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寐语者-帝王业(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綦大笑,伸臂揽了我腰肢,索性打横抱起,将我抱入榻上。
  “我才睡醒,这不算……”我尴尬地笑,“我真的健壮了许多呢。”
  “是,是壮了些。”他促狭地笑,“抱起来跟猫一样沉了。”
  我用力拍开他不规矩的手,“王爷现在实在很清闲啊,大白天赖在闺房,不理朝政。”
  他一本正经点头,“不错,本王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只得沉迷于闺房之乐。”
  我啼笑皆非,忽耳畔一热,被他衔咬住耳垂……顿时半身酥软,一声嘤咛还未出口,便被他的吻封在了唇间。
  一室春光,旖旎万千。
  缠绵过后,我伏在他胸前,温热的男子气息拂在颈间。
  他在我耳畔沉沉叹息,“阿妩,你要快快好起来,越来越健壮,这样才能生下我们的孩子。”
  旖旎情迷之际,他的话,忽然如一桶冰水浇下。
  我睁开眼,一动不动,他轻抚我脸颊,嘴唇印上我额头,我下意识一缩,避开了去,怔怔望着他,连指尖亦有些僵冷。
  萧綦皱眉,握了握我冰凉的手,拉过锦被将我裹住,“手都冰成这样,当心着凉。”
  我无言以对,低垂了脸,怕被他看见我眼中的歉疚,心中一片惨淡。
  
  午后来人禀报,请萧綦入宫议事。
  他离府之后,我闲来无事,带了阿越在苑中剪除花枝。
  大概真是着凉了罢,我渐渐有些头疼。阿越忙扶我回房,召了医侍来诊脉。
  靠在榻上,不觉昏昏睡去……梦里昏昏暗暗,只觉到处都是嶙峋怪石,森然藤蔓,挡在我面前,怎么也迈不过去,走了许久许久,还在原地,脚下忽被怪藤缠上,沿着我的腿簌簌爬上来……我听见自己一声尖叫,猛地自噩梦里挣醒。
  “王妃——”阿越奔过来,慌忙拿丝帕给我擦汗,“您这是怎么了?”
  我说不出话来,只觉后背一片冰凉,全是冷汗。
  “快把药呈上来。”阿越回头唤来侍女,捧了药盏,送到我面前。
  一股熟悉的腥涩味道飘入鼻端,我陡然一阵恶心,冷汗迸出,扬手将药盏掀翻。
  “拿开,给我拿开!”我失声叫道,骤然间,再无法抑制心中烦恶。
  喝再多的药又有什么用,每日里从不间断的服药,太医院已经试遍了各种灵药。
  自上次中毒之后,一度因为解药药性太烈,太医唯恐与血厘子药性相冲克,而暂停了服药。
  那之后,我满怀企盼,日夜祈求上天赐我一次奇迹。
  然而最终是无望。
  我垂首撑了床榻,一行泪缓缓滑落,全身的力气仿佛都已消失。
  阿越惊惶地扶了我,手足无措,“王妃,您先躺下歇着……”
  我苦笑,再没有力气说话,无力地闭目仰倒。
  忽听外面侍女低声通禀,“启禀王妃,信远侯夫人求见。”
  阿越退出去,低声喝斥,“王妃刚刚睡下,不得惊扰,你自去回话,请夫人改日再来。”
  我闭了眼,默默在心底叹息,婶母,你又何必如此心急。 

何以相酬 





  阳春三月,万物始萌。
  银青光禄大夫、同鸾台平章事吴隽入京迎亲,宣宁郡主下嫁江南。
  两大豪族的联姻轰动京城,大婚场面极尽奢华煊赫。
  郡主离京之日,街头万人空巷,此后一连十数日,依然沸沸传言着那一天的盛况。
  王氏的声望,如日中天。
  自佩儿嫁后,便只剩下婶母与倩儿相依独守在诺大的镇国公府。哥哥怜悯她们母女孤寂,又喜欢倩儿天真无暇,时常邀她们母女到江夏王府客居小住。
  我原以为,婶母未必肯放下昔年怨隙,未料她这次却似毫无芥蒂,更让倩儿跟着哥哥学画,短短时日里,与哥哥府中一众姬妾尽皆熟识,相处甚欢。
  哥哥说倩儿颇有几分肖似我少年时候,每次邀约我与萧綦一同入府宴饮,都被我淡淡回绝。
  对于婶母,我可以谦和有礼,敬她为尊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可以忘乎所以。
  婶母一连数次求见,都被我以卧病为由挡了回去,今日我却亲自带了徐姑姑回府探视她。
  “你这身子自小单薄,调养了许多年,怎么也不见好。”婶母与我对坐,微微叹息,“可惜长公主去得太早,她那样喜欢孩子,若是有生之年得以含饴弄孙,只怕再无遗憾。”
  我抬眼看她,缓缓牵动唇角,“婶母说得是。阿妩未能了却母亲这个心愿,也深以为憾,不过母亲虽逝,灵识长伴,待日后我与王爷有了子女,她在天有知,自是聊足欣慰。”
  婶母垂首但笑不语,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机芒。
  “倩儿今年也快十五了吧?”我忽而笑吟吟问道。
  “是,这孩子年岁也不小了。”婶母略怔了怔,忙笑着接口,眸子在我脸上一转。
  我点头,“我看倩儿生性活泼,在家中无拘无束惯了,如今到了京里,处处不比得从前,还需有个人提点调教才是。”
  婶母沉吟不答,目光烁烁,似在揣摩我这话里的用意。
  “徐姑姑”,我不待她作答,回首唤来徐姑姑,“婶母大概还记得故人吧?自母亲去后,徐姑姑一直跟在我身边,这数十年来,虽名为主仆,我却视她如亲人。”
  徐姑姑含笑不语,目光沉静。
  “婶母离京已有多年,这府中也荒废了许多时日,不能没有个打点管事的人。”我微笑道,“况且徐姑姑在宫中多年,深谙礼仪规制,有她在跟前,时时提点,也无需送倩儿到宫里,请教习嬷嬷来教导了。”
  婶母半张了口,怔在那里。
  她自然明白我的用意,若有半句不允,我便将倩儿送入宫中——如今她母女已是相依为命,到了宫廷,就由不得她随意进出,送走倩儿无异于割下她的心头肉。
  徐姑姑欠身向她行礼,口中谦辞,婶母无话可说,再也推辞不得,只能讪讪受了。
  从此有了徐姑姑在一旁,她母女一举一动,都在我眼中。
  我噙了淡淡笑意,望向婶母,在她眼里看见了令我满意的警怯。
  ——昔日你费尽心思也斗不过姑姑,如今若是欺我年轻,且不妨来试试。
  
  至此后,婶母收敛了许多,只是仍时常让倩儿去哥哥那里。
  我只作不知,有时在哥哥府中遇见倩儿,也一样言笑晏晏,时而还教她些琴艺诗赋。
  倩儿似乎有些怕我,在哥哥面前一副娇痴活泼,见了我便敛声敛息,格外本分。
  毕竟还是个孩子,眼下的无忧无虑只怕也不会拥有太久了。
  转眼哥哥的生辰就要到了。
  他素来是爱热闹的人,每年生辰都要宴饮欢聚,与至亲好友不醉不休。
  这次我和萧綦着实花了许多心思,为他预备下一份好礼。
  前人札记中有载,魏人贾摪家财千金,字识广博,曾让老翁乘小舟到黄河中流,用葫芦接黄河昆仑源的水,一天仅能盛七八升,水色过夜转为绛红。用这种水酿的酒,名为“昆仑觞”,其味芳香甘冽,世间罕有。贾摪曾以三十斛“昆仑觞”,进献魏庄帝。
  哥哥曾和我打赌,不相信这个传说是真。
  如今萧綦寻来酿造名匠,我亲自按古方尝试,费尽巧思,总算酿成。
  玉瓯揭开,酒香郁郁如迷,弥漫了满庭。
  “这是……昆仑觞?”哥哥怔住,旋即望向我,深深动容,“阿妩,你仍记得昆仑觞。”
  “是,我一直记得。”我与哥哥相视莞尔,不需多言,彼此已能明白。
  我们生来便是富贵无极,这世上珍罕之物,几乎没有我们得不到的,除了那传说中的缥缈之物。哥哥当年对昆仑觞向往不已,却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酒。于是,我便对他说,这世上有的,我会想尽办法得到,若是世上没有,我便自己造出来。
  那时候,哥哥听了我的豪言大笑不已,对我说,阿妩,但愿你一生都能有此豪情。
  我从未忘记我们说过的话,正如牢牢记得这昆仑觞。
  今日是江夏王府家宴,座上倒有大半是哥哥的姬妾,一派衣香鬓影,莺声鹂语。
  各房姬妾丫鬟不只在宴会上争奇斗妍,更是一个个挖空心思献上寿礼,以博哥哥欣然一顾。
  满目琳琅,看得我目不暇给,连萧綦也连连笑叹。
  我斜眸看他,低低一笑,“看人坐拥群美,大享艳福,某人可有悔意?”
  他侧首,似笑非笑,“纵有百媚千娇,也不及我眼前这一个。”
  我垂眸,笑而不语,心中如饮甘醴,却又透了些许心酸。
  为着他这一句,为着守护我的唯一,这一生到底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