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业务可能处于停滞状态,这显然是失大于得。因此应毫不犹豫地举债购进这台印刷机,并尽可能地在借款协议中争取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条款。
总之,等有钱时再扩大业务,这听起来很负责任,但实际上却是不合时宜的想法。为了让公司飞跃发展,你一定要在必要时扩展业务,否则就会造成经济损失,而由于扩展业务是需要资本的,这样就会心甘情愿地举债,不再把借债当做烦恼的事情,而当做一种杠杆——当做使业务从地面起飞的方法。
15。赢利想法不对头,光想赚大不赚小
办公司,做生意,只赚不赔,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公司老板调整心态,不要老想着做大生意,赚大钱,犯“小钱看不上,大钱赚不上”的通病。最踏实的做法是,只要能赚,就要赚,不管大小,总比不赚要强。
赢利的技巧很简单,从小生意开始做起,赚了小钱、有大钱,最后再做大生意。
念好生意这本经
办公司,要念好生意这本经。盈利赚钱是私营公司的共同目的,但不可能总是达到这个目的。这就需要有步骤地去思考一下,看采取什么行动,争取到多盈利、多赚钱的机会。不管你开办或即将开办的私营公司涉足的是哪一个行业,你都离不开做生意。你能否真正成功,首先在于对生意的正确理解。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市场中的各种生意令人眼花缭乱,一头雾水。而实际上,所有生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意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意经,念错了生意经是稳赔不赚的。
简单地说,做生意就是满足顾客需求而获取利润的全部商业活动。生意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有产品出售
做生意首先要确定经营销售哪些产品。公司所经营、销售的产品可以是进货,也可以是自己制造的产品;可以是有形产品,也可是无形产品,但应该是“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通常是指:所要销售的产品能较好地在物质上或精神上满足某类顾客的需要,并为他们所乐意购买和使用。
(2)赚取利润
盈利赚钱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公司开门营业需要各种开销,诸如租金、水电费、电话费、广告费、公司职员薪金,以及各种商品或服务的购置成本等等。出售产品所得款项,要是扣除上述各项开支还有盈余的话,才算得上是利润。
但是,必须获得足够的或相当价值的利润,或者盈亏两平,不赔不赚,公司生意则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重复的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追加投资,扩大营业谈何容易!要是持续性的亏本,或者完全丧失了盈利机会,那就只好关门大吉了。
(3)拥有顾客
美国一位商业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做生意的宗旨就是要造就为数众多的顾主。”任何一家以商业为本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必须要有顾客购买自己所销售的产品。如果顾客太少,公司营业额不足,生意就难以维持。
雷·克罗科是靠经营“麦当劳汉堡包”成功发迹的,他之所以一贯坚持严格的食品清洁检验标准、规范化的高质量和顾客食用环境的舒适,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顾客。
那么,怎样才算做成生意呢?现有两种较为典型的看法。一种认为有钱赚就算是做成生意。另一种看法则不以为然,认为如果靠碰运气赚了钱,不能算做成生意,必须要实现期待的目标才算数。
美国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假如我们对明年可以做些什么生意——可以卖些什么产品?卖多少?卖给谁?竟没有一个合理准确的预计,那是做不成生意的。”“就算下一年所得到的营业额大大超乎原订计划,如果实际出售的产品却不是我们预计所要销售的产品,那只不过是碰运气,而不是某种可以控制的结局。”
不赔就是好事
“赚钱”这个字眼,大家听了可能都没有好感,似乎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味道。可是仔细想一想,钱不是平白就可以赚到的,想赚一百元,必定要有净值100元以上的东西付给对方。每一个员工都做了100元的工作而领100元的薪水,公司就非垮不可。卖烤红薯的人,必须使100元的红薯有120元的价值,这样买卖才会成功。
因此,赚钱这件事,可以说具有服务的成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肯对80元的工作,付出100元的代价,若是有,那么他不是疯了,就是另有不良的企图。当然通常情况下,可能有暴利不寻常例子发生,但一般说来,赚钱应解释为服务的代价或是报酬。假定有一个人赚了200元,我们的反应应该是“他又做了250元的工作了”。
可是现在一提起“赚钱”,大家都与“投机取巧”相提并论,这样一来,经营事业、做生意似乎都成为卑鄙的行为了。
正当的赚钱是付出服务换来的,这一层认识很重要,否则,经济活动会日渐衰微,大家都无法过上富裕的生活。
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交易点上竞争,才是正途。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输出的竞争也激烈了起来。其中有些公司甚至于在亏本输出,这难免令人怀疑,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此外,以这种方式来从事交易,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不管什么事业,成功的原理都只有一项,那就是“确保最低利润的获得”。
公司一定要有利润,才能生存发展。这点尽管可以理直气壮对顾客说明,并且一定可以获得谅解。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立足点上竞争,才是正途。把这个观念充分沟通,才能展开实际交易的行为。
做生意时,价钱的交涉是非常重要的,讨价还价几乎已经成为一般人的习惯。以买者的立场而言,买东西的时候,价格如果便宜一点当然比较合算,所以,希望东西尽可能便宜一些,应该是人之常情。反之,如果站在卖者的立场,除了特别高价的物品以外,一般来说,低价出售必然会损失,即使没有亏本,很可能也得不到合理的利润。这样的讨价还价虽说是长久以来的交易习惯,但是继续维持这种情况最终是好是坏,难道没有必要加以重新探讨吗?
当松下电器公司还是小工厂的时候,松下就带着产品四处兜售,客户里面就有一位所谓的“杀价高手”。每次松下带东西给他看,他老是说:“太贵了,不降些价钱一定卖不出去。”松下愈是说生意难做,利润微薄,他就杀得愈凶,到头来投降的总是松下,令松下很是头痛。照他的杀价法,松下虽然还不至于亏本,但也差不多毫无利润可言。
正当松下准备“认输”的时候,心里突然浮出了一个画面。什么画面呢?那就是一张张在松下工厂里勤奋工作人员的脸。夏天的时候,工厂里面热得不得了。在铁板上加工的那些高温红热材料,使工厂简直就成了一个人间炼狱,然而员工们仍然汗流浃背地工作着。
因为松下自己每天也有一半的时间,在工厂同他们一起工作,所以能够充分体验到那种闷热和辛苦的感觉。当年轻员工们的脸浮现在松下心头的时候,他不得不把事情重新考虑一番。在汗流浃背中辛苦完成的产品,如果就这么廉价地卖出,无论如何,总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松下认为:如果让步到那种价钱,实在也对不起正在厂里工作的同仁们。
于是,松下就把这些情形说给对方听:“我们工厂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家都是流着汗拚命地干着。这些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产品,价格都经过合理地计算,如果还遭到杀价,那岂不是糟糕透了?希望你别再杀价了。”对方一直盯着松下的脸,在听完他这么说以后,不禁笑着说:“算我这边输了,不减价总有许多理由,你们说法与众不同,本人实在受不了。好吧,就按照你的价钱买下来。”在这里松下并非信口雌黄,而的确是据实相告,同时他对于大家的努力能够获得相当地评价,颇感欣慰。
此后,松下不仅努力于提高产品的品质,而且在售价上也费了不少脑筋去订。因此,松下电器公司的产品不只品质优异,价格也很公道。从此,信用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当时一般的商业习惯,不管对于哪家的产品,人们总喜欢讲个价钱,但是松下电器公司已经确立原则,即使碰到还价也不让步。但这也不是说不管开出的价格有多高,就非贯彻到底不可,因为价钱如果太高,人家不肯买是必然的结果。
在判定商品价格时,除了以“行情”为基础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