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里挑灯看剑(古代,宫廷,将军受,虐)作者:眉如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合目休憩。
  这半夜劳累,饶是他内力浑厚,也有些吃不消,李登宵静心守气,双目微合,几个周天下来,将真气回归气海,觉得精神微微一振,已是恢复了五、六分。
  这时,几个参将副将鱼贯而入。立在帐中,微一抱拳,脸上皆是急切之色。
  「将军,昨夜之事如何?」
  李登宵颔首,笑道:「已是成了。不过有些古怪。刘贺,最近萧军可有何异动,朝中得知我等围困,又有何举措?」
  「这……我军围困已久。京城离此地山长水远,讯息实难得知。」刘贺露出微微苦恼的样子,说:「不过,有哨兵在城楼上观望得知,萧狗从五更开始,已有拔营迹象。」
  李登宵闻言一笑。
  大梁军队再三缩减粮草,今日尚且告罊,萧军大吃大喝,熬至今日,粮草不至,此时退兵,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何聚、张参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是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一抱拳,道:「将军,末将现在便去部署。」
  李登宵摆摆手,「去吧。」
  待得人皆退尽,李登宵才敛下笑意。将计画反反覆覆地研究,又实在找不出什麽漏洞。
  青州这座城池堵在丛山峻岭之间,占尽要害之地,两翼连山,可谓是屏障天成,右有泗水,左有斛河,若非攻克青州,萧狗无以南下。
  萧狗若是设计引他出城,大不了是拼个鱼死网破的地步,他们自己也占不了好处。
  想到此处,李登宵心下微微放宽。

第五章(下)
 
 
  戴了束发紫金冠,穿了银甲,斜背了乌檀弓和那壶银箭,李登宵从议事的案榻上拿起七星龙渊剑。
  整理妥当之後,李登宵掀帘出帐,牵了帅帐边的大宛良驹,翻身上马,一勒马缰,只见青州青石板路的尽头,五万大军分为五部,纵列排在东城门之前,人人皆是士气高涨,只等城门大开,便冲出城外,与犯其大好河山的萧兵拼个你死我活。
  其馀三将亦身骑良马,守在城门之前,仰望城楼之上,哨兵手中黄旗打出的信号。
  李登宵纵马上前,问道:「如何?」
  「萧兵正陆续後撤。」
  「叫他留心看著,等到萧狗撤了一半左右,就大开城门,我们冲出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听李登宵这样说著,何聚跟上面那个哨兵打了个手势。哨兵得令,更加留神审视。
  几炷香的时间,哨兵转身,手中令旗由右胸至左腹划过,李登宵看了,将右手果断往下一挥,那守门的军士见了,几个人联手将那大门推开,随即踏板缓缓放下,跨过城外护城河。
  李登宵右手连挥两下,随即青州之内,鼓角齐鸣,旌旗蔽空,喊杀连天。三将带著人马冲出城外,片刻,便与萧军交战在一起。
  李登宵等五万大军尽出,青州之内只留数十哨兵,仍立在城门口,远远凝视战况。只见萧军虽是不住後退,但步履统一,似乎并非退败。李登宵暗道不妙,回身朝城楼上哨兵大喝:「周围可有异况?」
  那数十个哨兵赶忙审视左右,大声应道:「报告将军,离西城门外不远有烟尘起,似有军队赶来!」
  「看清楚些!是援军吗?」
  那哨兵恐慌的答道:「似是大梁军队,可……可并未打大梁旗帜啊!」
  李登宵心下一转,怒火冲心,萧军异动在此一刻豁然开朗。
  他们之所以能拿到军队部署图,想必早已策反了数位大梁高官,怪只怪李连城那次清除内鬼的手段得罪不少人,一些人索性狗急跳墙,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北上,以支援之名,行叛国之实。
  此时青州内部中空,他们从背後突袭,占领青州易如反掌,此时萧军若是再掉头反击,李登宵这五万大军到时便是腹背受敌,安能不灭!
  可此时李登宵看著众将士在面前数丈之外打成一片,哪里还有退路。心中了然,怕是只有把萧军的队伍撕出一道口子,才有可能逃出生天!
  想到此处,李登宵再不多说,拔出七星龙渊剑,拍马向前,剑纹古朴,剑光凛冽。
  风凄厉,战火起,尘沙扬,李登宵的肩发随著足下大宛马风驰电掣的奔跑,张狂地向後飘起,数年沙场跌打滚爬的经历如在眼前。
  李登宵宝剑扬起,剑眉微扬,星眸如怒,随著数万大梁兵士一起大喊著:「杀!」
  於是杀!吹毛断发的宝剑利器上灌满真气,铠甲和盾牌在它挥过时如同烂泥,随著萧军号角吹响,萧军数万雄师同时掉头,大梁军队措手不及,两军胶著在一起,用同样迅速而惨烈的损耗彷佛无休止地比拼起来。
  李登宵全身上下如同浴血,一身战甲血迹斑斑,落在发丝上的血凝成了一缕缕,溅入眼中的血则微微刺痛,沾在双颊上的血,使李登宵如同修罗转世,杀得尘世如同炼狱。
  可尽管如此,因为萧军出人意表地反攻,这数万士卒还是渐渐呈了败象,他们毕竟年轻,无法忽略手足战友在身边如此轻易地死去。
  李登宵一缕碎发被细密汗珠沾在额前,他一眼看见数百步外的帅旗招展,双目一凝,用剑扫翻身旁十数名萧兵,从背上取下乌檀弓,拈银箭在手。
  银箭远远沉过寻常箭矢,若是把握得当,用力十足,射程要远的多。
  李登宵微微眯著眼睛,看准烈日之下,那根细细旗杆,咬碎钢牙,拉弓如月,几缕细细的血丝从他被弓弦割伤的手指流下。
  李登宵似乎对那疼痛浑然不绝,大喝一声射出,只见那银箭破空有声,呼啸而去,顷刻,那萧国帅旗就逶迤跌落在地上。
  战场为这个惊人的变故微微一静,李登宵运足内力,大声喝道:「萧国统帅已死!得副将头颅者赏银千两!官升五品!」
  这一声厉喝,清晰的传到每个士兵耳里,大梁军士皆精神一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加上国恨家仇,皆奋勇向前,将生死置於度外,而萧国军士听了,战场之上,难辨真假,见帅旗已倒,都萌生退意。
  至此,战场形势生生逆转,数万兵士喊声震天,硬生生将萧军部队撕开一道缺口,眼看著胜利在望。
  可偏偏此时,青州失守,从後面赶来的叛军从青州西城门进,至东城门出,离李登宵他们不过是百丈之远。
  李登宵心中苦闷,昨夜未休憩奔波一夜,此时苦战劳神,加上极怒攻心,几乎要一口鲜血喷出。
  就在这此时,变故又起。
  叛军前,与那叛国的高官并驾齐驱的副将,掏出腰中弯刀,将那高官的头颅一刀砍下,提在手中,高喝道:「有血性的大梁男儿!与我一同前去!助将军杀敌报国!」
  那叛军部队中似乎也多是爱国之人,只苦於那高官淫威,此时听那副将一声怒喊,十有七八都拍马向前,与李登宵手下数万士卒一同抗敌。
  李登宵胸中大石落地,只觉得四肢无力,见形势已定,萧军退败,拍马回走。在离那副将数丈处一个抱拳,说:「多谢兄台此举。敢问兄台高姓大名,李登宵回朝之後,为国为民,都定当相荐,高官厚禄以请。」
  那副将似乎愣了一会儿,随即吃吃笑了起来。
  「你要怎麽荐我?我的官可再也升不上去了呢!」
  李登宵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浑身大震,难以置信地看著那人。
  那人将遮得低低的头盔取了下来,再撕去满腮须髯伪装,露出一张俊美难言的脸:「三哥,果然只有那把剑才配得上你。」
  李登宵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喃喃:「你……你……一国之君……」
  李连城轻笑道:「我放不下心来。」
  他驱马向李登宵的方向前行了几步,直到近得可以清楚看到李登宵一身血污的狼狈模样,然後探身过去,两人在马上隔空轻轻相拥,又各自催马回头。

第六章(上)



  此战後,萧军退兵一舍,李登宵也并不一味紧逼,只是下令整兵清点伤亡人数,上报朝廷,此外休养兵力,以备兵戎再起。
  李连城自那日後便留在军中,大梁五品官员方可面圣,遂军中副将无一曾仰天颜。加上他那日立下军功,军中诸人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李连城这几日便一直黏在李登宵左右,居同帐、卧同榻。除了奇怪他跟得紧,李登宵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数日之後,萧军派遣使节送来降书,此战後,萧军元气大伤,军队供给本就大损国力,何况十万大军只馀十中之一二,投降谈和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李连城看了那降书,虽言辞之间极尽谦卑,却提出送女和亲。一为免赔款,二可得数十年休养生息的太平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