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简直是一举云集了天下闻名的好酒,各种各样的陈年佳酿让人眼花缭乱,亲兵依照杨术吩咐启开了一坛青花坛装的竹叶青时,那浓郁无比的醇香在空气中飘散开来顿时让人精神大振,有这等香气扑鼻最少也是三十年以上的陈酿。
有的人眼都红了,嘴角的口水控制不住的往下滴,早就听闻镇王府的藏酒恐怕比宫里都多,谁都嘴谗但真没人敢指望。
眼下王爷把这些陈年佳酿都拿出来了,一下就让所有人心里蠢蠢欲动,在兵营里除了功名利禄外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发疯,一是女人,二嘛就是这美酒了。
亲兵恭敬的倒了一碗递上,那酒飘散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忍不住投去了又羡慕又嫉妒的眼光。
小将眼一亮接过后直接一口干掉,剩个空碗时意犹未尽又满足无比的叹息一声,瞬间让在座的人谗虫大动,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接着说!”杨术的语气比较温和,明显是在欣赏他第一个站出来的勇气。
“是,属下斗胆了。”小将作揖谢赏后立刻侃侃而谈:“既然如此的话,王爷的目的就很是明确了,打击契丹人的士气之余就是要刺激一下左王部让他们知道我们双极旗大军的战斗力,逼迫左王立刻召集起所有的兵马镇守大同,就算不是想决一死战也得保障他自身的安全。”
“为什么要这样?”有的人忍不住问了一声,提前告诉对方做好准备,难道就不能兵贵神速的来个偷袭么?
“属下愚顿,只猜得出王爷的用意,却猜不出王爷的深谋远虑。”小将尴尬的一笑坐下了。
这时马上又有人站了起来,不过不是武将的身份而是一旁伺候的一个小兵,他战战兢兢的请示了一下在杨术的首肯下这才忐忑不安的开了口。
他这一开口让所有人都陷进了沉思:
契丹人虽然散漫但一向以游击著称,眼下大同的兵马虽然不多但绝对与双极旗是势均力敌的局势,契丹兵散漫惯了所以打下了西北绝不会龟缩在大同府内,左王部的兵马应该很多是处于四处扫荡的状态,看似兵力不集中似乎是左王的劣势,可一但开打的话绝对会演变成双极旗的劣势。
“这是为何?”有人就莫名其妙了,趁左王兵力不集中的时候开打不是最好么,若是他将大军集合起来的话恐怕就难啃了。
大战也是恶战,若能一鼓做气先将左王干掉是在好不过的,毕竟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谁不懂。
洪日成恍惚间已经想到了关键的所在,就在他急欲开口的时候杨术先说了话:“理由呢?”
“因为这是一场恶战,绝没那么快结束。”小兵深吸了一口大气,壮着胆子说:“一但我们与左王部杀得难解难分之时,面对契丹兵最有效的就是我们的排兵布阵,一但撕杀途中他们在外的兵马陆续归来冲击我们的兵阵,到时我们容易自乱阵脚不说,毫无规则的乱战明显是契丹兵的强项,在这点上我们会吃大亏的。”
“没错!”这时严达走了进来,听闻到此面色一肃又忍不住困惑的问:“可他契丹有外围的援兵,我双极旗也有四万大军在西北各处扫荡,只要一声令下的话他们也可前来支援,到时也可以轻松的围点打援啊。”
小兵一时有些心慌不敢贸然开口,洪日成马上鼓励说:“没事,王爷说了可以言无不尽,你有什么想法和担忧可以尽管说出来。”
杨术亦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严达意识到自己插嘴插得不是时候,所以讪讪的一笑赶紧乖乖的坐了下来。
“因为他们的速度比我们快。”小兵深吸了一口大气,一脸深沉的说:“虽然这是我们大华的领土,但我们双极旗来此可说人生地不熟,不客气的说甚至没这些契丹兵熟悉地形。我们的增援绝对比左王的兵马慢不说,而且很可能即使想增援也不是容易的事。”
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最简单的理由实际上还是契丹兵的散漫,他们习惯了以部落或家族为单位的剿杀。就算能拼死一战歼灭左王也没用,其他契丹人不会有兵败如山倒的觉悟,因为一个左王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威。
而围点打援的话最不可取,因为援助点实在太多了,哪怕是能一鼓做气干掉左王的话,也丝毫影响不了外围那么多的散兵游勇。“王爷恐怕也是有此顾虑吧!”洪日成已经恍然大悟,试探性的问了一句。“赏酒一碗!”杨术没说什么,不过赏酒这一举已经看得出小兵说到了最关键的要害处。
第679章 绝境
敌人行事没有章法的契丹人,擒贼先擒王的想法在他们身上根本没用,因为他们的散漫与军纪不严反而成了一种不得不考虑的郁闷之处。
这场侵略可以说并不是一种国战,很多人都是抱着掠夺的目的来的,事实上这些兵马很多都没抱着那种为了左王可以牺牲一切的忠心。
小兵得到了一碗赏酒更是精神一振,这次上的是一碗粘稠得几乎挂碗的女儿红,那香气一起让人几乎要晕厥掉。
一口海饮后他才大着胆继续开口道:“王爷一开始就派出四万大军四处扫荡,还发出了可以化整为零的军令直接放权,可想而知现在西北的境内号称除了左王部以外都是连左王都管辖不了的散兵游勇,但这些散兵游勇的数量之多绝对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不可能吧!”众人哗然,毕竟四万大军正是杨家的正规军,没理由散兵游勇多到这四万大军都是杯水车薪的地步。
“没错!”杨术却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随手从桌上拿出了一张图纸丢到了案上:“你们自己看吧,这是我们要进入西北之前就勘探到的一部分情况。”
众人传阅了一遍,一看之下可说是个个眉头紧皱,若是情报上显示无误的话,在这还不算完整的统计中契丹的散兵游勇已经有七八万人了,而且不少还是人数在一两千左右的小部落集结而成的大股兵马。
依照上边的地形人数标记来看,能记载的也不过是西北的半境而已。
“王爷,这可信么?”众将怀疑,毕竟这统计还不完全的情况下兵马已经这么多了,那这些散兵游勇的威胁不是比左王更大么?
如果他们分布的密度是相同的,那代表西被境内的散兵游勇最少得到十六七万的地步。
“是师家的人帮忙勘探的!”杨术放下酒杯,忍不住满面肃色的感慨一声:“难怪师家一直把海冬青奉为至宝,若是每次大战在即都有这等可怕的情报收集能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确实是战无不胜啊!”
一听这些是海冬青收集来的情报在场的人都沉吟了,毕竟这种战场上的神鸟留下了太多的神话,没人会去怀疑这些海冬青于战争之中发挥的强大效应。
一开始的分兵四万不是无用之举,只是四万兵马遏制那么多的散兵游勇,情况看来也不是太乐观啊。
“四万大军,我担心他们能不能抗得住啊!”杨术难得沉重的叹息了一声,这一声也让营帐内的众人心里有些压抑。
按照这份情报来看,契丹在西北的散兵游勇数量绝对多到让你头皮发麻的地步,而且还都是能征善战的部落青年。四万大军看似威风凛凛的四处剿灭他们,不过他们面临的敌人却是庞大的,说难听点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败落已经不错了,想要他们支援更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他们有心,但分散开的兵马一但与一些契丹人交上手的话也很难脱身,更何况这西北一地上契丹人多如牛毛,无法预测的遭遇战也注定了他们即使想增援也没那个可能。
一千,两千,不是亲戚就是一个部落出来的,这样的兵马实际上战斗力与凝聚力都是很强,甚至不客气的话他们恐怕比左王的兵马更可怕。
“王爷,看来这战是难啃的骨头啊。”洪日成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王爷,那大可星夜下调军令让宝爷的大军火速与我们会合,我们在这等上三两天不是正好让左王有集合兵力的时候?”严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通宝手上的三万大军。
毕竟这个情况太突然了,谁都不曾想到西北之境最难缠的并不是左王,而是流水般冲进大华境内的这些散兵游勇。
也难怪严达会这么想了,左王一但集合起兵力差不多五六万兵马,再加上其他被他号召而来的散兵游勇,以现在双极旗两战过后不足三万的兵马想和他们硬拼确实是难事。
现在和左王打又怕接踵而来的袭扰,晚点打的话又怕左王的兵马太多应付不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自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杨通宝手上的那些兵了。
三万兵马啊,以双极旗的战斗力一但排兵布阵成功的话哪怕是与契丹的五万大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