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熊司令是怎么处理的?”赵北皱了皱眉,川北民军的成分也太良莠不齐了些,若是杨王鹏从陕南杀过来,恐怕他们是抵挡不住的。
成都有一座大型兵工厂,规模虽比不上鄂厂,但也可称雄西南,前几年锡良督川时,又从德国蜀赫厂订购了一批新式机器,专门制造清廷委托德国毛瑟兵工厂设计地六点八毫米步枪,按照设计,每日可出枪五十杆,这套机器设备去年刚运回国,如果安装完毕,军械产量不比鄂厂差多少,群治学社那帮人早就盯上这块大肥肉了,虽然被赵北“劝”到了河南,可仍是念念不忘成都兵工厂,改组成“奋进会”后,更是将“假陕入川”定为战略第一要务,此次共和政府派兵进攻顽固势力,杨王鹏是最积极的,段~瑞还没杀进山西,他就已经带兵冲向潼关了,如果不是缺乏大炮,恐怕奋进会武装已经在向陕南运动了。
四川已被赵北视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所以,为了拖慢河南奋进会武装和湖南共进会武装地入川脚步,他有意拖延了对两省的军火援助,不过那只能拖得一时,共和军需要盟友来分担清军地压力,盟军必须入川,但不能让他们拿下兵工厂,关键还是要扶持“土著势力”,而这也正是他扶持熊克武的主要目地,但如果熊部民军不经打,这个如意算盘就算是落空了。
“还能怎么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喽。把人逼急了,那帮龟儿子不给你卖命了,拿什么打仗?”王松廷有些无奈的说道。
“不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开杀戒!”赵北说得杀气腾腾。
“回去告诉你们熊司令,那些收了土司黑钱的军官一个都不能留!今天他们能收土司的黑钱为土司说好话,说不定哪天又收了熊司令对头的黑钱,把熊司令干掉。军队,不是茶馆,不是讲究妥协的地方,下级服从上级是军队的铁律!不要怕军心不稳,有我给他撑腰,就算他的队伍散了,我也有办法帮他重建!”
“那些土司、头人怎么办?赶他们走?”王松廷问道。
赵北说道:“不!既然他们愿意来做炮灰,就让他们来好了,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也可以牵制一下清军,无论是他们消灭了清军,还是清军消灭了他们,对于革命都是有益无害的,这么好的买卖,稳赚不赔,怎么能放过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4章 深远迂回
幕笼罩下来,树林中静俏俏的,雨已经停了,但树叶滴下水滴,无声无息的落在湿润的泥土上,空气中的土腥气更浓烈了。
朱大牛脱下橡胶面的雨披,从口袋里取出那顶船形帽,当做毛巾一般先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才一本正经的戴到了头上,现在共和军还没有完成换装,只有第一师和第二师换上了新式军装,而第二师留守湖北,所以,入川西征的共和军部队里,也就只有朱大牛的特战营和第一师的官兵戴上了船形帽,除此之外,只有赵北的警卫营是这种打扮。
说起这种船型帽,部队里的意见还是不统一,支持的和反对的都大有人在,反对的人说这帽子难看,而且没有帽檐遮阳,支持的人则说这帽子样子奇特,特立独行,很符合共和军的形象,而且制造简单,携带方便。
对于这场“军帽之争”,朱大牛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坚决认为总司令叫戴什么帽子就戴什么帽子,哪里那么多废话?军人就是应该将上级的命令坚决的执行下去,既然总司令命令戴船型帽,那么,就老老实实的戴上,反正军人不靠帽子获得战斗力。
朱大牛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打仗。
此次西征四川,特战营作为先头部队走在最前面,充当大部队的尖兵,并进行一些小规的渗透和前沿火力侦察,一路之上没有打过什么象样的硬仗,这让特战营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虽然明知这是“特种作战”,但就连朱大牛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仗打得相当没劲,而且把特战营当尖兵用,这也不符合特种作战的原则。
西征军走到州停了下来,准备发起州战役,赵北也将特战营从前方调了回来,让他们好好休整几天,如果战役发起,特战营很有可能作为尖刀部队插向敌军防线纵深,实施破坏任务,打乱敌军部署,并为大部队的正面进攻提供掩护。
这一休整就是五天,直到从下游运来的炮弹堆成了山,袁世凯许诺的无线电台也到了位,赵北才点了头,特战营犹如出笼猛虎,带着一部电台,“嗷嗷”叫着从州上游五十里处的渡口渡过乌江,来了一个深远迂回,从乌江上游直捣州背后,然后就在距离州城墙不到二十里的河谷里潜伏下来,一边派出侦察分队侦察地形,一边等待着新地命令。
按照约定,特战营电台与总台之间每隔两个小时联络一次,但从昨天潜伏到现在,每一次通讯,特战营得到地命令都是“原地待命”,这让朱大牛急得上火,再加上这两天吃得都是炒面,嘴角起了好几个泡。
上了火就得消火,朱大牛带着战士在树林里转悠,寻找着可以吃的野菜、蘑菇,好歹为部队改善一下伙食。
野菜和蘑菇采了一大筐。抬着绣筐。朱大牛带着几个战士摸回了河谷营地。将橡胶面地雨披往帐篷架上一挂。摸出挂表瞧了瞧。大步流星走到一座帐篷前。掀起帐篷。冲着里头问道:“联系了没?啥时候进攻?”
帐篷里那两个身穿北洋军军装地电报官战战兢兢地回答:“命令还是‘原地待命’。”
“你们是不是译错电报码了?咋每次都是‘原地待命’?”朱大牛急吼吼地问道。对于袁世凯派来地电报官。他有一种强烈地不信任感。不然地话。也不会派两个战士专门跟随左右进行“保护”了。
“没译错。咱们好歹是北洋电报学堂出来地。”
一个电报官壮着胆子说道。看了眼另一个电报官。递过去一张电报纸。又说道:“刚才地电报里。总台还命我部继续监视清军动向。柏旅长已经带着部队渡过乌江了。正向这边赶来。
”
“柏文蔚?他现在才过来?就他一个旅?”朱大牛咂了咂嘴,没接那张电报纸,因为他不识字,虽说一直想学习文化,可是近来军务繁忙,实在顾不上,平时部队地公文全靠几个参谋,部队的训练和战术也全靠那几个喝过墨水的军官协助。
黄泥港起义之后,赵北论功行赏,凡是在起义中表现出色的军人都赏了个官,虽然共和军整编之后,一部分革命意识不强、对赵北阳奉阴违的军官被开革,但多数人仍是共和军的军官,柏文蔚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由于他地同盟会身份,所以官不算很大,只是第二师的旅长,后来因为跟人争夺师长地位置,被总司令调到第一师,还是担任旅长,至于第一师的师长,原本是赵北兼任,蒋方震到武汉后,由他暂代师长,但由于蒋方震太年轻,又不似赵北那样是在铁血中冲杀出来地,缺乏威望,在部队里又无根基,所以这个师长的位子恐怕坐不稳,手下
长都盯着那师长地位子流口水,柏文蔚也不例外,蒋子,心里透亮,在考量了一番之后,就向赵北推荐了柏文蔚继任,不过赵北没有一口答应,说是要考察考察。
第一师师长的争夺是个公开的秘密,高级军官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众人多半认为蒋方震当参谋合适,但说到带兵上阵,就不那么看好他了,毕竟他才刚回国没多久,以前也没有指挥过实战,不像赵北那样可以靠着战绩压服手下,细数一下,安庆首义夺门之功、黄泥港兵变、九江光复、蕲州易帜乃至湖北的全省光复,都是赵北赵总司令的功劳,可再看看这个蒋方震蒋百里,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虽然总司令抬举他、看重他,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看重这个纸上谈兵的青年军官,这年头,当官还是得看资历。
“论资排辈”,这是陋习,是赵北极其讨厌的,不过这仗不是他一个人能打的,有的时候理想也必须向传统妥协,唯才是举固然是选拔人才的好途径,可也不能不考虑到那些旧人的感受,毕竟,这支军队是靠他们支撑的,在时政宣讲员成为部队的灵魂之前,这些军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能量,必须予以拉拢。
赵北虽然没有立即接受蒋方震的辞呈,但也口头答应,在州之战结束之后,从第一师的三个旅长中提拔一人当师长,而这,就要看三个旅长在州战役中的表现了。
“论革命立场,柏文蔚不如彭汉遗啊。
可惜,彭汉遗嫩了点,不如柏文蔚胡子长,而且也不在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