12月8日,罗斯福总统向参众两院发表战争咨文,宣布12月7日为国耻日,对日本帝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日本虽然也是轴心国成员之一,经济实力却远逊于德国。按照1940年军火产值计算,日本生产能力只有德国的l/6、苏联的1/5、英国1/7。加之日本本土狭小、资源极为贫乏,战争物资严重依赖海外,二战期间日本90%以上的铁矿、95%的石油都出自被占领区。

1937年9月,罗斯福总统下令禁止美日武器、军火及物资贸易。自此,日本只能依靠掠夺中国等被占领区供给军事物资,于是东北人家的铁锅都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子弹。

日本侵略战争的罪恶远非到此结束,在世界军事史中唯有日本军队有一个特殊部门——给水部,用途是为军队提供清洁水源。因为,当地水源都已被日军污染,为制造瘟疫他们甚至将罹难的平民投入水井。

这是无声的屠杀,是比希特勒种族灭绝更严重的罪恶!

租借法案的奥秘

鉴于盟国确实无钱,而美国军火又产自私人厂商,罗斯福想到了绝妙的一招:租借,由联邦政府出钱购买,租借给盟国军火。

面对邪恶的法西斯,英美新旧两个老大都坐以待毙,看着轴心国吞噬自己的兄弟,波兰、匈牙利、中国、法国……,最后,惹火烧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历程、战术等等,我们不清楚,而且也不喜欢讲;关于为什么不喜欢讲,最后再讲。我们还是先讲战争背后的实际支撑——金融。

“闪电战”是德国在二次大战中使用的著名战术,不依靠传统的阵地,而是利用机械化部队迅速推进:波兰在两个星期内灭亡,44天内半个欧洲都沦陷在德国战车之下,一个月内进入苏联境内纵深800公里,上百万苏联红军投降……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成也“闪电”、败也“闪电”。

闪电战,顾名思义军队推进速度很快;军队推进速度快,消耗就更快,这就要求必须集中全国力量备战。

为了这一天,希特勒准备了很久。

1937年2月,希特勒颁布《帝国银行新秩序法》,帝国银行董事长由元首直接兼任;1939年颁布《帝国银行法》:停止兑换纸币,中央银行对帝国提供的贷款数额最终由“领袖”决定。至此,纳粹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国有化掌控了全国财富,积累了闪电战的资金实力。

刚才说的是战前准备,战时,就不好使了。

前面我们说过,对外战争最好的融资方式是对外借款,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对外举债。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又把一战失败教训当做了经验:只是在国内把税收换成国债,以占领区赔款计算利息;在占领区,成立国家信贷银行,以占领区土地作为准备发行银行券,基本上等于对内对外一起抢劫。

不长记性啊!

不过这也怨不得希特勒,不是希特勒不想借钱,实在没人借给他。

二战期间,德国根本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外融资渠道,英、法、苏、美都是敌人,那来的钱借给他,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只在中立国瑞士得到1。5亿瑞士法郎借款。

有人一定想,既然占领了很多土地,何不抢劫?

希特勒也这么想,而且这么干。

二战期间,德国总计从占领地抢劫了90亿英镑,折合1500亿马克,这些财富也确实也在很长时间内维持了德国的“闪电”战术。

希特勒没想到的是,当时,全世界都在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持久战!

国家生存与普通人生存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希望获得稳定的收入。抢劫毕竟只是一次性买卖,有了这次没了下次。

1940年8月,德国帝国银行试图在占领区发行以马克标价的货币,建立一种长效抢劫机制,但是由于纳粹政府不能有效稳定占领区秩序,军事胜利并没有促成这个方案。1943年后,即使在德国本土,马克也不再被认为是通行的货币,收入中出现了实物,交换改为以物易物。

市场物价虽然被官方冻结,柏林却存在一个马克交易黑市,价格是官方市场价格的100倍。官方交易中有效的不是货币,而是供应卡,类似于我们计划经济年代的布票。魔鬼可以装作神佛,也可以把自己塑造为民族偶像;就算把世界上最极端的个人崇拜提高一千倍,崇拜者仍然要吃饭,当然,也就只能不听领袖命令。

货币体制紊乱极大降低了德国本土和占领区的生产效率,当储备消耗殆尽,也就闪电不起来了。

因为,没钱了。

没钱之后,希特勒就开始动歪脑子。

经过长期思考,希特勒终于想到一个馊主意:“军队紧急货币”:一种马克纸币,虽然可以按照正常汇率在当地换成本币,但不能汇款回国内。

“军队紧急纸币”用来抢劫财富还差不多,问题是,希特勒把“军队紧急纸币”当军饷发给自己在海外奋战的士兵。

希特勒本来的想法是,让军队尽量掠夺敌国物资,节约本土物资,也就是所谓“以战养战”。这种方法实际操作简直就是荒谬,就算德军能抢到大批物资,军官也可以把金银财宝弄回家,但是,普通士兵却只能带支破枪四处流窜。

整个战争,士兵几乎得不到任何财富。

就是对领袖再忠诚,德国士兵也是人,也需要发点小财。这种毫无意义的纸币,回国就等于废纸,换成实物又不能弄回家去,哪里还有什么作战积极性。

一旦把抢劫的矛头对准自己的士兵,德国就已注定了败亡的命运。

穷人,是打不起战争的;还好,同盟国中有一个富人。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诸国欠债不还的恶劣行径,美国从银行到军火商都亏了很多钱。这些人,不可能是工人,而是一批大佬。

大佬很愤怒!

30年代,美国政坛出现了一种政治力量叫做“孤立主义”,他们倡导不干涉欧洲事务, 1935~1937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三个法令,禁止向交战国任何一方提供军火。

不是不借给你钱,实在是被骗得太惨了。

尽管一战赔款中美国实际帮助了德国,希特勒还是不会领情的,法西斯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欧洲。

关于这个问题,有的美国人还是很清醒,比如,罗斯福总统。

欧战刚刚爆发,罗斯福总统就在国会演讲中呼吁“英法赢得了战争,美国就保持了和平;如果德国胜利,美国本土就会很快燃起战火……,我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