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2013-10-3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度基本平息的矛盾,再一次变得激烈起来。尤其在“边界”地段,更是纷纷扰扰,没有宁静的时候,不时有“劲爆新闻”传出。
  “又械斗了?严重不严重?”
  范鸿宇吃了一惊,忙即问道。
  在首都的时候,倒是没有人向尤利民专程汇报有关朝阳农场的冲突问题。实在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频繁了,隔三差五的就来上一回,省领导也是烦不胜烦。再说,一般都是齐河市的领导在处理。
  现在曹成特意提起这个话题,肯定不一般。
  “要说也不算有多严重吧,还和以前一样,十来个人用锄头扁担打了一架,有三个人轻伤住院。就是近来比较频繁,十天不到,就发生了三起械斗事件。”
  曹成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说道:“谭书记去齐河之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谭书记就是几个月前出任齐河市委书记的谭启华,原交通厅厅长。
  谭启华算得是荣启高比较器重的干部,而齐河市又是袁留彦曾经担任过市委书记的地方,市委市政府班子里很多成员,都是袁留彦一手提拔上来的。荣启高让谭启华出任齐河市委书记,也有“掺沙子”的意思在内。不过谭启华在袁留彦眼里印象还不错,荣启高这个提议,袁留彦未曾反对。谭启华去了齐河几个月,依旧不能完全控制齐河的局面,曹成自然为他担忧。
  但范鸿宇很清楚,这绝不是曹成想要说的真正重点。
  谭启华在齐河站不站得稳脚跟,和范鸿宇有何相干?
  “袁书记认为,齐河的班子,还要配备更加强有力的干部才行。郭清华同志年纪大了,精力不足。”
  果然,曹成随后压低声音,说了这么两句。
  范鸿宇的双眼,顿时微微眯缝了起来。
  所谓郭清华同志,正是现任齐河市市长,袁留彦的铁杆心腹。袁留彦原本想要让郭清华“扶正”接任齐河市委书记,荣启高和尤利民都没有支持。原因就是郭清华的年纪比较大,已经五十七八岁,身体也不是太好。以这样的状态,出任市委一把,显然对工作不利。
  袁留彦也知道,荣启高和尤利民一齐反对,这个提议通过的可能性为零,最终不得不接受了谭启华去齐河的事实。
  现在看来,袁留彦依旧有些不甘心。
  范鸿宇向楼道的那一端瞥了一眼。
  那边,是袁留彦的办公室,郑美堂正坐在袁留彦的办公室外间。
  曹成便微微点了点头。
  看样子,袁留彦是打算让郑美堂外放了。
  自从上回的“党校事件”郑美堂被范鸿宇搞得灰头土脸,威望大跌,差点沦落为“笑柄”这几个月在省委机关收敛了许多。大秘书威望受损,就意味着袁留彦的威望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继续让郑美堂留在省委办公厅,是有点不大合适了。
  让郑美堂去齐河市,是最佳的选择。作为袁留彦的大秘书,郑美堂去了齐河市,立即就能竖起“大旗”将袁留彦的亲信旧部都聚集在这面大旗之下。只要袁留彦不离开青山省,这种凝聚力就不会消失。当然,郑美堂以前缺少地方工作的经历,资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直接让他接郭清华的班,出任齐河市长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总得先有个过渡。
  三天之后,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会议上讨论了尤利民提出来的,有关在全省少数地市进行国企改制试点的议题,并最终通过。根据最高首长的指示,国企改制,可以多搞几个试点。考虑到彦华地区在这个方面是先行者,有一定的经验,省委决定,彦华市和宇阳县俱皆列入试点县市的名单。此外,齐河市云湖县和东部的一个县级市,也被列入试点县市。
  云湖县因为境内农场和渔场较多,国企改制的重点,落在国营农场和渔场的改制之上。
  与此同时,常委会还讨论了干部任免的议题。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提议,常委一致通过,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郑美堂同志,被任命为齐河市委副书记,分管党群组织工作和国企改制工作,在市委班子里排名第三。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准备让郑美堂接郭海的班。郑美堂基层经历有所欠缺,先让他干一段时间的副职,等过一两年,郭清华年龄到站退二线,郑美堂就可以顺序上位了。为了让他能接触到经济领域的工作,还特意让他分管国企改制工作。
  以袁留彦在省委的强势,给他的秘书安排个好点的职务,理所应当,其他同志都没有反对。
  PS:到3200票时,欠19章,现在3400票,今天加更两章,已经够数,还是欠19章。嗯,这点欠债压力不大有木有?馅饼原先准备3个月时间还账,现在看来不用那么久了,呵呵……


第523章一举数得
  时光荏苒,春回大地,转眼间就进入了新的年代。看最新章节九零年四月,洪州大学会议室,张灯结彩,会议室内挂着红色的大横幅,一片喜庆气息。
  用红布遮盖着的主席台正中央,端坐着省长尤利民,尤利民的左侧,是青山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兼洪州卷烟厂厂长付德臻,右侧则是洪州大学校长。
  台下,济济一堂,第一二排位置也用红布遮盖,摆放着茶水。许多西装革履,衣着齐整的干部们正襟危坐。再往后,则是很多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男有女,大多数衣着朴素,脸上神情既兴奋又带着一丝丝的腼腆和忐忑之意。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
  省长尤利民到洪州大学视察工作,与大学生见面,开个会,鼓励慰勉一番,很是正常。关键是洪州卷烟厂厂长付德臻端坐在主席台中间位置,就显得很是突兀。
  付厂长和洪州大学的学生们,怎么拉扯上干系了?
  难道“青山王”要在校园内搞大型推销活动,连省长都亲自前来捧场?
  明显不靠谱!
  事实上,这个会议本来就很特殊。
  台下第一排靠边的位置,坐着一位穿白衬衣黑西裤,留着短平头的年轻男子,和身旁那一排久历沧桑的中年干部们,区别非常明显。正是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副处长范鸿宇同志。
  范鸿宇旁边,则坐着一位身穿米黄色薄毛衣,黑色紧身裤和白色运动鞋的漂亮姑娘,脸圆圆的,长相甜美,胸部高耸,性感迷人,乃是《青山日报》新闻部记者彭娜。
  彭娜换了个发型,将以前的马尾巴换成了披肩长发,鬓角微微烫了点小波浪,显得比较洋气,看上去比以前要成熟了些,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形象。
  “哥,让烟厂和贫困学生签订助学协议,这个主意真棒,帮很多农村学生解决了大难题……”
  会议尚未正式开始,彭娜凑到范鸿宇耳朵边,小声说道,语气振奋,俏脸流光溢彩。
  范鸿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去年十一月份,团中央和国家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发起“希望工程”并且在青基会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来负责推动“希望工程”的发展。
  “希望工程”尚在酝酿之时,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
  不过,团中央和国家青基会正式对外举行有关“希望工程”的新闻发布会时,却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公益项目,那就是在“希望工程”名下成立“全国大中专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基金”据说,这个“助学贷款基金”是应某大型央企的要求成立的。该央企的负责同志李石远亲自找团中央主要领导商讨了成立“助学贷款基金”的可行性,并且一次性捐助了伍拾万元的善款。在李石远的带动下,不少实力雄厚的大型央企都捐了款,“助学贷款基金”尚未成立,就已经有超过五百万的善款待用。
  原本团中央和青基会打算在十月份对外公布“希望工程”因为这个“意外情况”的出现,推迟了一个月发布消息。毕竟这个“助学贷款基金”应该怎样筹建,建立什么样的章程和运作机制,都需要经过慎重的研究和探讨才行。
  五百万,听上去金额很大,但相对于全国那么多贫困地区和那么多贫困学生而言,依旧太少了,绝对是杯水车薪。
  这个东西,国内此前没有先例可循。既然僧多粥少,那么怎样接受学生的贷款申请,怎样甑别贷款发放标准,怎样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都必须先考虑周全。
  李石远说得很明白:这笔贷款,必须用在贫困学生身上,点对点发放,不可以对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